APP下载

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成因及应对方法研究

2020-08-29姜力玮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1期
关键词:西药房不合理西药

姜力玮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药剂科,山东 烟台 265200)

近年来,各类疾病如感染性肺炎、流感等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西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物品,临床上对西药的使用,需在医院西药房处方的基础上进行,医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处方单的书写,护士根据处方单进行西药的匹配,因此不难看出,西药房处方的准确率关系着药物最终的效果,进而决定了患者的治疗效果[1]。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医院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出现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共纳入1000例西药房处方单,研究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院门诊西药房开出的500张处方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包括:抗菌处方单100张,心血管疾病处方单100张,心理疾病处方单100张,内分泌失调处方单100张,前列腺疾病处方单100张;同时,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本院门诊西药房经解决改进措施过后开出的500张处方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包括:抗菌处方单100张,心血管疾病处方单100张,心理疾病处方单100张,内分泌失调处方单100张,前列腺疾病处方单100张。此次研究是在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此次研究在开展前,已通知处方单对应的患者,并取得了他们的同意,其外,本次研究的分组依据除根据随机抽签分组的方法、处方单选取时间以及是否进行改进之外,还保证了两组处方单的一般资料的相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此500张处方单不合理的数量及概率,分析其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及改进方法[2]。

统计及分析方法:成立点评小组,点评小组内部成员需由有丰富西药处方书写经验的医师担任,至少应包括两个组别,即点评组和专家组,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于每月月末时随机抽取本院西药房当月开出的处方单40张左右,保证这一年内抽取的处方单总量为500。点评组内至少包括3名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三人轮流对该月抽取的处方单进行检查,确定处方单有无不合理情况,对于存在争议的地方,应参考《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WHO制定的用药指南及诊治标准等文件后,进行答案的统一,拟定最终结果并将结果呈交给专家组;专家组首先核定不合理处方单的情况,进行不合理处方单的复查,筛除其中并未存在不合理情况的处方单,之后对留下的不合理处方单进行分析调查,总结其属于何种不合理处方单类型,并分析其出现不良情况的原因,在2018年2月结束后,总结所有处方的不良种类及发生原因,制定干预计划并实施于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的抗菌药物处方书写中,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采取同样的方法、由同一点评小组进行我院西药房处方的抽取、点评、分析、总结等工作,并与上一年度的进行对比[3-7]。

1.3 观察指标:记录出现不合理处方的具体类型和对应数量,统计发生率,并分析导致其不合理的原因,并将两个组别处方单出现不合理处方的概率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在本次研究结果的处理中,均采用SPSS20.0对结果进行处理,检验方法如下。计数资料检验方法:以卡方(χ2)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检验;计量资料检验方法:以t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检验;组间统计学差异检验方法:以P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检验,当P值<0.05时,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合理处方原因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的500张处方单中,不合理的处方单有84张,不合理占比为16.8%,不合理的原因包括:用药间隔时间不合理20张(23.81%),给药方式不合理16张(19.05%),用药次数不合理14张(16.67%),药物剂量不合理13张(15.48%),药物搭配不合理11张(13.10%),药物选择不合理10张(11.90%)。

2.2 改进前后不合理处方出现情况对比:改进前,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的500张处方单中,不合理的处方单有84张,不合理占比为16.8%,改进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500张处方单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有22张,不合理占比为4.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改进前后不合理处方出现情况对比

3 讨 论

在西药房开出的不合理处方中,用药时间间隔不合理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按占比依次为给药方式不合理、用药次数不合理、药物剂量不合理、药物搭配不合理以及药物选择不合理,因此要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3.1 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分析[8-10]

3.1.1 用药时间间隔不合理:在本次研究中,经过对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可知,用药时间间隔不合理是西药房处方不合理的最主要原因,84张不合理处方中有20张是因为用药时间间隔不合理导致的,占比高达23.81%。大部分药物有着较长的时间依赖性,某些药物在进入患者体内之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并且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也会随患者身体情况以及疾病类型的不同而有着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要合理控制用药时间,西药房医师在开出处方时,充分考虑药物的作用特性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设置合理的用药时间间隔。

3.1.2 给药方式不合理:在本次研究中,给药方式不合理也是占比较高的西药房处方不合理的原因之一,84张不合理处方中有16张是因为给药方式不合理导致的,占比为19.05%。西药房在开出处方时,用药方式需要在处方中写明,如某些药需要嚼服,某些药需要含服,某些药物需要与水混合后服用,而某些药需要以温水吞服,不合适的用药方式可能会破坏药物结构,进而影响药物的作用,因此西药房需要在处方里写明每种药物的使用方式。

3.1.3 用药次数不合理:在本次研究所纳入的不合理处方中,用药次数不合理也占有较高的比例,84张不合理处方中有14张处方是因为用药次数不合理导致的,占比为16.67%。用药次数的设置与用药时间间隔设置的重要性类似,用药次数太过频繁,很可能会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用药次数过少,则又会导致药物作用无法有效发挥,因此,西药房需要在处方里写明每种药物的使用次数,并且应根据药物的作用以及患者的身体情况对服药次数进行合理的设置。

