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趋势下良渚遗产的创新发展
2020-08-28赵晔
赵晔
历史是流淌的,我们的历史没有间断,古代的很多文化基因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因此古今需要对接,古今需要比照,从古今对话中,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可以知道我们应该传承什么……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国际权威机构对良渚复杂社会和中国史前文明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肯定。放在全球视野之下,中国是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不曾间断文明的国家。作为成文历史之前的早期国家,良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国家体系,表现在有经过科学规划的宏大都城、结构复杂的庞大水利系统、天人合一的观象祭祀场所、全民一致的宗教信仰、等级分明的礼仪制度,以及成熟的稻作农业、精湛的制玉技术、丰富的刻画符号等。这样一个完整体现早期文明样态的标志性文化遗产,我们理所应当要倍加珍惜和爱护,务必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充分展示出来、传承下去,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服务,提振民众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两大主展区
良渚遗址于1996年升格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设定的保护区范围是42 平方千米。为此,杭州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良渚遗址区管理委员会,将良渚遗址及外围共计242平方千米的区域进行特区式的统一管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良渚遗址区设有良渚工作站,专门从事良渚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目前针对良渚遗产(遗址和出土文物)的展示区有两个: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展示遗址,良渚博物院展示出土文物。从发生过程来看,先有博物院,后有遗址公园。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它们的发展脉络。
良渚博物院的前身是1994年开馆的良渚文化博物馆,坐落于良渚荀山西南侧。2005年,当地政府和房产开发商在良渚遗址区东南隅的美丽洲公园建设新馆,2008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升级并更名为“良渚博物院”。良博院的建筑设计出自英国著名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之手,他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一个高大的建筑群体,意为“收藏珍宝的盒子”。该年的良博院的基本陈列在国内一炮走红,斩获了年度全国十大精品奖。其总标题为“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意在彰显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类或同时期文明中的地位。展览立足理念创新,合理运用先进的展示方法和手段,尽力将良渚文化的专业元素通俗化,使良博院成为一座可观、可学、可触、可玩的亲民化博物馆。三个相对独立的展厅分别布置“发现求真”“良渚古国”和“良渚文明”三个单元,依次展示良渚文化的考古历史和文化内涵、良渚先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以及以玉器为载体构筑礼仪制度的良渚文明核心价值。
2010年之后,随着申遗步伐的逐步加快,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成果不断刷新,对古城结构和功能的解读也日渐清晰。鉴于原有的展陈内容越来越跟不上考古发掘的新认识,也为了配合国际标准的申遗工作,2017年8月,良博院闭馆升级改陈。经过近一年的紧张设计和施工,于2018年6月重新开放。这个由院方、设计师和考古团队精心打造、融入新十年考古成果的全新展览,同样获得了年度全国十大精品奖。这次的主题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三个展厅的标题分别为“水乡泽国”“文明圣地”和“玉魂国魄”。“水乡泽国”反映良渚文化所分布的环太湖流域历史环境、考古历程、良渚文化的前世今生、良渚先民的衣食住行、以及各类物质遗存。“文明圣地”重点展示良渚古城的布局、结构和功能,包括古城外围的大型水利系统、瑶山祭坛及普通聚落。“玉魂国魄”展示良渚文明的精髓,即等级社会、礼仪制度、信仰符号和玉器内涵。改陈后的良博院一改以往幽暗深邃的神秘氛围,以通透敞亮的自信方式重構了成熟发达的良渚文明,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现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考古成果及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再来看遗址公园。