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的师生对话
2020-08-28
李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艺术家、博士生导师、油画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精品课、教育部优秀网络公开课主讲人。从教32年,始终以艺术教育的方式教育引導学生自尊、自信、自立。曾获2次“良师益友”以及其它院校级教学奖。其中获2016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2017北京市第十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7年度宝钢教育奖(全国)优秀教师奖。
1关于什么是美?
学生:创造的时候其实不能考虑太多别人怎么想,而且要有心理准备被别人取笑或批评。不过更重要的是被人批评或取笑后,可以勇敢地继续按着自己的想法创造。不要让别人轻易的打碎你的精神。
就像一个人的小动作和眼神一样,自然就会透露那个人的个性,有时候不必解释那么多。
也许我是个傻瓜。不过我认为创造艺术的时候,最重要的两件事还是要诚实,要勇敢。让你的下意识作主,继续创造吧。
李睦:什么是艺术创造,我认为它不完全是绘画、雕刻、作曲,因为这只是艺术创作中的载体和一部分结果。
什么是美?历来都是难于说清的事情,从精神到物质,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存到毁灭,从灵魂到肉体,从色彩到形状,从具象到抽象,可以说美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美是润滑剂,它使得复杂的结构组成与整体之间得以协调;美是传动器,它让过去、现在、未来,在时空的转化中自如的接触;美是微生物,它能分化、改变、生成事物的本质,使之朝着复合自然规律的方向发展;美是信仰,美是矛盾,美是想象,美是悦目,美是动听,总而言之美是一种“和谐”,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是人类生存终极的目标,为了和谐人们会设法驾驭不和谐,为了和谐人们会放弃过去、现在的和谐去追求未来的和谐,为了和谐,人们会制造不和谐以便获得创造和谐的机遇。有了和谐作前提,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去探讨任何意义上的可能和不可能,可以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也可以将可能转化为不可以。我们可以否定也可以肯定,可以构筑也可以破坏,和谐做为一种理想和境界,使得我们深深的陷入其中,因为美是一种想象,一种思考。
2关于艺术仅仅是能力吗?
学生:最近想和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说,当我们叛逆和自信时,是否需要那一点点的能力作为基础呢?否则我们的呼喊是不是仅是一种哗众取宠呢?要么就是那无意义的呻吟而已?你今天可能是比尔,明天就可能是个乞丐。只有手艺是真正没人可以给你拿走的啊。有了它我们似乎就可以勇者无惧了,有了这门手艺我们的信心才得以实现吧。随便说一些啊!
李睦:如果“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判断、思考、解决问题时的综合能力的话,那它对叛逆和自信的人们来说是需要的,但如果“能力”是指我们赖以生存的谋生之道的话,恐怕又另当别论了。首先,叛逆和自信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叛逆既是自信的前提又是自信的结果,我们叛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准则。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确立自信心的过程,而获得自信后的满足感又会导致我们再一次地面对叛逆。其次,每个人在确立和形成自己性格的过程时,都需要有起码的生存能力做基础,但是一个人能否真正的自信和有属于自己的性格,与他的生存状态的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在设想一个人在极端贫困的时刻无法自信的同时,也会联想到那些为富不仁者的极度空虚,那么衡量人的叛逆和自信时所需要的“能力”的标准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他对待学术,对待生命的诚心吧1
3关于自我的对话
学生:先谢谢您,因为这段时间正是我遇到二十年来第一个快要过不去的坎儿的时候。开始觉得一直堵在那里的东西一点一点的化开,也不是很明白是为什么,就是感觉原来想不清楚的地方在消失。我觉得自己在学习,在成长,在渐渐变得冷静、热情、坚强。很佩服您,很感谢您,还有,这节课是二十年来上的最好的一节课。
李睦:我们的教育方式似乎出了问题,因为它只教给我们如何面对别人,却从来不告诫我们如何对待自己,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人如果不能正确地面对自己,那么他又如何能很好地面对别人呢。正确的对待自己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对话,对自己心灵的对话,对自己心灵的发问,而心灵则是通过对你行为的指引来给予你所期望的答案,这个过程就是自我对话的过程。当然对话的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简单问答,也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途径,迄今为止,历史上所有现代艺术运动的宗旨,几乎都与人类内心世界中的自我交流有关。现代艺术运动能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提示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并借此由表及里地看到我们自己内心的最深处。所以我觉得对现代艺术运动以及它引发的文化上的变迁研究是我们现行教育体系中的一项空白,这导致了几乎所有接受教育的人,缺少用艺术化的方式去处理情感冲突和平衡心理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比掌握一些专业知识更加重要,因为它涉及了一个很要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4关于超越现实快乐
