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双飞翼”的突围
2020-08-28张霁
张霁
作为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经典文学以其超群的艺术性、美感和哲理性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它们一代代传承到今天,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一部分。在精彩动人的故事后面,经典文学探索和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秩序和人性深处一些最根本的问题,这些深刻的意义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湮灭。
2019年4月,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了一场大火,熊熊烈焰瞬间将古老圣母院的木结构部分吞噬,浓浓的黑烟下教堂的尖顶被拦腰折断。世界各地数以亿计的人们通过各种媒体看到了这令人扼腕的一幕,纷纷为之悲恸和祈祷,一时间占据了各种头条。为何法国的这座天主教堂在全世界有如此高的知名度?这当然与雨果的巨著《巴黎圣母院》有关,是雨果那如椽巨笔挥洒出了动人心魄的故事,赋予了这座哥特式教堂浪漫的色彩,也让圣母院成为各国游客到巴黎的必游之地。其实,有许多人并没看过雨果那行文洋洋洒洒甚至有时略显拖沓的原著,但大家都知道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有着畸零外表的“敲钟人”。不能不说,这与《巴黎圣母院》诞生以来被无数次改编成戏剧和影视作品有极大关系。尤其是网络媒介和多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流行文化逐渐进入到以视觉为主导的时代,人们常常不再有耐心阅读纸质经典,影视改编则在经典的普及上起了一定作用。虽然改编后的经典往往已经“变形”,但毕竟让经典的梗概和经典中的人物更广泛地走进了千家万户。如哈姆莱特、堂吉诃德、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等,这些人物与承载着他们的名著一起,经过各国大大小小无数次影视改编,“立起来”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这让人想起,从影视技术进入中国的一个多世纪里,我国也有不少古代经典名著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特别是近些年,名著题材更加火热,但其中优秀的作品却相对较少。回顾这些年来我国经典改编之路,不禁想到:在消费文化盛行,人的感官刺激被无限激发的今天,经典影视改编应该怎样才能凭借来自经典文学的优势,在当下“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消费主义娱乐大潮中突围而出,最终提升整个影视界的品位与品质呢?
《红楼梦》与《西游记》:经典文学影视改编的双飞翼
在中国,提起经典名著,人们耳熟能详的当首推四大名著。远的不说,在20世纪80年代电视刚开始普及的时候,由同名名著改编成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和《西游记》的放映就成为亿万人民关注的热点,这两部央视全力制作的电视剧当年拥有强大编剧和制作班底,凭借上佳质量和良好的观众口碑,直到今天依然在各电视台不时播放,也成为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与之相比,其他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改编电视剧的影响力就相对小一些。无独有偶,20世纪上半叶电影刚在中国兴起时,也是《红楼梦》和《西游记》这两部作品被最早拿来改编,版本最多,影响也最大。时间的钟摆走到21世纪,名著改编依然是影视剧的重要来源之一,而纵观这些作品,其中最有话题的还是源自《红楼梦》和《西游记》。改编自《西游记》的影视剧最多,其数目远远将其他名著甩在身后。单是近几年就有《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西游·伏妖篇》《西游·降魔篇》《西游记之女儿国》《齐天大圣·万妖之城》《齐天大圣·火焰山》等。更不要说此前影响力巨大的《大话西游》系列,以及脍炙一时的《春光灿烂猪八戒》《情癫大圣》《西游后传》等,还有《大圣归来》等一批动画电影。《红楼梦》的改编作品虽并不多,却总能成为全民焦点。2010年新版《红楼梦》从选角开始就万众瞩目,播出后非议众多,成为当年的热点话题;2017年潘礼平团队的“小戏骨”《红楼梦》一推出便掀起了观看热潮,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扮演者成为网络红人。从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05)开始到今天的一个多世纪里,中国影视人曾经做过很多名著改编的尝试,而为什么最引人关注的作品总是源自《红楼梦》和《西游记》這两部呢?
