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亚索菲亚博物馆将何去何从
2020-08-28陈利宽
陈利宽
2020年7月10日,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做出裁决,废除了1934年通过的将阿亚索菲亚清真寺变为博物馆的内阁法令,该裁决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即圣索菲亚博物馆)改为清真寺开辟了道路。当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签署了将阿亚索菲亚博物馆改为清真寺的命令。土耳其当局的举动引发法国、德国、希腊、俄罗斯等国的不满和批评。土耳其政府对国内建筑使用功能的改变何以引发如此大的国际关注?了解阿亚索菲亚博物馆的历史变迁,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
阿亚索菲亚博物馆位于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世界文化遗产伊斯坦布尔历史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坦布尔地处欧亚两大洲交界处,它见证了从古到今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往,它见证了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衰以及土耳其共和国的新生与发展。阿亚索菲亚的历史包括作为基督教堂的历史、作为清真寺的历史和作为博物馆的历史。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圣索菲亚大教堂;537年12月27日,教堂建成并开放。1453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之后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为阿亚索菲亚清真寺。1934年,按照土耳其共和国国父凯末尔的命令,将清真寺改为博物馆。1985年,阿亚索菲亚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耳其当局7月10日的政令,使阿亚索菲亚博物馆的未来充满变数。
作为基督教堂的圣索菲亚
基督教于1世纪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之后迅速在罗马帝国各地传播。罗马帝国对待基督教的政策经历了从打压到支持的转变。罗马帝国政府在311年颁发的“宽容敕令”和313年颁发的“米兰敕令”大大改善了基督教在帝国的地位。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基督教的影响却日益扩大。
537年,圣索菲亚大教堂在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建成,在长达近1000年的时间里,它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堂,圣索菲亚意为“智慧女神”。圣索菲亚大教堂建成之前,其原址曾经建过两座基督教堂。其中第一座基督教堂名为“大教堂”,是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为供奉“智慧女神”所建。“大教堂”于325年开建,到360年投入使用。该教堂为拉丁柱廊式大教堂,附有长廊及木制屋顶和一口天井。404年,拜占庭帝国发生暴乱,教堂被毁。415年,由拜占庭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下令修建的第二座基督教堂完工。这座教堂由当时拜占庭著名建筑师鲁弗留斯负责修建,采用木质屋顶。532年1月,拜占庭帝国发生尼卡暴动,暴动引发的一场大火烧毁了教堂,只留下数块大理石残骸,上面的浮雕有十二羔羊、十二使徒等图像。同年2月,查士丁尼大帝宣布兴建一座新的大教堂,这便是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由来。
圣索菲亚大教堂由帝国著名建筑师安提米乌斯和伊萨多卢斯负责修建,伊萨多卢斯担任助手。安提米乌斯是当时最杰出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伊萨多卢斯是当时最杰出的几何学家。他们利用当时新近出现的拱形技术来修建,并注重内部装修。整个施工过程动员了上万名工匠,并从各地采购各种色彩的大理石以及圆柱、柱头和彩石。教堂整体结构为巴西利卡式,亦即长方形会堂式,长100米,宽70米。中央大堂是一个直径30.31米的大穹窿,离地面55米,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半圆形的小穹窿。大穹窿由四根粗大的花岗岩石墩支撑,石墩间修建有拱门,拱门上有方形平台,平台上有几十根石柱。教堂内壁和石柱全部使用彩色大理石和壁画装饰。回廊和侧廊上均镶嵌着用彩色玻璃和马赛克拼砌的圣像画。底部四周有40个大玻璃窗和四座雄伟的拱门。马赛克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墙面装饰材料。在内前厅和旁殿中可看到这些最古老的马赛克,镏金表面上有各种几何和花草纹饰。在圣坛、出口大门和楼上的画廊,可看到9世纪到12世纪用马赛克拼出的人物造型图案。537年12月27日,查士丁尼大帝在新教堂首次举行礼拜式。