学生:我上高中时候,有次作文课的题目是:写一封信,可以写给任何人。答卷五花八门,真有寄给火星人的信。而我的信独具一格:“写给三十岁的自己”,它从一间宁静的平房式的小教室里寄出,由一个热情男孩的双手寄出。
这种感觉不可思议:我收到了寄自十三年前的信,它恍惚间就飞到了钢筋混凝土大厦里这个平凡忧郁的我的手上。我不敢相信自己曾经这样年轻。如果能回到那一天,我宁愿放弃今天的一切。如果能与多年前寄信的我见上一面,说上几句话,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李睦:在现代艺术史上曾有过一个艺术流派叫做“超现实主义?这个艺术运用通过绘画、雕塑、文学等艺术手段,专门探究人类精神领域,尤其是潜意识中的情感、思维、认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精神状态发展的作用。著名的画家达利、米罗等人的艺术、大多都属于这个时期、这个流派。超现实主义者对于现实世界以外领域的探究,引发了人们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对自己和他人的精神世界重新审视、评价和思考。如今我们不仅可以更加客观地对待人类精神生活中的有意识行为,也能够更加客观地对待人们精神生活中的潜意识和无意识行为。在美术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精神病学等领域,人们正在利用超现实主义运动所引发的研究结果为社会服务。现在我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生活中非理性的一面,享受超越现实所带来的快乐,体会脱离现实所带来的乐趣。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学会善待别人,也学会了善待自己,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5关于时代的痕迹
学生: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文艺复兴是一座艺术上无法企及的高峰,在这个高潮之后出现的所谓现代艺术,只不过是人们无法在真正的艺术上有所提高而另辟蹊径,它只是拓宽了艺术这个概念的广度,却再也不能达到文艺复兴的那种高度。
李睦:文艺复兴确实是一座艺术上无法企及的高峰,在人类艺术历史上还有许多这样无法企及的高峰,他们隶属于不同的文化山脉,他们之间既无法相互企及,也无法互相取代。他们是这个延绵不断的大家族中的不同的成员。随着岁月的流失,艺术只能作为他们之间相互衔接的纽带。时空变化所形成的文化差异是很难用一种绝对标准去评价的,甚至也不能用相对的标准去评价,因为不同时代都有对各自时代文化发展“高度”和“广度”的不同理解。我们对以往那些参加者艺术高度、广度的评判,大多都只能体现在对语言的判断上,而语言本身也就是艺术方式本身是没有高低贵贱的,只是它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显得有些“南腔北调”“东辣西酸”罢了。但恰恰是这些“语言”上的差异,才使得我们的艺术家族保持了勃勃生机和丰富多彩。因为艺术的最大特点和乐趣就在于变化,在变化中发展,在变化中延续。也许在它们繁衍过程中,会出现暂时的冲突、矜持、否定甚至取代,但最终大家还都是以各自所有的形态存在了下来,虽然莫扎特和雅尼之间未曾有过交流,虽然达·芬奇和毕加索之间未曾谋面,但是他们仍然被一条无形的线索连接在一起,这条线索就是,人类对于各种不同的艺术和不同的思想的认同。
6关于真实
学生:我有些疑问要问您。我们一直说,真实不代表艺术,艺术是在这之上的抽象或者是升华,可是,当您展示那些那么真实的照片的时候,我感觉到震撼,唯有真实能给我们震撼,那些毫无疑问都是艺术。我们最怕面对的是真实,那么,是不是说我们终究离不开虚伪,那么,艺术到底是什么,如果艺术的本意——就像现在这样本不是为了伤人而是为了让大家过得更美好,那么,艺术还该不该接着展现真实,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又如何取得相对而言的平衡,您是当代的艺术家,回答这些问题是您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睦:真实不代表艺术,同样艺术也不能代表真实,所谓真实其实就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艺术的作用就是如何看待这些客观的存在,我们在面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时会被真实震撼,但那些存在未必与艺术有关,倒是你对客观存在所表现出的震撼与艺术关联。其实客观存在之所以真实,就在于它毫无选择地将现实中各种真善美和假恶丑都如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我们之所以觉得现实阴暗,是因为绝大数人都不愿意面对这种阴暗,而宁可将它设想的更加光明灿烂,与其说这是一种虚伪,倒不如也将它列入一种真实,就像艺术本身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一样,无论艺术对现实作品所做的反映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在客观上都不失为一种真实。不错,艺术的本意是为了让所有的人过得更好,但生活的好坏是与我面对一个真实的世界时所采取的态度息息相关的,就像艺术曾经讓我们面对美好,但并不能提供美好一样,艺术也从来不能为我们解决困难,而是帮助我们如何面对困难。所以艺术仍将继续展示它对真实的理解,哪怕这种理解本身是不真实的,这也许能算做一种相对平衡吧。
