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安银行领今年最大罚单!资金流向房地产、贷款违规成痛点

2020-08-28王娜

金融理财 2020年8期
关键词:北京分行罚款违规

王娜

7月16日,据银保监会网站消息,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因采取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二手房按揭首付比例不符合规定等多项违法违规事由,被北京银保监局罚款777.22万元。

近日,资金流入房地产是行业监管矛头所向,监管机构多次强调银行、保险机构资金流向问题。7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在答记者问中表示,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当前特别要强化资金流向监管,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7月14日,银保监会通报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时再提严禁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违规投向房地产领域、“两高一剩”等限制性领域,足以见得监管之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来平安银行吃下多张罚单。据“数金观察”统计,今年平安银行杭州分行、总行、北京分行、上海市东支行、成都分行、湖州分行等分、支行及个人因不同违法事由收到的行政罚单金额已超过1822万元。

平安银行年内被罚1822万

7月16日,北京银保监局公开了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因采取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等“七宗罪”被处以罚没合计777.22万元的行政处罚,对相关责任人刘静给予禁止3年内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

上述“七宗罪”包括:

1、采取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

2、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3、二手房按揭首付比例不符合规定;

4、个人贷款业务内控管理存在多项缺陷;

5、以表外资金掩盖表内承兑汇票垫款;

6、以结构化融资提供资金用于缴纳土地出让金;

7、以融资租赁公司为通道违规为县级公立医院融资

这已经不是平安银行第一次领到大额罚单。今年以来,作为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一的平安银行多次被罚。据《金融理财》统计,今年以来平安银行杭州分行、总行、北京分行、上海市东支行、成都分行、湖州分行等及个人因不同违法事由收到的行政罚单金额已超过1822万元。

7月15日,银保监会网站披露,平安银行湖州分行因贷款用途不真实、员工违规保管经客户签章但关键条款空白的承诺书等重要资料、不配合监管检查等违法违规事实,被湖州银保监分局依法罚款90万元。平安银行湖州分行的王鹏因对上述违规行为承担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也被罚款5万元。

4月20日,平安银行成都分行因违规办理票据转贴现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四川银保监局罚款50万元;3月26日,上海银保监局公开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平安银行上海市东支行在一定期间内未在营业场所公示金融许可证被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3月2日,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因信贷人员代销保险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保险代销业务监督检查职能履行严重不到位被责令改正,并给予合计1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相关责任人关雪松、衣文博分别被处以10万元、5万元罚款;

2月3日,平安银行因汽车贷款、个人贷款、信用卡等15项业务违法违规被深圳银保监局处以720万元罚款。

其中,汽车贷款领域(贷款调查、消费贷款、抵押贷款、经营贷款)违法违规行为6项,分别为:1. 汽车金融事业部将贷款调查的核心事项委托第三方完成;2. 代理保险销售的人员为非商业银行人员;3. 汽车消费贷款风险分类结果不能反映真实风险水平;4. 汽车消费贷款和汽车抵押贷款贷前调查存在缺失;5. 汽车消费及经营贷款审查不到位;6. 个人汽车贷款和汽车抵押贷款业务存在同一抵押物重复抵押;7. 个别汽车消费贷款和汽车抵押贷款用途管控不力,贷款资金被挪用。

个人贷款领域(消费贷款、经营贷款)违法违规行为5项,分别为:1. 个人消费贷款风险分类结果不能反映真实风险水平;2. 个人经营性贷款分类结果不能反映真实风险水平;3.个人消费贷款及个人经营性贷款用途管控不力,贷款资金被挪用;4. 部分个人消费贷款未按要求进行受托支付。

代销产品违法违规行为2项,分别为:1.代销产品风险评级结果与合作机构评级结果不一致,未采用较高风险评级的评级结果;2. 代销产品底层资产涉及本行非标资产,没有实现代销业务与其他业务的风险隔离;

此外,该行还存在1项信用卡违法违规行为,即信用卡现金分期用途管控不力,另有理财销售违法违规行为,具体为“双录”管理审慎性不足,理财销售人员销售话术不当。

1月22日,平安银行西安分行因以缴存保证金作为发放贷款条件被陕西银保监局处以10万元罚款;1月14日,平安银行杭州分行因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被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处以罚款50万元;1月8日,平安银行无锡分行的王冬因对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行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负直接责任,被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处以警告处分,并罚款5万元;1月2日,平安银行福州古田支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被中国银保监会福建监管局处以罚款50万元。

可以看到,在今年的罚款案由中,流動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汽车、个人贷款领域违法违规、个人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等都是平安银行的主要违法违规案由。

银行资金流向成监管重点

在此次平安银行北京分行的案由中,“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是近期银行业的热点话题,监管机构在多个场合对此问题进行强调。

7月14日,银保监会通报了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突出问题,其中提到了与股市相关的“五个严禁”。其中一则提到,严禁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违规投向房地产领域、“两高一剩”等限制性领域。

7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当前特别要强化资金流向监管,规范跨市场资金往来和业务合作,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防止催生资产泡沫,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中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

6月24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巩固减负清费成果,严查违规收费或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变相抬高企业融资成本。要加强相关资金流向监测,依法严厉打击资金空转和违规套利行为。

4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银行业保险业一季度运行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上,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回应深圳“房抵贷”问题时表示,贷款一定要按照申请贷款时的用途真实使用资金,不能挪用。如果是通过房产抵押申请的贷款,包括经营和按揭贷款都必须要真实遵循申请时的资金用途。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一定要监控资金流向,确保资金运用在申请贷款时的标的上,对于违规把贷款流入到房地产市场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实际上早在去年,监管机构便多次发文规范信贷资金用途。2019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强调违规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等资金挪用于购房等为重点整治内容。

同年8月,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开展2019年银行机构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的通知》表示,因部分城市房价过热、房地产信贷规模过高的原因,监管将展开房地产贷款业务专项检查,尤其针对银行通过表外、同业等渠道输血房地产市场的违规行为,将面临监管严格处罚。

猜你喜欢

北京分行罚款违规
北京分行廉洁文化作品赏析
违规借调的多重“算计”
“啄木鸟”专吃“违规虫”
罚款扣物无依据 居民告赢广电局
疯狂“涂鸦”不会被罚款吗?
遏制浪费需要剩菜“论克罚款”硬招
违规逆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