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海洋文化出版物品位提升策略

2020-08-28陈恺思

新闻爱好者 2020年7期

陈恺思

【摘要】《海洋大百科》《伟大的海洋》和《被海洋卷走的世界》是近年来在海洋科普领域影响广泛的著作。对以上三部著作的作者身份、出版动机、文本特色的解析不难发现,科普类海洋文化出版物品位的提升,至少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强化兼容意识,注重海洋文化宣传的立体化;彰显本土特色,注重“人无我有”的个性化;贯穿微时代理念,利用“互联网+”的智能化;立足少儿基点,开拓“从娃娃抓起”的初始化。

【关键词】《海洋大百科》;《伟大的海洋》;《被海洋卷走的世界》;海洋文化出版;品位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学习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号召全国人民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1]如何加强海洋文化的科普宣传,营造认识海洋的文化氛围?在纸媒出版与数字出版两翼齐飞的今天,尽快出版高质量的、大众喜闻乐见的图书,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立足“微时代”的传播理念,我们比较了近两年国内较有影响力的三部海洋科普著作:《海洋大百科》《伟大的海洋》和《被海洋卷走的世界》,力图寻求科普类海洋文化出版物品位提升的具体策略。

一、文本要素及著作反响

(一)关于作者身份

有经验的阅读者都会注意出版物的“三要素”:年代、作者、出版社。作者的身份与水准常常是一个“先入为主”的评价因素。

《海洋大百科》是集体编写,作者为中国科普图鉴编辑部同仁。该编辑部长期致力于科普类百科全书的策划与选题,已经出版了数百部科普图书,相当一批是彩绘图解版,例如《自然灾害自救科普馆》(2010)、《邮票百科科普馆》(2012)、《图文版自然科学新导向丛书》(2014)、《海洋科普馆》(2015)、《天文大百科》(2016)等。这些图书在社会上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群中颇有影响。

《伟大的海洋》作者是美国的梅拉尼·L.J.斯蒂斯尼博士,她是阿克塞尔罗德研究馆馆长、脊椎动物鱼类研究室研究员,其研究方向主要是鱼类分类学和进化生物学,同时还关注淡水资源保护和生态多样性。除了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职位外,她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的客座教授,专业基础厚实,学有专攻且文笔细致、活泼。

《被海洋卷走的世界》的作者是英国著名记者詹姆斯·威茨。15年来,他一直游走于科学与体育领域,已经为世界各地的出版社撰写了大量科学与体育出版物。

应该说,这三部著作的作者在海洋科普领域均具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力,这也是近年来这三部著作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关于出版动机

2018年元旦,中央电视台与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NHNZ)、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PBS)、德国电视二台(ZDF)等机构联合摄制的四集大型自然类高清纪录片《大太平洋》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纪录片叙述的物种故事有30个,分布在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纪录片聚焦太平洋生物的4个标志性特色:激情、贪婪、狂暴和神秘。辅以人文的视角与历史的渗透,引发了观众较强烈的共鸣——无疑,这是近年来我国海洋科普的重头戏。由此可见,对于海洋文化的重视、对于现代科普手段与出版方式的重视,是各个国家的共识。