这当然和两部作品本身的性质息息相关。当打开名著那厚重的大门,透过重重叠叠的精妙机关,去看那内部的玄妙时,我们会发现,原来影视市场格外青睐这两部名著并非偶然,这两部名著自身的特质决定了它们被改编的不同路径,也代表了一直以来我国影视改编的两种大的类型。它们恰似彩凤的一双飞翼,每一翼都有绚丽多彩的羽毛,复杂多样的图案,既丰富艳丽却又迥然不同。它们的共同展翅,托举起中国名著改编影视的半壁河山。考查这两部名著的改编影视作品,臧否其得失,探究其奥义,或许可为当下经典文学影视改编指出未来可行的不同方向。
《红楼梦》为代表的第一翼:追随原著的伟大精髓
每当回溯百年影史,人们常会忆起20世纪上半叶到中期美国好莱坞电影的辉煌,在这其中,西方19世纪以来的文学名著成为各大电影公司的极佳素材。“据统计,20世纪40年代美国各家大电影公司摄制的5000多部影片中,属于改编而成的约有900多部,占总数的五分之一;整个欧洲自19世纪以来的文学名著几乎都被拿来改编,当时世界各国每年生产的数量庞大的影片,来自改编的约占40%—50%。”1然而,并不是所有这些名著都有市场,到最后一再被翻拍并且议论的,总是最经典的那些:《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简爱》《呼啸山庄》等。人们对这些名著也相当熟悉,每一版翻拍的影视作品出现,都会热议这一版的演员演绎是否符合观众心中的人物想象。比如1983年英国BBC电视剧版《简爱》里的简爱被公认演绎得非常“符合原著”,而近年来某个电影版本的《简爱》,摄影、背景、道具等精致华丽,男演员帅气高大,却被观众认为“不像原著”。在我国,与此类似的是《红楼梦》的改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像《红楼梦》选角那样能引发举国关注,即使是颇受好评的1987年《红楼梦》,推出后也有一些人物被认为“不像原著”。其实,无论是影视编剧、评论家,还是观众,几乎都共同认定改编作品不必完全遵循原著,却又为何常有这样对演员“像”或“不像”原著的评价呢?
原来,某种程度上,观众通过改编后的影视市场,不经意间对原著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甄选。那些观众对演员特别挑剔的原著,几乎无一例外是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它们有着一些基本的共性:一、有极为鲜明的原创性,故事结构精妙严谨,其中的元故事内核往往成为后世模仿的原型却很难被超越;二、塑造了极为丰富立体的人物,个性突出,冲突激烈,让人过目难忘;三、重视心理描写,有充沛的激情和丰厚的人文内涵,对人性的深刻认知和挖掘乃寻常作品远不能及;四、有一些经典的情节和对话,因其有力、精彩而有个性而被人熟知、传诵。在这四点的基础上,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却往往被人忽视,那就是: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到中国古典的《红楼梦》,虽然都是古代的作品,但它们的精神内核却都在关注人的内心世界,表现那些追求自由的卓越个体与社会通行法则之间的矛盾,具有相当的现代精神—是以为第五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是哈姆莱特的“延宕”,于连的野心,简爱的自尊,希斯克厉夫的藐视世俗;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勇敢冲破世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心相印,安娜对爱情的以死追求,卡西莫多对正义与美的辨别,全部都带有人类冲破藩篱的超越性。也正因如此,这样的名著才能够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意义,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当这样的名著被改编时,观众会不自觉要求改编作品保留原著的精髓。而原著主旨的博大精深,刻画人物的立体生动,情感和人性的细腻幽微,甚至一些细节和对话,都能为改编提供绝对丰厚的土壤。面对这种类型的名著,改编者首先最需要掌握的,是原著卓越的精神意旨。
