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吃播”乱象不止“娱乐过头”
2020-08-28夏雪青木陈洋
本报驻韩国、德国特约记者 夏雪 青木 ●陈洋
编者的话:“3岁吃播女孩被喂到70斤”近日引发舆论质疑,也让“吃播”这一在韩国兴起并走红的直播文化再度引发国人关注。在韩国、日本和欧洲,吃播文化随着行业性、商业化发展,如今也产生不少问题。
韩国“暗广”激怒网友
本月,韩国多位人气吃播播主因发布广告视频时未明确向观众提示是收费广告,引发网友不满。愤怒的网友认为这些主播把收钱的产品伪装成自己花钱买的来欺骗大家,无异于诈骗。据韩联社报道,有470万名粉丝的播主Boki近日就“暗广”事件向网友道歉,并承认“此前发布的广告视频确实未明确提醒消费者这是收费广告”。另一位粉丝数达268万名的播主Tzuyang在“暗广”事件后宣布隐退。早在2019年,韩国人气吃播“奔驰哥”曾因虚假广告而被罚款500万韩元(约合3万元人民币)。
为了进一步遏制“暗广”行为,韩国公正交易委员会计划从9月1日起施行包含禁止“暗广”内容的审查指南。此外,韩国多位对外宣称“吃不胖”的大胃王播主都曾被爆出通过假吃、使用镜头切换造假哄骗大众。
越来越多的暗广、假吃问题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吃播在韩国社交媒体上有多火。这种于2009年在韩国兴起的“吃饭直播”模式,如今已风靡全球。“吃播”的韩语发音为“Mukbang”,是“吃饭”与“直播”的合成词。随着韩国独居家庭激增,吃播满足人们想要与他人一起用餐的心理需求。韩国广播广告振兴公社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韩国10岁至29岁年龄段中最火的个人直播内容就是吃播。
多样化吃播内容中,最受欢迎的是大胃王吃播,如一次性吃下20人份烤肉、一口气吞掉50个鸡腿和8人份铁板鸡、饿30个小时后狂吃炸鸡等。然而,首尔大学医院一项关于“2018年度(韩国)国民健康调查”结果显示,1200名受访者中,有64.2%的人认为观看吃播会对健康习惯产生负面影响,有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应该对吃播实施监管。2019年起,韩国有关部门针对有暴饮暴食倾向的电视节目、社交媒体内容、广告等制定指导意见,并建立监测系统,具体措施包括禁止吃播中出现暴饮暴食、禁止过度使用调味料、禁止推荐高热量食物等内容。目前该政策因受多方阻碍仍未被具体实施。
据《首尔新闻》报道,随着吃播行业逐渐饱和,韩国一些播主为了吸引流量,开始直播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从一年前开始,韩国网络上不断出现吃纸、胶水、石头、五金、食用粉笔等奇葩视频(图①)。虽然这些视频中都标注“该物品是由可食用级的原料制作而成”“请勿模仿”等警示语,但还是有网友留言“肯定会有人模仿”“自己尝试过吃石头,牙齿差点掉下来”“我也吃过胶水”……
这些猎奇吃播尤其引发韩国家长担忧。金敏静是一位7岁孩子的母亲,她最近和孩子一起看网络视频时,被吃橡皮手套的直播内容吓了一跳。金女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随着吃播门槛降低、收入增多,很多主播为了吸引流量不择手段,“但是观看网络视频的孩子很多,我很担心他们会模仿这些危险行为”。她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这些主播们进行监管,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视频内容,以免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日本大胃王比赛转战网络
1989年至1991年,东京电视台推出名为《全国大胃王锦标赛》的不定期综艺节目,内容是大胃王竞比食量。后来因该节目受到观众的积极反响,从1992年起变为独立的综艺节目,并在固定时间播出。曾在美国纽约国际吃热狗大赛中连续六夺冠军的小林尊就曾参加过《全国大胃王锦标赛》。