《海洋大百科》《伟大的海洋》与《被海洋卷走的世界》分别为2016年、2017年出版,这种出版选题的“不约而同”组成了高科技时代海洋科普的交响乐。

就出版动机而言,《海洋大百科》立足“启蒙式科普”,从什么叫做“海”、什么叫做“洋”说起,意在把有关海洋文化的最为基本的知识介绍给读者。其着力点在于“大百科”,在于循循善诱、面面俱到;力图把海洋科普的基本知识简明扼要地告诉读者——在我国与友邦联手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际,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新要求、新目标、新任务之际,在我们的海洋文化宣传尚偏于薄弱之际,这种“大百科”类的科普是完全有必要的、非常及时的。《伟大的海洋》则是“藏书类科普”,其立足点在于推介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所藏的有关海洋文化的重要典籍——等于是一个名著点评的连缀。该馆文保部主管芭芭拉·罗兹女士有撰文置于正文之前:“我们来看看另外一条班克斯的古籍保护法则,它强调‘保护的处理过程是阐释。一个古籍修缮工作者不可能将破损的书籍恢复原貌,但经常可以达到实用又美观的境界……他们能创作出与书的原貌相媲美的作品,令宝贵的书籍永存。”[2]而《被海洋卷走的世界》则是一种“学术型科普”。尽管作者文笔清新,图片的比重已经大大超过文本,但是其立足点在于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鲨鱼研究、海洋科技的最新发展、海洋保护意识的演进——显然,作者在这里注重的是海洋文化的学术前沿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立足于“高屋建瓴”与“深入浅出”的二重奏。

(三)关于文本内容及反响

如前所述,《海洋大百科》辐射面很宽,语言平实,浅显易懂,对象主要是青少年读者——网上的好评也主要来自中小学生与学生家长。该书六个板块分别为:扑朔迷离的海洋现象、迷人的海岛风情、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危机四伏的海洋探险、刻骨铭心的海洋灾难、惨烈的海洋战争。六个板块204篇短文,可以用有趣、有料、可读加以概括。手绘彩图与轻型纸,与娓娓道来的文字可谓相得益彰。相比之下,《伟大的海洋》仅仅有40篇文章,30万的字数也比《海洋大百科》少了十几万字,顺序排列是以所评论的海洋文化典籍的出版时间先后为序,但是每篇文章都是一部或两部珍贵藏书的精华。作者对于典籍作者了如指掌,对于写作背景的介绍与核心内容的“提要”,均言简意赅并富于历史感与启发性。例如我们都学过高尔基的名篇《海燕》,却多半不知道海燕隶属管鼻目,与信天翁是近亲。我们欣赏的海燕叫“风暴海燕”,体长12至15厘米,而皇家信天翁双翼打开可达3.7米。复旦大学教授、历史地理学者葛剑雄评论《伟大的海洋》等科普著作时说:“这些历史类图书在学术性与大众性间取得平衡,人文色彩浓郁。”“如今海量的知识越来越多,门类划分越来越细,人文普及已经不能再局限于低層次、简单的大众普及了,而是需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层次。”[3]《被海洋卷走的世界》“出身名门”,英国权威科普杂志《未来》独家授权的译本本身就是活广告——英国未来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英国著名出版公司,旗下拥有80个品牌,包括上百种图书、音像、科普、电影、音乐等,并在美国与澳大利亚设有分部。该专著已经由“读图时代”向“音画时代”过渡,虽然字数只有11万字,但是侧重点十分突出,即海洋的形成过程、水母如何退回到幼年时期、大白鲨这个“影视明星”的私生活、科技突破如何帮助我们认识海洋,以及残暴地污染海洋许多年之后,人类现在应该如何用保护乃至拯救去“赎罪”。在该书的封底,有中国科技探险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杰的推荐语:“相信书中诸多的互动问答和新鲜的科学知识,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与想象力,而这正是科学进步的基石。”

二、科普类海洋文化出版物品位提升策略

有调查显示:在目前的出版形势下,我国出版业版权引进和版权输入的主要形式是图书。[4]作为海洋文化宣传的主要途径,图书的质量决定了科普与宣传的质量。如何立足于圖书的出版,进一步提高科普类海洋文化出版物的品位,解析本文所论及的三部著作,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对策。

(一)强化兼容意识,注重海洋文化宣传的立体化

《海洋大百科》属于传统的“十万个为什么”,用通俗浅显的文字作普及型传播,注重的是受众耳熟能详的“社会发展”叙事,科普的点与面均是点到为止,提纲挈领。《伟大的海洋》立足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大量的图书收藏,所引用与介绍的科普图书,版本从1858年《水生动物的自然历史:卷一,附有动物外形的版画》开始,直到1920年出版的《摩纳哥亲王艾伯特一世游艇科考成果汇编》,篇末附有2001年至2013年的“推荐阅读”书目7种,注重的是“历史记忆”与“雅俗共赏”的高度结合。《被海洋卷走的世界》则是英国未来出版社2015年编辑出版的“爱因斯坦讲堂系列丛书”。该书的图片冲击力、板块模式、卡片版式与“知识点”意识——如“海洋的十大真相”“揭穿关于鲨鱼的五大谣言”“抗击海洋污染的十种方法”等凸显了微时代出版物的先锋特色,而且其行文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学术性较强却毫不枯燥。