圣索菲亞大教堂因自然灾害和战乱而命运多舛。君士坦丁堡位于地震活跃地带,常发生地震。553年8月和557年12月的地震使大教堂的主圆顶及东面的半圆顶破裂,558年5月7日发生的地震使大教堂的主圆顶彻底倒塌,破坏了读经台、祭坛及其华盖。皇帝马上下令修复,由伊西多拉负责修复工作。他使用了较轻巧的物料,又将圆顶增加了20英寸(约0.508米),使教堂的内部高度达到现在的55.5米。修复工程在562年完成,教堂在6世纪的面貌得以保存至今。
8世纪到9世纪,拜占廷帝国内围绕圣像问题曾发生激烈争论,爆发了“圣像破坏运动”。730年,利奥三世正式下令禁用圣像,教堂中的圣像画全部被毁坏。843年,“圣像破坏运动”结束,教堂中的圣像画又多了起来。圣索菲亚教堂在大多数时间都是帝国的宫廷教堂,新登基的皇帝都在这里举行加冕仪式。989年10月25日发生强烈地震,破坏了大教堂的大圆顶,巴西尔二世委托阿美尼亚建筑师、阿尼及阿吉涅大教堂的创造者梯利达特修复圆顶,西面的圆拱及部分大圆顶是其主要修复部分。修复工作持续了近6年,教堂在994年5月13日重开。1051年,基督教东西教会分裂。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东正教牧首的座堂,教堂中供奉着大量传说中的圣物:真十字架碎片、刺穿耶稣基督的铁钉、犹太人震毁耶利哥城墙的号角、裹尸布、诺亚方舟中被鸽子衔回的橄榄枝等。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十字军攻陷并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大教堂的圣物也被十字军掠走,成为西欧各教堂的“镇店之宝”。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后,宣布成立拉丁帝国,教堂成为拉丁帝国的天主教堂,当拜占庭人收复君士坦丁堡时,教堂已破败不堪。随着拜占庭帝国的衰落与突厥人建立的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该地区逐渐伊斯兰化。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命运在15世纪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作为清真寺的阿亚索菲亚
1037年,突厥人建立的塞尔柱帝国崛起。塞尔柱帝国将小亚细亚作为重要的扩张方向。拜占庭帝国的核心领地小亚细亚逐渐丢失,开始了突厥化和伊斯兰化进程。13世纪,来自中亚的一支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侵入小亚细亚,建立奥斯曼帝国,这支突厥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土耳其人。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延续近千年的拜占廷帝国最终覆灭。此后,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教堂也被改为清真寺,更名为“阿亚索菲亚”。穆罕默德二世宣布自己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没有摧毁异教徒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当时教堂已相当残破,多道门窗剥落。
穆罕默德二世命人按照清真寺的要求对教堂进行改造。首先在清真寺的东南角修建了一座高约50米的宣礼塔,之后又在东北、西南和西北三个方向各修建了一座宣礼塔。后来,清真寺南边修建了花园,在花园中修建了一些小型的穹窿形建筑,作为一些苏丹及其王妃们的陵寝。在教堂内部,东正教教徒祈祷时用的条凳被拆掉,地板上铺上供穆斯林跪拜的地毯。因为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原来墙壁上的圣像画都用石膏和灰泥覆盖,清真寺内部四周挂上了用阿拉伯书法写成的圆形盾盘,书写四大哈里发和先知的名字以及《古兰经》的内容。同时,在朝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方向修建了壁龛“米哈拉布”和白色大理石的布经坛,还修建了专供帝国苏丹秘密祈祷時使用的“苏丹室”。苏丹巴耶济德二世建造了一座新的叫拜楼。到塞利姆二世时,著名建筑师科查·米马尔·希南出于防震的需要,在清真寺外面加筑支撑结构,还在西端加建两座大型叫拜楼和苏丹专用的前座,又于1577年在东南方建造塞利姆二世的陵墓。1600年代,在塞利姆二世陵墓旁建造穆拉德三世及穆罕默德三世的陵墓。后来,清真寺再加设一个苏丹楼座、一个以大理石装潢的敏拜尔(敏拜尔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讲台”“讲坛”“高台”)、一个布道用的讲台及一个供宣礼员使用的凉廊。苏丹穆拉德三世从帕加马运来了两个古希腊汉白玉大瓮,放置在清真寺正殿两侧。
1847年至1849年,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对清真寺开展了一次最大规模的重修。著名建筑师加斯帕雷及朱塞佩·福萨蒂兄弟二人参与了这次重修,重修过程中动用了800名工人,他们巩固了圆顶和拱顶,摆正了圆柱,改变了建筑内外的装潢;上层楼座的镶嵌画都被擦掉,古旧的吊灯被撤换;巨大的圆框雕饰被加挂在圆柱上,刻有真主安拉、先知穆罕默德、四大哈里发及穆罕默德的两位孙儿哈桑和侯赛因的名字。1850年,福萨蒂加建了一个拜占庭式复兴建筑风格的长廊,连接清真寺后方的皇室楼阁。重修完成后,清真寺在1849年7月13日举行盛大庆典并重开。
作为博物馆的阿亚索菲亚