7关于审美
学生:我不是美院的学生,不过我也从不因为我是一个工科的学生而认为自己在审美上有太大欠缺。
李睦:我从来都不认为有什么人,天生就存在审美上的缺欠,如果有的话,也是后天教育造成的,并且这与现今的学科划分无关。正如很多人们认为的那样,学习理工科的学生在审美上存在“缺欠”,他们也同时会认为,学习艺术的学生在审美认识上必定“完善”。其实这种按职业或学科来划分的审美判断本身就是一种缺欠。所谓的审美不过是人们用文化的方式对自然、社会、自我所做的解释和评价而已。它与某项物体、某个事物在何种状态情况下才会显得更好的研究,并没有太多联系。科学家有科学家的审美,艺术家有艺术家的审美,社会公众有他们自己社会化的审美。此外,审美还与宗教、民族、政治、经济等因素有着诸多的联系。我们之所以认为审美差异的存在,并认定审美本身存在优劣,是由于不同的审美表达方式造成的,因为艺术家是在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理解,科学家是在用科学研究的方式表达他们对自然的看法,社会大众的审美表达方式则是属于他们所特有的。由于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表达方式较为情感化,所以更易于被公众接受和分享,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于审美,对于审美表达的认定就应该是唯一的、绝对的、极端的。至于什么是最终的审美标准,我想无论人们用多么个性化的、多元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见解,也无论今后文化审美发展的方式多么不平衡,审美的最终标准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和谐”。
8关于和谐
学生:今天的天很蓝,蓝的甚至有点不真实,可是我却感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学校的树还很绿,绿叶在蓝天映衬下越显生动,远处有一纯白色的高楼,这三种颜色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互相反衬着,可竟又融合在一起了!空间的构造再次表达了生活中的艺术。美!
什么才美?这在以前是很少有人或者说是几乎没有人告诉我的,我无奈地看着我的“不像”的作品,苦笑。可是教师却给了我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天堂,而我就是上帝。
李睦: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和谐。什么是美,美也是和谐。什么是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也是“和谐”。为了“和谐”,艺术得以存在至今,为了“和谐”,艺术还将继续存在下去,没有了“和谐”,艺术将会缔造“和谐”,没有了艺术,“和谐”将不复存在。
“和谐”不是千篇一律,不是重复的统一,“和谐”是变化的,是丰富的,是矛盾的,是宽容的,是平衡的,同时也是精神的,是美丽的。“和谐”让我们学会了求同存异,让我们学会了善待不同的事物,尤其是为我们所不了解的事物。“和谐”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不同的方面。“和谐”让我们学会了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站在“不和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每一次的“和谐”都是从“不和谐”开始,又是以“和谐”告终。每一次的“和谐”的告终,又是新一次“不和谐”的开始。我们不仅应充分地享受“和谐”,参与“和谐”,享受和参与意味着进入了“和谐”,成为了它的组成部分,并直接感受到它的结果。缔造“和谐”意味着重新看待“和谐”,分割“和谐”、重组“和谐”意味着认知“不和谐”。“不和谐”与“和谐”是永远的,永远的“和谐”也是一种“不和谐”,永远的“不和谐”也是一种“和谐”。“和谐”还是“不和谐”既取决于别人,也取决于自己。
9关于天真成长
学生:记得自己还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毛孩子,天天到处跑、到处疯玩的时候,最快乐、最高兴的就是和街坊邻居的小孩们一起玩泥巴、堆沙子,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乐趣越来越少。
李睦:就是要“不知天高地厚”,孩子不知天高和地厚是由于他们不想知道天高,也不想知道地厚,成人不知天高地厚是由于他们明知天高地厚却装作不知,所以孩子是可爱的,成人是可敬的。没有天地概念的孩子是天真的,他们可以任意的开展想像的翅膀,让幼小的心灵在生命的旅途中留下一段永恒的记忆,这记忆将影响和照射着他们今后全部的生活。没有天地意识的成人是出色的,他们延长和保持了生命中的天真,让童年的快乐和想像得以不断的发扬。其实,天真也就是本性,本性就该天真,只是孩子张显和流露他们的本性,因此他们天真烂漫。成人却是极力的掩示和隐藏他们的本性,所以他们老于世故。从孩提时代的天真到成年之后的成熟,似乎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必需经历的一种转变,一种蜕变,成年的人们越来越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这种转变,孩子们越来越无可奈何的提早接近这种转变。好象没有人把天真再当回事,也没有人把本性当回事,好像本不该有天真,不该有本性。成人丧失天真,可以用利益作为回报,儿童被剥夺天真,可以用物质进行补偿。补偿回报的越多,转变也就进行的越快,转变本身也就变得越无聊,这种转变就像新鲜的食物食用后会转变成粪便一样令人厌恶。像世间万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也需要同样的光合作用和生存条件,这个生存条件就是自然、就是天然。原本人们的成长转变就不是由天真到成熟的转变,而是由“任意的天真”向“有意的天真”的转变。但愿人们的生存环境中,能够多一些天真,少一些成熟。