前面提到的那版被认为“不像原著”的《简爱》,虽然在情节上基本忠实于原著,但编剧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显然有问题,比如,《简爱》一书中,简爱和罗切斯特花园中的表白是最令人难忘的桥段,那段著名的台词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书中这段简爱的激烈道白可谓全书的灵魂语言,它道出了一个知识女性对自身独立和尊严的捍卫,她追求的是平等的爱情和人格的尊重。但遗憾的是,这版《简爱》居然没有选取原著中这么重要的语言作为台词,编剧的主导思想可见一斑,显然没有抓住原著的精髓。不能刻画出一个倔强而独立的女主角形象,就容易把这部经典名著降低为一个普通的“灰姑娘”类故事。观众诟病的“不像原著”,实质上并不是真的要求改编影视作品和原著一模一样—事实上那也不可能做到,毕竟原著的文字和影视的音像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改编过程中是否抓住并体现了原著的精髓和超越性,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点体现在《红楼梦》的改编上,最明显的例子便是1987年《红楼梦》和2010年新版《红楼梦》的区别。在选角上,两版电视剧都非常重视,对角色都进行了海选。在内容上,新版《红楼梦》几乎完全照搬了《红楼梦》原著,连很多旁白都直接用了书中的原文,结尾也遵循了高鹗续书的内容。1987年《红楼梦》则在内容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根据红学家们对原著的探轶和理解改编了结尾,几乎没有采用高鹗续书的内容。如果以内容遵循原著来衡量,显然新版《红楼梦》更忠实于原著,但观众口碑这一块却远逊于1987年《红楼梦》。其中观众意见最大的便是认为角色“分不出哪个是哪个”“不像原著”。曹雪芹的原著塑造了那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但新版《红楼梦》中演员及其演绎却大多千人一面,没有演出人物独有的特质。归根结底,还是主创人员本身没有真正理解原著,只是机械的照搬了书中的情节和语言。在美学上,新版《红楼梦》的化妆和配乐大胆借鉴了戏曲中的部分元素,效果却并不甚佳。不少观众反映气氛“阴森”,这也是主创人员并没有理解《红楼梦》虽是悲剧,整体上却并非阴暗调子的本质。再看1987年《红楼梦》,除了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争议较大,其余几个主要角色的选角大多被观众广泛认可;改编后的结尾因为摒弃了高鹗续作的一些不合理的部分,符合了曹雪芹“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暗示和设想,在美学上也旋绕了悲凉的意境,反而在观众中有较好的口碑。
对人文意蕴丰富,人物塑造生动鲜明,戏剧冲突饱满,文笔细腻,情感充沛,具有现代意识的经典名著,改编首先要明确一点:为什么要来改编这样的名著?是要在名著的基础上加工创造,赋予更多编剧的思想和美学精神?还是认真汲取并体会原著的精髓,尽最大可能将其融入改编作品中,再传递给观众?事实上,无论从改编作品的质量,还是从市场的反馈来看,这种自身具备深厚人文高度,也具备现代精神的优秀名著,因其表现的是人性的根本问题,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其魅力。倘若能将其发掘并表现出来,就会容易得到很好的口碑,成为优秀改编作品的几率就更大。通俗地说,就是在精神上可以“忠于原著”,细節上则可以尝试各种表现形式和手法。对原著中一些经典桥段和能体现作品主旨的对话,不能轻易删减,在音乐和美学氛围上,还是要细心体味原著的精神内核。当年夏衍曾提出:“假如要改编的原著是经典著作,如托尔斯泰、高尔基、鲁迅这些巨匠大师们的著作,那么我想,改编者无论如何总得力求忠实于原著,即使是细节的增删、改作,也不该越出以至损伤原作的主题思想和他们的独特风格。”2这一观点曾被认为过于提倡忠实原著,但四十年过去了,一部又一部成功或不成功的经典影视改编或多或少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具现代人文精神的经典作品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经过亿万读者千挑万选的珍宝,内里的超越性和伟大精神能够引起一代代人的震撼与共鸣,每一代艺术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将其继承并传递下去。
如上所述,《红楼梦》这一类具有现代人文精神的经典名著本身就是无穷的宝库,从各个层面去尝试改编表达,都有足够的资源可汲取,其穿越时空的魅力更多的是等待改编者去发掘。但并非所有名著都属于这一类型,有些名著虽然也有精彩而引人入胜的故事,跌宕起伏的过程,但并不是太重视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刻画,其中的一些精神主旨距离当代人的世界也相对遥远。这种类型的名著以《西游记》为代表,给了改编者极大的发挥空间。
《西游记》为代表的第二翼:赋予元故事新的哲学
《西游记》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老少咸宜,从当年的戏曲舞台到而今的影视市场,从来都是改编最青睐的素材。如果说前面以《红楼梦》为代表的那一类型名著改编主要任务在于寻求并表现原著的精神主旨,偏于传统的影视叙事功能;那么以《西游记》为代表的这一类型名著改编则立足于赋予作品更广阔多样的人文主旨,更加依赖改编者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原创力,也更大程度上体现了近些年来影视文化向视觉图像中心模式的转型。