三种图书几乎同时问世,为“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提供了丰富的滋养。由此可见,初级的知识普及与较高级的学术前沿是可以兼容的;专业名著、海洋文化典籍与科普小品是可以兼容的;翻译与原创是可以兼容的;不同的出版理念与印刷、装帧也是可以兼容的。再进一步,纸质出版物与以后的录音制品、录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同样是可以并驾齐驱、互为资源的。

(二)彰显本土特色,注重“人无我有”的个性化

如同《大太平洋》里看到“银龙”杭州湾、中国蛇岛、珍珠鹦鹉螺之际的激动一样,在《海洋大百科》的第二章“迷人的海岛风情”里,作者介绍了中国的台湾岛、兰屿岛、西沙群岛、海驴岛、厦门岛、海南岛、马祖列岛、龟山岛、崇明岛、长岛、舟山群岛、青岛、香港岛,让炎黄同胞倍感亲切。然而,通观全书,比较一下《伟大的海洋》的美国博物馆特色与《被海洋卷走的世界》的“英国权威科普杂志”品牌,我们的海洋文化出版物中的“中国元素”“中国气派”还是略逊一筹。其实,仅就海岛资源而言,值得挖掘与开发的还有许多。例如笔者所在的湛江市——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湛江市海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情况汇报》记载,湛江沿海大小岛屿有30多个,其中有居民、有“身份证”的海岛有12个(东海岛、硇洲岛、东头山岛、南三岛、特呈岛、冬松岛、北莉岛、六极岛、新寮岛、公港岛、土港岛、金鸡岛),人口约40万人,各个岛屿均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值得大书特书,本土科普散文家已经有了详尽的考查与绘写。[5]

2015年,我国出版了《我们的海洋》,这是第一套海洋意识教育学生专用教材,该教材编辑思路清晰,行文生动活泼,颇具本土特色。如向小学高年级学生介绍的中华白海豚、文昌鱼、鲎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海洋生物。然而,读了《伟大的海洋》里对于《鲎的解剖学研究》一书的介绍,我们才知道,鲎这种南海常见的甚至上了餐桌的“活化石”,又叫“马蹄蟹”,并不是甲壳类或者鱼类,而是蜘蛛与蝎子的近亲。其化石可以追溯到4.5亿年前,比恐龙的年龄还长。而它们只是繁殖之际才上岸,每只成年雌体一次可以产卵60至12万个——为什么今天鲎却成为濒危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在南海边上的命运如何?“鲎试剂”的重要作用在什么地方?如今应该怎样加以保护?这些都是可以写出“中国特色”的话题。《鲎的解剖学研究》是1873年的研究成果,为鲎的科普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倘若能够利用手边的材料深入研究,取得具有“中国风格”的新成果、出版自己的有关专著是指日可待的。

(三)贯穿微时代理念,利用“互联网+”的智能化

短短十几年,我国的出版业经历了从文字时代到读图时代再到音画时代的过渡。当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几种主要出版形态将继续并存。但是,依赖智能手机的微时代已经到来,走向数字出版同样是大势所趋。因此,在海洋文化传播方面,同样有着利用智能化的“互联网+”的重要任务。