良渚遗址虽然于2010年入列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但按规范标准建设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直到2019年7月申遗成功后才对外逐步开放。先期开放的是核心的城址区,面积3.66平方千米。遗址公园主要展示遗址本体及环境,设计原则必须体现遗址的原真性和历史风貌,要遵照“保护第一”“最小干预”“真实可逆”的理念进行建设。因此,这里没有壮观的亭台楼阁,没有艳丽的缤纷色彩,更没有刺激的游乐设施,古朴、水乡、原野是它的景观格调。不过这样的场景只能触动有古代文化情结的一小部分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里更像是一片空旷的颇具田园风光的城市绿肺。当初除了反山展示点采用了场馆结合的展示方式,其他展示点都只有简单的说明牌和标识。好在良管委对古城遗址公园的提升改造一直没有停止,2019年下半年即完成了二期工程,增设了很多新的展示区。例如大莫角山宫殿区增设了巨型的铜质古城模型、小莫角山房基经抬升保护后树立起三组残立柱、西城墙和南城墙都建起了保护性展示棚,还有玉琮纹样绿植引导并用钢丝网标识的陆城门、体现城墙演变的成组立体雕塑、概念性立体展示的钟家港手工作坊区、设置沙堆探坑的考古体验区、以及雉山观景台等,大大提升了遗址公园的可看性。尤其是小莫角山上的三组立柱,成了摄影师酷爱、游客喜欢打卡的标志性景点。
据悉古城遗址公园的改造、扩建和提升还会进行下去。良管委始终会把它当作有生命的展示对象,不断挖掘良渚遗产深邃的文化内涵,提升其可看性和吸引力。未来还会开放瑶山遗址区、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区和谷口高坝区三个景区,届时遗址公园的总面积将达到14.33平方千米,也即申遗的全部区域。事实上,瑶山祭坛遗址和老虎岭高坝区的展示性建设已经完成,也有了一部分停车位、卫生间等配套设施。经过进一步完善运营所需的配套设施,相信很快会被纳入对外开放的遗址公园体系。
如今,良博院改陈才过了一年多,二期工程便马不停蹄,目前已初步完成前期策划。相较于一期的聚焦良渚文明,二期将立足于站在中国看良渚,站在世界看良渚,观众将在这里看到跟良渚同时期的中国早期文明和世界古代文明。届时良博院将成为浏览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窗口,目标是建设具有世界视野的国内一流博物馆。同时二期会增加很多体验项目和研学活动,通过参与互动,观众将对良渚文化的内涵产生更深印象。
相关展示点
在良渚申遗过程中,持久而深入的考古工作至关重要。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良渚工作站,专门负责良渚遗址的考古工作,至今已经历四代考古人,站点位置也进行了多次变迁。良渚古城发现之后,良渚工作站还与良博院合作,成立了“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为了配合申遗,驻地从大莫角山东坡的八角亭,搬迁到了新104国道北侧、由卞家山遗址上旧厂房改造的新院落。这座国内一流的考古工作站及考古保护中心,拥有大量考古标本,也设立了很多考古实验室,作为良渚遗产展示的补充,这里也为业内和少量有特殊需求的观众提供观摩机会。此外,良博院二期北侧占地约200亩的考古基地也将启动建设,届时将有限开放部分展示区,如文物医院(文物修复、保护)、古代手工艺复原展示和体验、实验室检测分析研究等场所。
文创方面,良管委曾经在良博院东北部设立过玉文化产业园,引入了一些工艺大师,主要经营现代玉雕制品。因为没有很好挖掘良渚遗产元素,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和良性循环,惨淡经营之后最终歇业。随后出现的梦栖小镇,部分商家从事文创产品的研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推广度和知名度不够,尚未形成规模化市场。
此外,良渚遗产区周边还有一些历史时期的人文古迹,例如南山石刻造像、沈括墓、东明寺等。位于瓶窑镇西侧的南山石刻造像保存着13躯佛教造像,系元代僧徒利用采石壁面请工匠凿制而成。原有大小不等30余座单身造像,绵延360余米,十分壮观。瑶山祭坛遗址附近的沈括墓现已修葺成完整的墓园,沈括是北宋大科学家,《梦溪笔谈》的作者。据载1095年沈括在润州去世后,其后人遵其生前所嘱,将其归葬家乡安溪。至于东明寺,原为唐代高僧道通在此设立的讲经道场,相传明代建文帝遁迹至此,天刚微明,故赐名“东明禅寺”。东明寺所在的东明山,也已辟为环境优美的森林公园。
增加衍生业态
总体来看,现如今良渚遗产的展示主体是东西双子星:西边是古城遗址公园,侧重遗址本体的露天或保护性展示;东边是良渚博物院,侧重良渚文物的馆内展陈和释读。位于中间地带的良博院二期如建成开放,则会在展示区块和体验上增加不少内容,并与今后的考古基地形成联动。应该说,良渚遗产在科学性展示方面已做得较为深入,但可看性和趣味性相对不足。如何利用遗产资源营造受人追捧的旅游氛围,这是管理机构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消费层次和消费需求,遗产管理机构需要拓宽思路,创新理念,从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和文旅融合的角度,开发建设能够带动人气的新景区,在遗产区构建多层次、多维度、多业态的产业链,从而形成遗产保护、研究、利用和传承的完整体系。