任何改编作品无一例外都会带有所处时代的印记,纵观《西游记》的改编史,这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清末“猴戏”侧重于对有革命精神的“妖猴”的镇压,到抗日战争时期强调师徒团结才能战胜磨难去西天取经的《铁扇公主》(1941),再到1949年后体现孙悟空大无畏斗争精神的系列电影如《大闹天宫》(196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1)等,《西游记》的改编作品全部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社会意义。1986年,杨洁导演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创下了收视率纪录,除了一如既往歌颂唐僧孙悟空师徒为取经百折不挠的斗志外,此版《西游记》的改编最为人称道的是《趣经女儿国》一集,加入了唐僧与女儿国王的情愫,配合经典的配乐《女儿情》,让亿万观众在荧屏前叹息不已。自此,拉开了《西游记》改编个人化情感主题的序幕。其后几乎所有《西游记》的改编影视作品,凡出现女儿国王,必要加入她和唐僧的爱情, “情感”成为《西游记》改编的一个重要主题。不只是爱情,还有友情、师徒情等,都被拿来作为主题来组织剧情。无论是划时代的《大话西游》(1995),还是后来的《春光灿烂猪八戒》(2000)、《情癫大圣》(2005)、《西游记之女儿国》(2018)、《齐天大圣·万妖之城》(2018)、《齐天大圣·火焰山》(2019)等,都属于这一主题序列内。
除了“情感主题”外,一些改编后的《西游记》影视作品还有“信仰主题”“英雄主题”“成长主题”等多种主题。其中一些优秀的作品如《大话西游》则同时几种主题并存。这些影视作品从情感、人性、伦理等角度对原著刻画不足的部分大做文章,有的更是大部分脱离甚至颠覆了原著,只是选取了师徒四人和取经这个基本事件,其他内容则是编剧的自主发挥。尽管内容和美学上良莠不齐,但在玄幻类素材大热的21世纪,由《西游记》改编的多个电影屡创票房新高,这和《西游记》这部名著自身的魅力与号召力有相当的关系。
从市场和商业层面考虑,作为四大名著中最通俗的一部,《西游记》不只是在中国、亚洲文化圈,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庞大的受众群体。但这并不是《西游记》被影视改编市场青睐的唯一原因。从《西游记》这部作品的本身来看,“神魔小说”的属性使得对它的改编可以不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因此有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发挥空间。
从小说本身的性質看,《西游记》的元故事结构极其经典并且具有哲理意味。唐僧师徒五人历尽千难万险去西天求取真经的宗教行为,本质上是信仰层面的崇高坚守与追求,秉承的本应是理想主义精神,但落实到具体作品层面,作者却描写了既世俗又荒诞不经的过程,“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3师徒五人一体五面,分别象征了取经主体“自我意识的任性、定性、俗性、魔性和耐性层面”,4从其中单独任何一面观照相同的取经之途,都会得出不同的感受和意蕴。这其实也和《西游记》的取经故事在成书过程前即在民间流传并集体创作相关。因此,这部作品取经的“主干”之下,隐藏着无数还未被仔细探究描摹的枝干和细节可供“生长”。另一方面,作者吴承恩受自身时代的影响,一些思想认知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原著中有些佛道色彩和儒家心学的部分在今天已难以为观众接受。这恰给了改编者绝好的机会重新再创造,将新时代的精神注入古老的取经故事。
“双飞翼”在当下消费视觉文化中的“突围”方向
我国古代的经典作品,大部分与《西游记》的类型相似。无论是偏重于历史演义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等,神魔小说序列的《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还是探案传奇类的《狄公案》《包公案》等小说,普遍的特点是:篇幅较长,情节跌宕,上天入地,人物众多,具有很强的传奇色彩,但缺乏现代意识,作品欲传达的主旨和精神有很多难以符合今天观众的审美。所以,这一类型的原著近年来被大量选取片段,进行主题重构的重写式改编,如《赤壁》(上下)、《画皮》系列、《狄仁杰》系列等都收获了不错的票房。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被主题重构的名著改编作品,为迎合当代消费文化下观众对感官刺激的追求,被改写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特效和图像带来的视觉冲击。这体现了我们所处时代的电影转向,即由传统叙事型电影开始向“奇观电影”进行转变的现状,“这种电影把影像的视觉快感提升到主导地位,电影的一切要素都必须围绕着这个要求来加以运用”。5在视觉文化越来越占据主导的时代,电影的情节与人物在商业化的视觉刺激面前,显得越来越不那么重要。而忽视情节和人物的塑造,显然难以有深刻感人的主题,也难在作品的哲学和美学内涵方面有所建树。所以,虽然这些改编电影动辄斩获亿万票房,但透过浮华喧嚣的表层,其内里的精神内核却往往苍白幼稚,大多流于快餐消费式的“爆米花电影”,远不及20世纪90年代无厘头喜剧外壳下带有悲剧意味的《大话西游》。