从17世纪末开始,奥斯曼帝国开始走向衰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1923年,在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土耳其共和国建立。这一重大政治变化给阿亚索菲亚清真寺带来了巨大影响。凯末尔主导了土耳其的世俗化改革,他希望打造一个世俗的现代民族国家。1934年,凯末尔政府下令将阿亚索菲亚清真寺改为博物馆。凯末尔认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应该是所有文明的纪念碑”。
1935年,阿亚索菲亚清真寺正式改为博物馆。馆内的地毯被移走,覆盖在镶嵌画上的石膏由专家擦去,地面饰品得以展示。博物馆的展品主要就是建筑物自身以及其中的镶嵌画艺术品。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拜占庭研究会以及敦巴顿橡树园现场委员会牵头,考古学家们开始了对博物馆的修复工作。至今,博物馆已开放80余年。
博物馆建筑的主体部分是曾经作为教堂的中堂和作为清真寺的祈祷大厅。主体建筑是一个巨大的穹窿形殿堂,穹顶四周修建有40个拱形天窗。殿堂内有几根巨大的大理石圆柱,圆柱呈绿色或紫色。绿色在伊斯兰教中是和平的象征,紫色则是拜占廷帝国皇帝崇尚的“圣色”。大殿两旁是侧廊,分上下两层;顶棚上绘制的是圣像,墙壁上镶嵌的也是圣像。
自1935年2月对世人开放以来,阿亚索菲亚博物馆成为土耳其最受青睐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近400万游客前来参观。1985年,伊斯坦布尔历史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阿亚索菲亚博物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该博物馆的维护工作一直开展得不到位,1996年至1998年,阿亚索菲亚博物馆还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选为百大濒危遗产之一,博物馆的维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充满变数的阿亚索菲亚
阿亚索菲亚清真寺在1935年被改为博物馆是土耳其政府进行现代化改革的需要,但是土耳其以世俗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化改革波及范围有限,改革的影响也主要在城市地区,对农村边远地区冲击有限,伊斯兰信仰在这些地区的影响根深蒂固。因此,土耳其可以说是世俗的国家、宗教的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土耳其共和国民主化进程的开展,伊斯兰教的影响力迅速上升。20世纪80年代,土耳其开启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更是推动了以前处于经济边缘地位的、重视伊斯兰信仰的群体的崛起。正义与发展党从2002年执政至今,正是土耳其各阶层经济力量变迁的体现。正义与发展党重视伊斯兰教的地位,伊斯兰信仰的影响力在正义与发展党执政时期也大大提高。其间,土耳其国内也多次发起将博物馆改为清真寺的倡议和运动。
在土耳其国内,不断有宗教团体要求恢复阿亚索菲亚清真寺的地位,而世俗主义者站出来坚决反对,要捍卫凯末尔留下的政治遗产和共和国的象征。2006年,本笃十六世教皇访问伊斯坦布尔,他在一次演讲中引用了拜占庭皇帝将伊斯兰教定义为暴力宗教的话语。此举引发土耳其民众的不满,认为教皇出访是在宣扬基督教对阿亚索菲亚的主权。
2020年7月10日,总统埃尔多安的举动在外界引起轩然大波,美国、俄罗斯、欧盟对此事高度关注,希腊总理对此强烈谴责,俄罗斯东正教会发言人称此举无视基督徒的担忧,方济各教皇在7月12日的弥撒中对改建一事表示悲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此深表遗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著名作家奧尔罕·帕慕克也批评埃尔多安政府的举动。对于国际媒体的强烈反应甚至异议,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态度强硬。不少学者分析,埃尔多安之所以强行将博物馆改为清真寺有复杂的政治动机。埃尔多安想以此转移土耳其民众的注意力,让土耳其民众不要再将重点聚焦在经济问题和疫情控制问题上,同时他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宗教保守人士的支持。
阿亚索菲亚博物馆在历史上曾作为基督教堂和伊斯兰教清真寺,是世界上唯一的将基督教堂与清真寺完美融合的博物馆。它展现了拜占廷的拱形建筑艺术、古罗马巴西利卡式的整体结构、古希腊圆柱式造型以及古西亚拱券式的建筑风格,其建筑风格不但承袭了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传统,又大量吸收了东方特别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精髓。博物馆展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的相互碰撞与交融的结果,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此次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的政令,将会使阿亚索菲亚博物馆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并可能对博物馆的维护工作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