那么有什么形式能够吸引大众青睐呢?我认为主题公园是一个必要选项。在良渚遗产保护区之外建设一座良渚主题公园,可以通过良渚遗产元素的演绎建构一个可看、可玩、可嗨的游乐王国。在这个重塑的虚构的良渚园区内,一切都被打造成五千年前的模样,可以有都城、王陵、水坝、祭坛和村落,可以有手工作坊区、粮仓、码头、水井等景观,当然,还会有很多经过主题包装的游乐设施。另外还需创意设计成套的宠萌IP形象,使之形成品牌价值。当这些要素都齐备并经过系列宣传推介之后,商业化运作的主题公园首先能够吸引大批青少年,连带的还有他们的家长,然后会有大批喜爱刺激项目的游客被吸引过来。通常一个中小规模的主题公园的游客量会达到数百万,在良渚地区还可与遗址公园和博物院产生叠加效应,即主题公园的游客可能会去参访遗址公园和博物院,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的观众也会去主题公园寻求游乐体验。而这些游览区所形成的庞大规模优势,会激发出更大的市场潜力。
另外,主题小镇也是一个选项。历史是流淌的,我们的历史没有间断,古代的很多文化基因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因此古今需要对接,古今需要比照,从古今对话中,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可以知道我们应该传承什么东西。主题小镇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在反映江南水乡特色、具有传统风格的某个示范性现代村落中,嵌入大量良渚元素,既反映良渚时期的生活方式和物质遗存,又反映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物质形态,古今在此交融,在此穿越,无论是看的、玩的、吃的、购的,对游客来说都是一种独特体验。当然,主题小镇上还可以有主题餐馆、主题酒店,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怀旧体验?
在以良博院二期为核心的良渚文化艺术长廊规划中,可以利用老104国道设置良渚仿古工坊,复制良渚文化的玉器、陶器、漆木器等,还可以容纳博物馆、艺术馆、民俗馆、文创商店等文化艺术场馆。同时,在相距不远、几乎平行的良渚港,可以復建成良渚风格的水岸景观带。一条陆路、一条水路,由此形成双轴结构,正好连接两端的良渚遗产核心展示区—西端为古城遗址公园,东端为良渚博物院。双轴双星的整合驱动,可以很大程度放大良渚遗产展示的综合效应,并能产生很强的边际溢出效应。
谋划顶层设计
上述展示区、展示点和新构想,可以形成不同层次的三个部分:
一、核心展示园。包括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良渚博物院(含二期)、良渚主题公园(待建)三大区块,分别承担遗产展示、遗产阐释、遗产演绎三大职能。这是良渚遗产观光游览和文化体验的主体区。
二、集中展示带。古城遗址公园和良博院之间的老104国道及良渚港,利用道路和水系构成文化艺术廊道,两侧汇集博物馆、艺术馆、民俗馆、手工作坊、仿古艺术品店、文创商店等众多衍生产业。
三、特色展示点。包括主题小镇、梦栖小镇文创园、考古基地文物医院(有限开放)、南山石刻造像、沈括墓、东明寺、东明白庐艺术馆等。布局分散但具有特殊文化意义和体验价值,可满足分众化参观游览体验。
这些数量众多、散点分布、大小不一、定位不同、功能有别的观光、教育、体验、游乐、创意等园区,其实需要顶层设计、通盘规划。因此需要一个高规格的载体来统领,通过一些生态廊道、服务设施,使之串点成线、以线汇面、以面为核,形成一个主次分明、互补联动的有机整体。而“国家文化公园”恰好符合这些要求。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近年中央提出的国家文化战略,旨在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进而成为代表国家形象的文化地标。这一战略也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掘好、利用好丰富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都将其确立为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余杭区领导显然也意识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大意义,打算以此为抓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华文明朝圣地,中国文化新地标”,进一步擦亮良渚文化这张世界级的“金名片”。
国家文化公园是一个新事物,需要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它是一个庞大的亦文亦旅综合体,对于良渚遗产来说,既要有研究、展示、教育、文创等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旅游产品,也要有遗产转化、文化传播和传承的大众增值服务内容,甚至还应有居住、养老、康体、会展、度假等内容。结合餐饮、住宿、商业和交通的完善配套,将形成文旅融合的完整产业链。尽管会有不同的运营模式,但需要一体化的管理和协调运作机制。总之,通过创新性的活化利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良渚遗产最终会成为一个集遗产展示、研究、教育培训、体验、娱乐、休闲度假、艺术创作等于一体的国家级文化景区。此外,借助杭州、上海这些邻近国际化大都市的辐射能量,良渚遗址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著名的特色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