3.1.4 药物剂量不合理:药物的剂量是用药的关键所在,用药量过大,则很有可能患者出现药物中毒,用药剂量过少,则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但是在本次研究中,药物剂量不合理在不合理处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84张西药房不合理处方中,药物剂量不合理处方有13张,占比为15.48%。如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常常需要使用到氨氯地平类的药物,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在大部分不合理西药房处方单中,医师开出的处方将氨氯地平类药物的剂量设置为5 mg/次,1次/d,但根据临床经验可知,氨氯地平类药物的合理剂量为2.5 mg/次,1次/d。因为根据临床上对氨氯地平类药物的使用经验可知,此类药物发挥药性的最佳时间为用药后8 h,并且其在患者体内发挥药效的时间长达24 h,因此设置为5 mg/次,不仅会导致患者的经济压力加大,而且还会加重患者的器官负担,增加患者应用药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因此西药房在开出处方单时,要根据药物的临床使用经验,对药物剂量进行合理设置。

3.1.5 药物搭配不合理:某些疾病需要多种西药搭配使用以进行治疗,药物的合理搭配,不仅可以把药物的作用发挥到最佳,而且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综合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药物搭配不合理占有一定的比例,84张不合理西药房处方中,药物搭配不合理的处方有11张,占比为13.10%,药物的不合理搭配,不仅会降低药物的作用发挥效果,而且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3.1.6 药物选择不合理:药物选择的合理性是指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情况、疾病类型等情况,合理选择治疗药物,不合理选择药物会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如氟喹诺酮类药物一般用于18岁以上的不处于妊娠期的成年人的治疗之中,若将此药物用于儿童或处于妊娠期的患者,则会导致患者出现软骨组织的损伤。在本次研究中,84张西药房处方中,药物选择不合理有10张,占比为11.90%,虽然占比最低,但仍存在一定的危险。

3.2 改进方法[11-12]:根据上述分析,对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改进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3.2.1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用药除了包括西药房在开出处方时标明用药剂量、用药方式、用药时间、用药次数等,还应该在给予患者处方时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因为部分医师的字迹较为潦草,患者无法识别,因此应通过口头告知、叮嘱的方式告知患者,除此之外,还要告知患者合理用药的必要性,告知患者相关药品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的禁忌,如在服用某些药物期间不可食用海鲜,或不可食用含钙量过高的食物等。除此之外,负责抓药的药剂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在抓药的过程中,仔细核对药物的剂量,确保剂量准确,除此之外,严格核对处方上各种药物的搭配合理性,一旦发现不合理的情况,则应立即停止抓药,并立即通知相关医师。

3.2.2 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①院方应制作格式统一的处方笺,规定医师只可使用医院标准的处方笺进行处方的书写,并且医师要尽量保证处方字迹的工整,不可出现过于潦草的字迹,避免药剂师因为不认得字或者认错字而出现抓药错误的情况,除此之外,院方应该向每一位临床医师发放处方集,让每一位临床医师了解每一种西药的作用、不良反应、禁忌、使用方法等信息;②在原有处方点评的基础上,对点评制度进行不断的改进及完善,院方应定期对处方进行抽查,并进行及时的评价,必要时可以建立处方点评评价小组,对处方的评价效果进行反馈,进而完善处方点评制度;③在每月对处方进行点评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对处方评价结果较好的相应的临床医师,应进行公开的表扬,并从经济上进行一定的奖励,对于评价结果欠佳的处方的相应的临床医师,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批评,并组织其进行学习。

3.2.3 严格执行药物管理、配伍工作:医院西药房处方单的配伍涉及到整个处方的效果,加强管理和配伍工作非常有必要,还要注意避免药物之间互相影响,应尽量对西药进行分类放置,如富含淀粉类西药为一类、含糖份和油脂类西药为一类,纤维性和木质化类西药为一类,降低药物之间互相影响而发生的质变情况。大部分的药物应当放置在通风、高处的位置,但也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阳光直射会导致药物质地发生一定的变化,注意贮藏室的空气流通,可以在仓库中设立通风扇、定期开关窗等,保障放置抗菌药物的库房能够处在空气流通的环境下,结合防潮、防湿等措施,为西药的放置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配伍方面,要注意对严格核对、分析,结合多种药剂的特点分析,了解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

3.2.4 注意药物安全预防霉变等:容易发生霉变的药物较多,如当夏季来临,空气变得炎热、潮湿时,胶囊类西药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霉变,这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有着治疗作用的西药发生霉变,还可能引起虫蛀、粘连、腐烂等等,药物中的微生物过量繁殖,药物原本的质地和形态都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药物质量不理想,西药房处方单的疗效也会受到影响。

3.2.5 加强对患者的管理:患者自行变更药物用量,对于疗效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在患者离院时,一定要叮嘱患者严格按照药方中的标准服药,遵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综上所述,经过针对性的改进之后,不合理处方出现的概率有了明显的降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西药房不合理西药
加强西药房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科学化管理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临床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分析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