而谁也没想到的是,近几年最好的《西游记》改编作品,是由一群平均年龄只有10岁的孩子扮演的—继饱受好评的《小戏骨红楼梦》(2017)之后,潘礼平团队再度出发创作的电视连续剧《天真派西游记》(2019)让人眼前一亮。因为将受众群体的主力定位为少年儿童,所以人物性格的改编也秉承了这一原则。比如将猪八戒的性格进行了“改造”,去掉了好色的描写,保留了偷懒和“小心眼儿”,突出其憨态可掬的一面。剧情的改编更不乏精彩之处,如唐僧的前世金蝉子与孙悟空的因缘,黄袍怪与百花羞公主的情缘等。在满眼好莱坞式视觉大片的狂轰滥炸中,《天真派西游记》的改编立足于以情动人,又不乏哲理的意味,不仅受到了小观众的欢迎,不少成年人也非常喜爱。
而今,消费文化伴随着发达的网络媒介席卷全球,影视剧的制作越来越倾向于流水线作业,我国经典名著影视改编剧的一些问题,也是世界范围内大家共同面对的挑战。19世纪,歌德在《艺术与手艺》一文中,曾担心近代社会的进步反而可能会给艺术的发展带来困难;黑格尔也异曲同工地认为,市民社会的兴起会使艺术家成为通用的“工具”,从而“对艺术不利”。在纸质印刷为载体的文字阅读时代逐渐向多媒体音像时代转变的时刻,影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除了娱乐之外,对大众的精神世界也在潜移默化进行着熏陶和引导。而影视作为艺术品,也体现一个时代的创造力和美学范式。当下我国的影视市场,前文提到的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也好,《西游记》系列改编电影也好,两种模式的影视改编剧都面对着形式大于内容,视觉大于内涵的问题。这绝不只是影视改编剧独有,而是消费文化下,艺术品作为商品被资本侵蚀,过于倾向于迎合观众感官刺激的结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最有可能在影视领域首先“突围”的,应是来自于经典文学的影视改编作品。作为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经典文学以其超群的艺术性、美感和哲理性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它们一代代传承到今天,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一部分。在精彩动人的故事后面,经典文学探索和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秩序和人性深处一些最根本的问题,这些深刻的意义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湮灭。在资本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里,科技和信息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人类也同时面临被资本和商业异化的危险。这个时候更需要经典文学以高拔的姿态唤醒我们,去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真正的生活。作为生长于经典文学这棵大树上的枝干,经典作品的影视改编得天独厚地享有丰厚的养分,完全可以期待它们绽放出千姿百态的美丽花朵。毕竟,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从长远来看真正最吸引观众的,必定从内容到思想,再到美学上都是优秀的作品。凤凰于飞,翙翙其羽,期待中国经典文学影视改编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黄会林.黄会林影视戏剧艺术论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2.
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97.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39.
宋铮. 《西游记》艺术宗教的伦理精神[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J].文艺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