10关于自信
学生:在学校里,也算得上比较优秀的学生,可是一画画就成了最差的,每次画画都充满了自卑感,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迷茫、困惑,考上学的喜悦,顿时无影无踪。我认为自己到美院或许是个错误,认为自己就不是学这个的料。在听完您的课,并与您交谈的过程中,感受到您丰富的学识,我也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无知与浅薄。
李睦:因为艺术而自信,这本身就是一件可以自豪的事,你也许未画过画,你也许从未作过曲,可这丝毫都不会影响你通过艺术去获得自信的愿望和信心。因为艺术既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事,也不仅仅是绘画和作曲,更不仅仅是将某个事物逼真的再现于画面之中。
很多人不能通过艺术获得自信,或者面对艺术时感到不自信,我想是由于两个因素造成的。其一,自认为不具备表达艺术的基本能力,想表现自己的冲动和愿望,但力不从心;其二,由于对某一类艺术形式不感兴趣,便固执的认为对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没有兴趣。其实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你觉得它们是问题,它们就是,相反就不是。所谓的藝术基本功或基本表现能力都是为了表现不同的艺术风格而确立的,会随着时代、文化、个性的改为而改变。眼下大多数人普遍认为的,将事物描绘得逼真的绘画能力,只是一种源于遥远古代的绘画表现能力,那个时代需要这样的能力去记录和描绘所发生的一切,那个时代的人们崇尚这种能力,因为那时没有比这种能力更好的方式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如今时代的人们也许仍然需要掌握这种能力,并使用这种能力去满足部分人们的需要,但这已经不是唯一的艺术能力了。因为我们今天所能拥有的表现艺术的手段是多样的,我们可以便捷和轻松的选择合适的手法来表达我们心里想表达的一切。因此,当你不再认为所谓的艺术基本功是一个问题时,你和艺术之间沟通的障碍就没有了,你可以用任何你所喜爱的手法和方式去表达你想要表达的事情,这个方式可以是摄像、摄影、绘画、电脑、多媒体等等,只要你擅长并且喜欢就好。
另外—个问题的存在主要是来自于人们认识的局限,因为不喜欢,所以不理解,并导致对所有艺术形式的拒绝和排斥,比如一些人不喜欢现代艺术,一些人不喜欢古典艺术,这固然与人的各自的审美标准有着很大的关系,但这毕竟是一种由于审美局限昕带来的巨大遗憾,因为迄今为止的任何艺术形式和风格都是出自于过去的艺术家之手,是那个时代和人们的选择。我们不能因为过去人们的选择而放弃了今天自己的选择,这就好像因为我们不喜欢某些人吃水果的方式而拒绝水果一样。我们不能被要求喜欢所有的艺术,就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喜欢我们的艺术一样,但我们必需学会理解艺术,对艺术的理解包含了选择和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对所有的人都至关重要,放弃它就意味着放弃了艺术,而放弃艺术不仅意味着放弃了生活的乐趣,更意味着放弃了获得自信的可能。
11关于感动
学生:也许我们都曾经是天才,如果我们不被教导,太阳一定是红的,天空一定是蓝的……
李睦:能感动我们的艺术越来越少了,但我们却越来越需要被艺术感动。也许我们曾经被感动或正在被感动,我们也还将被继续感动,无论如何被感动是必须的,因为我们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着一个期待真诚的心灵,这是我们人类与其它生物间重要的区别,也是人性价值的重要体现。跨越了这个底线,世界将不复存在,人类将不复存在,无论当今或今后的科学技术如何发达,无论我们拥有多少财富。
艺术作品之所以能让我们感动,是由于艺术家独特的眼光和敏锐的语言改变了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触动了我们内心世界的真诚。梵高、马蒂斯和毕加索之所以伟大,并不是由于他们的作品价值连城,而是在于他们的“牺牲”和“勇气”,在于他们敢于向价值、规律、经验的挑战。正是由于他们,世界才得以改变,固执和偏见才得以改变,真诚才得以重视。同样的原因,感动也可以来自于被感动本身,在我写作此文时,我自己就处在一种深深的感动之中,一种被艺术精神所感动的学生的思考之中,因为一个能够被感动的心灵本身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尽管这种感染力不是来自于艺术作品,也不是来自于艺术家本身,但却是另一种形式和意义的艺术,并产生了与艺术相同的作用,它让我们的内心得以共鸣和沟通。
时代在改变,今天的人们也许已经越来越不需要借助伟人和艺术家目光来改变他们面对事物的立场和角度,他们需要的是以艺术家的方式用自己的眼光和头脑重新去感受和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并相互传达他们的判断和选择,并且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真诚”,这也就是为什么艺术会带给我们感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