从出版数据可知,《海洋大百科》2015年编辑成书,《伟大的海洋》与《被海洋卷走的世界》分别是2016年与2017年出版。虽然相隔时间不长,但是从开本、内文到封面设计,也显现出出版理念与印刷技术的进步。在《海洋大百科》里,图片还是文字的辅助与解释,图片以手绘为主。在《伟大的海洋》里,无论篇幅还是图片的质量,文图已经“平分秋色”,图片的精细度、准确度、生动性均让人叹服。到了《被海洋卷走的世界》,则完全可以称之为“画册”,文字已经成为图片的说明与“知识点”的提炼。当然,对于彩色图片的照排技术与印刷质量的依赖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研读三部著作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索:如何把三部著作的特点——《海洋大百科》的文字、《伟大的海洋》的图片与参考书的核心章节、《被海洋卷走的世界》里的总结提炼和高清晰图片,切分为若干个十五分钟一节的“直播”小板块——凝聚在手机屏幕上,融入微时代“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也就是说,让海洋文化的科普与研究渗透于QQ、微博、微信等传播工具,让纸质图书“活”起来、“动”起来,能够揣在衣兜里存起来,随时随地、得心应手地阅读与查询。再进一步,能够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其他自媒体平台,随时随地上传与海洋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在图书阅读的同时把相关科普内容通过手机屏幕即时滚动更新、补充完善——这也是科技出版发展的必然。

(四)立足少儿基点,开拓“从娃娃抓起”的初始化

在三部著作当中,《海洋大百科》显然更适合初中生和小学生阅读。《伟大的海洋》与《被海洋卷走的世界》则适合高中生与大学生阅读。但是,《伟大的海洋》与其说是对于名著的介绍,不如说是对钟情于海洋生物的作者的素描,生动有趣的人物故事俯拾皆是——如达尔文的导师如何点燃弟子对于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兴趣,同时又出卖了弟子的研究成果而最终分道扬镳。而《被海洋卷走的世界》每一章都设计了孩子气十足的“你问我答”,如为什么只有海水是咸的?为什么珊瑚的色彩艳丽无比?为什么大西洋不会被冻住?人类是否可以生活在水下?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对海洋的认知决定了我们未来理解海洋、经略海洋的深度与广度。那么,能不能以三部著作为蓝本,编辑一套更为生动易懂的学龄前儿童海洋科普出版物?这个可以视为给我们出版界同仁提出的新的课题。

2014年7月登陆央视少儿频道的《海底小纵队》,是英国公司制作的,融合了科學探险、海洋生物科学课程、学龄前团队协作等内容,人物设置科学,故事里充溢着海洋科普,我们的出版业大可借鉴。日本政府在小学生国情教育中明确告诉学生:“我们没有土地和资源,只有阳光、空气和海洋。”韩国很早就开始向幼儿园提供海洋玩具,而且在小学、中学中逐步增加海洋内容。[6]因此,我们也大有必要尽快编写具有本土特色的幼儿读物,创作具有中国风格的动画专题片,让海洋教育出版物成为孩子们的案头必备之物。

三、结语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认识海洋才能够融入海洋、经略海洋。2018年全国“两会”组建了生态环境部,意把分散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职责统一起来。这个“统一”离不开海洋文化知识的普及与宣传。而提升科普类海洋文化出版物品位恰恰是海洋科普的重头戏。三部著作的出版发行已经显示出从官方到民间对于海洋文化科普的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像《大太平洋》一样的高质量的海洋文化科普出版物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越出越多、越出越好。

[本文为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微时代湛江海洋文化宣传的路径与策略”,批准号:ZJ18QN05;岭南师范学院2019年度校级项目“科普类海洋文化出版物品位提升的策略研究——以《海洋大百科》《伟大的海洋》《被海洋卷走的世界》为代表”,批准号:WY1920]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731/c64094-22399483.html.

[2]芭芭拉·罗兹.书籍保护[M]//梅拉尼·L.J.斯蒂斯尼.伟大的海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X.

[3]葛剑雄.不要妄想在游戏中学习历史[N].文汇报,2018-03-19.

[4]梁君,王蒙.提升我国出版业国际传播力的对策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8(5):131.

[5]陈祥胜.买个太阳不下山[M].北京:线装书局,2018:3-27.

[6]郭景鹏,王雪梅.美国卓越海洋意识教育中心简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10):56-57.

(作者为岭南师范学院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高级实验师)

编校:王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