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果楼市“崩盘”,会引发哪些连锁反应?未来房产将面临三大风险

2020-08-28葵子

金融理财 2020年8期
关键词:楼市房价业主

葵子

最近网上有一个热门问题:那就是我国房价上涨了多少年?大部分的答案都是20年,是从2000年到2020年,其实从2018年开始,全国的房价是有分化的,但是深圳,杭州,苏州,重庆,西安这些城市房价在这两年,还是有所上涨的,在这段时期,不少人靠炒房赚了大钱。

但房子也是商品,只要是商品就有规律,房价不可能只涨不跌,这点我们从2019年到2010年的房价走势就可以看出,2019年,一二线城市房价还算稳定,但是四五线城市就不行了,鹤岗,玉门,乳山房价大跌,跌成了白菜价,从三千多元跌到了一千多元每平米。在2020年,是遭遇了疫情,全国楼市处于冰冻状态,成交量萎缩到了极点,很多开发商都遭遇资金和债务问题,在1到5月份,很多房价都在7折卖房的,用最快的速度回笼资金。

楼市“崩盘”引发连锁反应,“躺赚”时代已经过去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楼市已经处于下行周期了,很多专家都担心,中国的楼市会像日本那样泡沫破裂,在1991年,日本东京房价达到顶点后,房价下跌了70%,无数人血本无归,跳楼者高达数万人,那一幕幕悲剧直到今天还让人记忆犹新。那么,如果楼市一夜“崩盘”的话,会引发哪些连锁反应?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最近,上海的某个楼盘,就出现了大幅降价后,炒房客和业主接受不了,围攻售楼中心的事情,上演了一场全武行。在2019年该楼盘的价格是6万元每平米,由于所处的位置极佳,也引来了不少炒房客和购房者,有的炒房客一口气买了10多套,都是150多平米,总价在9000多万。

但是就在前几个月,该楼盘突然大幅降价25%,价格从6万元每平米降到4.5万元每平米,这些炒房客不到一年损失了2250万,这可是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除了炒房客之外,已经买房的老业主,越想越气,不仅拉横幅抗议,还像炒房客一样围攻售楼部。

说到这里,如果楼市一夜“崩盘”的话,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开发商,炒房客,多套房业主,银行和已经买房的刚需。虽然房价的波动也很正常,但是一旦大跌的话,开发商和炒房客,因为是高杠杆运作,除了会亏损外,甚至开发商还会倒闭,而炒房客也会资金链断裂。多套房业主和炒房客有点类似,但是情况并不一样,多套房业主一般是自有资金买房的,顶多出现“弃房断供”的现象。

现在房产是银行最大的信贷资产,如果遇到楼市危机的话,风险最终会传导给银行,银行会出现大量的烂账,严重的话银行会倒闭,这有点像美国的次贷危机,最后风险会传导给各行各业,经济会陷入萧条,很多实业都可能会倒闭,从而引发各种连锁反应。

总之,楼市“躺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遇到房价大跌的话,购房者也不要闹情绪,不然会得不偿失。目前来看,房地产行业已逐渐回温,但市场分化严重,从长远看,房地产行业仍存三大风险。

三大风险:行业规模触碰天花板、金融政策不放松、全球经济危机

过去三年,全年总体销售面积并没有出现更多增长,连续三年都是在17亿平方米左右,2016年的销售面积也接近 16亿平方米,所以实际上是近4年的房地产的销售面积没有大幅增长。

由于面积没有增长,一旦面积出现一定的回落,銷售的金额也或将出现停滞或回落的状况,由于面积代表了总需求量,所以行业规模可能已触碰天花板。

特别是刚需这块,对于刚需住宅来说,现在的购买力、整体的需求、未来的竞争,压力都比较大。因为10年前的刚需和现在的刚需从需求总量上来说没有本质性的差异,但购买力上差异巨大,主要原因为10年间的房价上升幅度和工资收入的上升幅度不成正比,即使改善需求会对冲一部分的刚需需求的衰减,刚需整体的总量需求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其次,在“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整体金融政策松动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金融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有目共睹,由于目前整体金融环境对房地产没有利好,甚至还有一些压制,所以总的来讲,短期内放水到房地产的可能性很小。

从4月来看,95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额为1104.39亿元,环比下降14.9%%,同比下降16.2%。其中,境内债权融资790.32亿元,环比下降23.3%,同比增长64.5%;境外债权融资82.84亿元,环比下降63.5%,同比下降86.8%。

一方面境内公司债等发行集中在3月份,导致4月境内债权融资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境外疫情持续扩散的影响,境外美元债的发行盛况仍没有恢复,4月仅有3家房企进行了境外银团贷款,暂无境外美元债的发行,也是导致整体融资水平下降的原因。

在房企融资收紧、房地产金融政策不放松的压力下,各大房企的资金压力极大,后续更需警惕流动性风险。

而从4月起,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复苏,但从全球来看新冠疫情尚未停息。

短期来看,国内经济完全复苏仍然较为困难,目前迎来的购房潮,一方面是由于前几个月的刚需压抑后的释放,另外一方面也受量化宽松购买资产可以保值增值的惯性思维影响。长远来看,未必持久。

在一份关于疫情后购房需求变化的问卷中,就出现了21.93%的受访者明显打算放弃置业计划,在全民收入进入下调阶段,68.17%的受访者由于疫情影响,购房预算发生了变化。

随着全球新冠疫情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警惕疫情阴霾下的全球经济危机“黑天鹅”。

猜你喜欢

楼市房价业主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4月楼市政策扫描
3月楼市政策扫描
两大手段!深圳土地“扩权”定了,房价还会再涨?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防范未然 “稳房价”更要“稳房租”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去库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降房价
2016房价“涨”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