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档案工作隐性育人目标及实践探析

2020-08-28代红

北京档案 2020年8期
关键词:隐性档案馆育人

代红

摘要:育人是高校的主要目标,育人分为课堂知识传授式的显性教育和靠言传身教、环境影响而实施的隐性教育。高校档案工作同样具有育人作用,同样也具有显性和隐性特点,本文从高校档案工作隐性育人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校档案工作隐性育人的目标及实现途径,并提出了促进高校档案隐性育人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 档案 隐性育人

一、高校档案工作隐性育人相关概念

育人一般指“教育”“培育”人才,分为课堂知识传授式的显性教育和靠言传身教、环境影响而实施的隐性教育。从更大范围来讲,育人还有“培育”的意思,指的是为人才培训、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保障的工作。

隐性育人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由物质、文化、社会关系等要素构成的教育环境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隐性育人从广义上来讲是相对于“显性育人”而言的,潜在性、非预期性和广泛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之所以称之为“隐性育人”,是因为它不在课程规划里面反映,不一定通过面对面的教学进行,对受教育者的情感、信念、意志、品质、知识、行为以及价值观等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促进或者是干扰教育目标实现。

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高校档案工作是指围绕档案资源进行的教育、管理、宣传、服务等工作,具体包括档案教育、收集、整理、宣传、服务等。在育人方面,高校档案工作更大程度上是发挥隐性育人的作用。

二、高校档案工作隐性育人的目标

高校档案工作隐性育人的目标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一)价值塑造

价值塑造主要的内涵是“政治品行和道德品质”方面,事关“为谁培养人”的价值立场问题和“道德品质”问题。深入挖掘档案中蕴藏的丰富历史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丰富的育人资源,将国家、学校发展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爱国荣校情感,价值塑造也就得到了真正落实。比如2011年,在百年校庆之际,清华大学百年校史展览利用实物、图片、音像等,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学校一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角度,全方位再现了学校的历史。从2011年至今已有40万校内外人员参观了档案校史展,其中在校生有10万之多。师生、校友在参观校史展过程中了解了学校发展历史,感受到了清華大学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从中也体验到了国家对教育的关心和期望,增加了他们对学校、对国家的情感。

(二)能力培养

高校档案中包含着众多优秀人才的资料和信息,高校档案馆可以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并通过恰当的途径让广大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了解和学习这些优秀人物,树立学习榜样,参照榜样的生活、学习历程,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2019年是清华学风建设年,档案馆联合校史馆等部门制作以档案为基础的学风展览,受到了校内师生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中,展览中“清华学生的计划表”经清华官方微博发布,阅读量超过957万,获赞22.9万,转发35601次;“清华学生的计划表”相关话题曾列于微博热搜榜第5名,话题阅读量达3.6亿、讨论9.7万,并相继被新华网、央视、团中央等各大微博或微信公众号转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参观者在参观和浏览网页时的各种留言,充分体现了他们所产生的心灵震撼和向美而行的决心,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知识传授

档案是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档案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本身就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统和精神的传承既是价值塑造的过程,也是对国家、社会与大学历史与现实等综合知识的传承。高校档案馆利用档案制作的展览、影像等,与课堂显性育人形成了有机协调与配合,共同形成学校育人环境和氛围,促进知识的传承。

三、高校档案工作隐性育人的实现途径

(一)知识育人

高校档案馆应组织开展档案知识竞赛、线上档案知识问答,引导高校档案从业人员树立用好档案资源的意识,以案例和实例的形式,深化教育内容。高校档案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工具,结合本单位育人资源,建设档案宣传平台,发挥网络媒体的宣教功能,更好地发挥好知识育人作用。

(二)实践育人

高校档案馆馆藏学生学籍注册卡、成绩卡,科研、工程项目档案,历年获奖教材,学校各建筑物基建档案、图纸,纸质、电子版研究生论文档案,以及著名校友实物档案、大量声像档案等。高校档案馆可以邀请相关的老师参与档案的编研工作,邀请学生参与档案的整理、布展、宣传等工作,使师生在参与档案工作中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产生认同感,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三)文化育人

关于文化育人,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1.增强校园文化氛围。高校档案馆应结合档案实物、图片档案为建设绿色校园、人文校园、开放校园和智慧校园增添重要人物塑像、重要事件纪念物、人文景观设计等内容,为学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创建高品质的学习、生活和科研环境,提升校园空间的环境育人作用。

2.传递优秀价值理念。高校档案中有许多教书育人的好素材,挖掘出来并通过举办展览、出书、印制宣传册等形式展示出来,积极宣传其中蕴含的优秀的价值理念,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高校还可以依托档案馆,建立专门的校史馆,将校史馆作为学校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爱校荣校教育的重要基地、联结海内外师生校友的重要纽带和学校宣传交流的重要窗口,以此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进一步传承优秀的学校价值理念。

四、促进高校档案工作隐性育人的对策

(一)增强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育人意识

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要提高自己的育人意识,在和学生接触以及解决学生的就业档案转递、出国就读办理档案证明等日常问题时,注意态度和方式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档案工作者良好的道德修养、高水平的服务质量以及深厚的档案专业知识。

(二)促进高校档案工作隐性育人与正面育人的配合协调

高校档案包括教学档案、学籍档案、科研档案、学生人事档案等门类,是高校在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资源保障。高校档案馆要利用馆藏资源,主动服务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积极提供档案材料,促进高校育人的良性发展。

(三)加强校园档案环境育人功能建设

校园环境由校园主体建筑、校园文化设施等方面构成,它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下来的学校精神风尚的物质反映。在校园建设规划时,高校应将档案元素融入校园环境中,将部分校史展览从校史馆移到校园,使校园文化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得以反映,从而达到育人的作用。

(四)深入挖掘并創新利用高校档案资源

高校档案馆应深入发掘档案馆藏,编辑馆藏精品,以精炼的文字和大量的历史档案图片,展现学校主要的历史发展过程、办学成果和历史人物,并印制成小册子,在新生到校时发给学生及家长;在学校其他重要的日子,比如校庆、召开党代会、运动会期间,编辑与其相关的档案资料集锦发给与会人员,加强档案工作的隐性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剑波.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形成与释放[J].教学与管理,2015(3):18-21.

[2]徐彦红.新时代做好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探析——以首经贸档案编研工作为例[J].北京档案,2020(3):39-40+ 46.

[3]方绍正.校园物理环境在高校隐性课程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06(26):32-33.

[4]黄亦飞,等.校园物质环境的隐性育人功能——对公安院校开展隐性教育的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 2009(6):10-13.

[5]李海艳.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53-56.

[6]屈一泓.高校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衔接途径探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21):33-36.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档案馆

猜你喜欢

隐性档案馆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