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视听传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发展路径探析

2020-08-28高红波郭京

新闻爱好者 2020年7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

高红波 郭京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以及公信力,既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新闻实务指明了方向。视听传播是主流舆论思想宣传的重要力量,切实提升电视新闻作品的舆论引导能力对我国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结合第29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获奖作品进行分析,从电视新闻作品的时代意识、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及融合传播四个方面,论述如何提升视听传播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视听传播;舆论引导能力;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

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以及公信力是判断我国新闻作品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指标,对新闻媒体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均明确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电视新闻形声兼备,颇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我国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新媒体时代,响应国家号召,提升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是视听传播的应有之义。

2019年11月1日,第29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共有346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电视新闻获奖作品62件,约占获奖作品总数的18%。中国新闻奖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年度最高奖项,获奖作品站位高远、导向鲜明、制作精良,为新闻实践活动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笔者对第29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获奖作品进行分析,希望能为视听传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强化时代意识,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

新闻舆论传播力的提升,离不开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新闻是时代的记录,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主题主要集中在能够展现时代精神风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这一特点在第29届获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新闻主题紧扣时代脉搏,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注重话语体系和传播手段的创新,表达方式多样,贴近受众心理,用多种技术融会的传播手段形成立体传播,可以有效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

(一)大主题,微视角,暖表达

新媒体时代,受众主动性空前提高,视听新闻提升传播力,应注重话语方式的创新。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电视新闻报道与时代共振,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展现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时代主题。在第29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作品中,面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宏大选题,创新话语方式,舍弃“高大空”的惯性思维,善于寻找微视角,通过温度和情感建立与受众的深度链接。二等奖电视消息作品《“棉花姑娘”们收获新喜悦》,以1979年《人民日报》刊登照片中的“棉花姑娘”们前往北京看展览为切入点,透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成就。跟随记者的镜头,观众可以看到北京展馆的大屏幕上以胶片形式将记录变迁的图片一一展开,从左到右,从黑白至彩色,不变的是“棉花姑娘”们始终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正如当年照片的拍摄者新华社高级记者李锦所言:“棉花姑娘的喜悦等于中国人民的喜悦。”这条电视消息通过小视角,透视大主题,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多种技术融会,形成传播立体声

在媒体融合深化改革的今天,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创新视听表达与呈现,能够使电视新闻作品在新媒体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例如三等奖电视专题获奖作品《港通天下》项目创作团队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加持,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为提升视觉体验,该作品采用了4K摄像机、航拍飞行器等多种拍摄设备增强画面质感和视角,同时使用延时摄影、升格拍摄、照片拆图等创作手法增强作品的视觉审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丰富细腻的镜头语言全方位呈现出宁波的城市发展以及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

二、勇担社会责任,提升新闻舆论公信力

提升新闻舆论公信力需要媒体机构勇担社会责任,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重视报道选题的新闻价值,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国计民生,聚焦回应群众关切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

(一)题材重大,记录历史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第29届电视新闻获奖作品对改革开放40周年、精准扶贫、生态环境保护、舆论监督等重大主题均有着多层次的关注和呈现,凸显出新闻媒体机构强烈的歷史责任感。一等奖电视专题获奖作品《必由之路》以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为主题,跳出40年的时空限定,架构起横纵两个坐标,纵深回首中华民族的百年苦难,权威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求索精神,力求通过博大格局、开阔视野以及雄浑力量,彰显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时代主题以及对历史、世界的贡献与影响。[2]特别奖电视消息作品《习近平同金正恩举行会谈》是关于我国重大外交活动的新闻,意义重大,高度吸引了国内外舆论的关注。时政记者前期策划充分,编制多种报道预案,后期制作精良,细节表现到位,将这次举世瞩目的特殊外交活动完美呈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一定影响。

(二)聚焦热点,关注民生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新闻媒体只有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与群众保持紧密联系,才能创作出人民的作品。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电视系列报道作品《上海老式里弄试点“抽户”改造》捕捉到与群众紧密相关的焦点问题,“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与“历史文脉保护”于寸土寸金的上海而言,是个两难的问题。记者通过长期跟踪和记录,从众多素材中选取精华,并将“里弄构造”“改造后的立体图”等受众关切的细节部分,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作品用鲜活的实况、精良的画面,立体化呈现了上海老式里弄“抽户”改造过程中的各种故事,及时、准确地回应了社会关切,体现了电视新闻的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

三、把握政治方向,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

视听新闻应把握好政治方向,旗帜鲜明,导向正确,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具体而言,可以从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两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正面宣传方面做到准确及时地宣传贯彻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积极弘扬主流价值观念,彰显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同时,主动自觉加强舆论监督工作,深入到问题症结之处,直面社会的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一)正面宣传,弘扬主流价值观念