该节目取得成功后,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初出现很多类似综艺,如TBS电视台的《美食战斗俱乐部》等,不仅比拼谁的饭量大,还比拼谁能吃得快。实际上在《全国大胃王锦标赛》风靡之时,日本国内就有一些批评声音,认为该节目所宣传的价值观并不好,不利于健康、浪费粮食等,但并未形成气候。直到2002年,一位日本中学生因模仿该节目桥段导致食物卡在喉咙里死亡,才使得相关批评声达到高峰。此后,很多电视台纷纷停止制作有关大胃王的电视节目。几年后,《全国大胃王锦标赛》的制作者提出保障参加者健康的“大胃王三原则”,即“饭量要适当”“感恩食物”“严禁快食”,才使得该节目得以重新播出。
近年来,以往只能在电视上播出的大胃王节目,开始转移到YouTube等网络平台,在变成吃播的同时涌现出新的大胃王。比如,双胞胎大胃王小野佳子和小野亚子、拥有70万粉丝的木下佑哗、在中国也有很多粉丝的谷崎鹰人(图②)等。网络时代的日本大胃王们不仅比拼谁吃的多,还比拼创意,比如自己制作大量食物,然后对着屏幕全部吃完等。
与此同时,针对吃播的批评与反思也并未消失。有日媒指出,让一个人一次吃下4000卡路里以上的食物,不论是从消化还是人体健康来说,都是极不健康的;食物是用来抵饿、增加体力的,而现在的吃播只是单纯且没有任何目的的吃,播主们将吃当成工作,大量的吃、搞笑的吃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也是浪费粮食。此外,很多播主都是年轻人,这容易给日本年轻人带来非常不好的信号,即“年轻就要多吃”“年轻就能多吃”,反而忽视营养均衡搭配、合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欧洲吃播火不起来
“吃播热退潮?”德国《焦点》周刊报道称,诞生于韩国的吃播近年来在欧洲也受到关注。支持者认为其激发食欲,带来快乐;反对者则把它与浪费粮食、过度娱乐和有害健康画上等号。
欧洲吃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起源于韩国的“Mukbang”。播主HTLL在YouTube上开设自称为德国最大的Mukbang频道,内容主要是吃世界各地的食品,比如汉堡包、德国香肠等。据记者观察,他的频道仅有1080个订阅,每个视频点击量仅几千人。柏林洪堡大学文化学者韦斯特曼认为,Mukbang带有深深的韩国文化烙印,“不过与韩国菜和韩流音乐相比,Mukbang是否给韩国文化形象加分,值得怀疑”。
第二种“ASMR”吃播(ASMR为“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的英文缩写),顾名思义更注重视觉、听觉和嗅觉产生的畅快反应,声音效果是重点,比如打开包装、煮食、咀嚼时都要录下原声。与Mukbang相比,ASMR在欧洲更受青睐,如德国最受欢迎的吃播“Ger⁃manFreakASMR”在YouTube频道有超过2.2万人订阅,还销售自己品牌的杯子、T恤等周边产品,在亚洲也有一定知名度。
谈及欧洲吃播不如亚洲流行的原因,许多欧洲民众告诉记者,欧洲食物种类不如亚洲丰富,且价格相对昂贵,“如果都像亚洲吃播那样,肯定很快破产”。不过他们也承认,各式美食以及进食时产生的声音会让人放松身心,带来愉悦。其实欧洲“吃文化”与亚洲区别很大:亚洲人更喜欢聚餐,边吃饭边看视频能减少孤独感;欧洲人习惯单独或两人用餐,更注重吃饭礼仪,也不习惯看别人用餐。此外,吃播与欧洲近年来倡导的素食潮流也不相符。德国《明镜》周刊引用多家机构的数据称,目前欧洲有近10%的人是素食者,素食经济在欧洲十分红火,相关产品销售在欧洲每年有数百亿欧元收入。
素食者认为,食用乳制品、肉类和蛋类会引发健康、环境和伦理道德等问题。不过,一些素食播主也会走向另一极端。“素食让我停经了!”39岁的芬兰素食博主米科宁(下图)去年6月的这句坦白在素食圈引发热议。她出版过4本素食食谱,在Instagram平 台上拥有16万粉丝,被《Vogue》誉为“社媒点金手”。前年初,她的脸上突然出现一片皮疹,随后开始出现头痛、失眠、心律不齐等症状。经过医生检查,是极端素食导致。
米科宁并非个案。在YouTube上有200万粉丝的Kalel、“素食王子”蒂姆·希尔夫等素食博主陆续承认,由于健康原因已放弃纯素食,开始重新吃肉。与以前提倡纯素食相比,这些博主如今的账号点击量明显减少。韦斯特曼认为,吃播文化正面临转折,“亚洲的大吃大喝应该反对,欧洲的过度素食也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