政府和大众媒介的宣传和引导是构建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视听媒体应积极发挥其所具备的教育、引导功能,通过视听新闻作品弘扬主流价值观念,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电视消息作品《问政现场:书记递上小纸条》通过镜头让观众看到了问政现场湖北仙桃市委书记敢于不作秀、倡导直面问题的作为和态度,小纸条的内容及时纠正了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问题大讲空话套话的工作作风。在问政现场讲真言、亮家丑,成为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的一个典型和缩影。该报道的播发,直接推动了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实现了视听传播的正面宣传和引导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正面宣传也要注意从小处入手,以情动人。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电视专题《爱之信使》采用“自述体”的形式从关爱入手,着重突出基层投递员张东洋多年来关爱孤寡老人的事迹。以亲切动人的视角,抓住了能够映照时代光芒的凡人小事,以事实感人,为观众呈现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身边”好人。对正能量的歌颂以及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弘扬,使该作品成为传播“中国声音”的好故事。

(二)舆论监督,直面社会丑恶现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舆论监督被纳入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3]在第29届中国新闻奖作品评选中,“‘舆论监督类作品格外受到关注”,评委们“特意将其列为一类”。[4]例如二等奖获奖作品电视专题《如此整改的“扶贫路”》就是央视深入调查取证后推出的重磅舆论监督报道。该作品用有力的证据,曝光了16亿元资金投入的扶贫公路因偷工减料、整改不力变成豆腐渣公路的事实,直指政风问题。二等奖电视评论作品《雇人住院为哪般》,聚焦沈阳个别民营医院“雇人住院”、虚开医疗费用、套取国家医保资金的丑恶现象,使用跟踪、偷拍、记者化身卧底深入其中等方式,进行长时间跟踪拍摄,揭开了触目惊心的骗医保黑幕。该报道一经播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履行了新时代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职责和使命。

四、媒体融合传播,提升新闻舆论影响力

新闻舆论影响力,主要指新闻媒体通过所创作的新闻作品的传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较大反响、能够激起共鸣的一种能力。[5]在媒体融合的潮流中,为提升新闻舆论影响力,视听新闻应注重横纵两个方向的深度融合,推进高品质的融合传播。在纵向上巧妙运用新闻的历史背景,用历史的纵深感增强新闻的厚度,在横向上注重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的跨媒体、多渠道传播,共同拓展新闻传播张力,提升新闻舆论影响力。

(一)纵深融合,增强新闻历史感

新闻工作不能“就事论事”,应立于历史的高度关照当下,历史纵深的探索是对新闻事实深入挖掘后的全景呈现。对新闻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积淀的全景呈现能够有效还原立体而又清晰的重大新闻事实,记录典型的精彩瞬间,让历史在今天焕发新的光彩,为新闻报道增添时间的重量和历史的价值。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电视专题作品《医道无界》,为了能够全景式展现中国55年来的援非医疗成就,先后与相关工作人员、专家召开多次策划会,最终根据援非工作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确定了主题式的分集大纲。在作品中,观众能够看到对于历史的梳理和对历史资料镜头的恰当运用,有较强的历史纵深感。该报道既展现了中国55年医疗援非的宏大历史画卷,又讲述了真真切切、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作品从医疗领域出发,呈现我国人道主义精神,成功讲好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具备较高的史料价值。

改革开放40周年的相关作品在我国历史中,具备时间纪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第29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作品,聚焦这一主题,立足精品意识,充分运用视听技术手段,在展现当下的同时,讲述历史,让观众在历史的经纬中清晰而又深刻地感知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有效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的交织,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历史感。其中,荣获二等奖的电视专题作品《壮美广西》从历史纵深出发,全面展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该电视专题作品报道对广西发展所做的真实记录,在历史和现实的交织中,实现了作品作为文献纪录片的理论高度,航拍、延时摄影等技术手段和相关历史资料镜头的运用使该作品更加亮丽生动细腻,在拍摄和后期制作上的精雕细琢使其具备了较强的艺术审美特性。总体而言,该作品从“广西故事”中透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又一个动听的声音。

(二)多屏联动,打出传播组合拳

新媒体时代,万物皆媒,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从单一转向多元。对于传统广播电視新闻而言,原有的传播渠道优势逐渐减弱,与新媒体平台融合,推动构建跨媒体、多渠道的传播矩阵,成为视听传播增强舆论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当前,电视新闻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通过新媒体平台形成二次传播,是从横向上对传播渠道的深度融合,有望实现多屏联动的“现象级”传播效应。第29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电视系列报道作品《咱们乡亲好样的》,抓取大量鲜活的素材,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故事。该作品通过报道典型引路,推广可复制样本,起到了鼓舞乡村振兴信心与干劲的作用。该报道由湖南卫视播出后引发广泛反响,后又经芒果TV、红网、华声在线等新媒体平台的二次传播造势,进一步提升了报道的影响力。

五、结语

面对新的媒介环境、舆论生态以及受众阅听习惯、信息需求的变革,视听传播作为主流舆论宣传的重要力量,需要及时调整传播策略。舆论引导能力是对新闻作品内容、技术、形态的宏观检视,通过梳理第29届中国新闻奖部分电视获奖作品,笔者认为传统电视新闻面对新的媒介环境,应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需要增强时代意识,突破惯性思维定式,深化新闻报道价值,大力推进高品质融合传播,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始终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J].新闻爱好者,2018(3):10-12.

[2]肖振生.《必由之路》: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J].传媒,2019(22):29.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4.

[4]周跃敏.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印象[J].新闻战线,2019(21):12-15.

[5]沈正赋.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5):1-7.

(高红波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京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生)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刍议电视新闻采访
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转化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之我见
故事化让电视新闻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