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产业的医药类独立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改革
2020-08-27陈琪
摘要:医药类独立学院为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以药学专业为试点,对分析化学的教学进行了改革。通过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特色调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侧重点,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调研等方式,对分析化学进行了全面的课程改革。经调查问卷,本次教学改革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动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明显提高。
关键词:地方产业结构;独立学院;分析化学;教学改革
20世纪末,在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政策下,独立学院应运而生。服务地方经济,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是独立学院的立足根本与发展核心[1]。独立学院要想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在先进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树立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意识,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走内涵建设与外延拓展并举的发展路线。
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的科学,内容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是药学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但是目前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理论知识内容枯燥,尤其是对于适应多形式教学的95后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希望课堂上趣味更多、形式多样些[2]。
(2)实验内容陈旧,创新性和综合性不够,导致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导致实验课流于形式。
(3)教学内容不够“接地气”,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导向。
针对以上几个分析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借鉴优秀高校分析化学教学的经验,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特色和本院实际进行了探索。
1 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1.1 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特色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有句话说“中国医药创新看江苏、江苏医药创新看连云港”,连云港是中国医药创新的重点城市,连云港医药创新具有地域特色,在抗肿瘤、精神类、抗生素、心脑血管、糖尿病等领域拥有众多的龙头产品,笔者所在学校就位于“药都”连云港,因此已将药物检测分析引入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开设了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维生素B12的测定、红外非法鉴别水杨酸和阿司匹林等实验。除了医药产业极其发达外,该地区属于东部沿海地区,海洋资源丰富,但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如重金属,对海洋贝类的污染直接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开设了贝类中铬、铜、铅、镉等重金属含量分析实验,为当地的海洋养殖提供数据支持。围绕本地的产业——医药和海洋养殖,开设有特色、有针对性的分析化学实验。通过实验,学生提升了对分析化学的价值感的认识,增强了分析化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1.2 组织任课教师深入药企一线调研
笔者所在医学类独立学院以校、医、企三方联动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自2014年以来,学院与当地药企豪森集团就联合创建了冠名班“豪森班”[3],与豪森集团就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度的合作。“豪森班”每年由在校生选拔组成,根据校企共同签订的人才培养协议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特别定制的实践教学、实习培训、考核上岗等内容。大部分的教师都是由高校毕业,直接就去高校工作,没有企业的工作经历,因此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不清楚,“豪森班”不仅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更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深入企业一线的机会。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深入调研,企业普遍反映应届本科生理论知识的深入性和针对性不足,实践能力还略欠缺。教研室结合自身条件,重新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了调整:
(1)滴定分析理论课上侧重原理的讲解,实验课上侧重滴定等基本操作的规范性。
(2)仪器分析部分,理论课上讲透仪器工作原理,实验课上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动手操作大型电子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实验课结束由学生自己总结仪器分析的流程和要点。
(3)增加综合分析实验,该部分实验内容由企业提供,教师根据学院实验室实际适当加工后,发布给学生,学生以团队合作形式自主完成实验。比如,以维生素B12注射液的生产车间想对产品及杂质进行鉴定和含量分析,请学生们设计实验。该实验可以选用不同的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方法,最后由学生针对实验结果,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总结,得出最适合企业的实验方案。
1.3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药学专业大二下学期学生已经学完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课程,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正在学习中,已经具备了做科学研究的基础技能,为了让部分对科研有兴趣而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对科研有个初步的接触和认识,鼓励教师积极在班级宣讲在研科研项目。教师可将科研课题拆解,引导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设计实验等。如光控载释药纳米体系的研究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学生通过科研小组的方式,完成部分力所能及的实验,既锻炼实验能力,又能拓展科研思维,反过来,对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又能起到促进作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薄弱环节进行反思。
1.4 将热点新闻事件、视频资料引入课堂
化學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食品、药品的安全,分析化学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好几起轰动全国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都是用分析化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最终得出真相的。苏丹红事件、齐齐哈尔制药厂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等。现在网络上、电视上也有很多科普类的节目,比如《飞碟说》《走进科学》等,还有一些影视资源,比如《侦探柯南》《越狱》等也有一些化学分析的片段,剪辑与分析化学相应章节知识点的片段播放,组织学生判断其中的分析原理及应用。比如,在讲解红外光谱分析的时候,以“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中二甘醇代替丙二醇”为例,通过视频播放该新闻事件,学生对红外分析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进一步展开光谱解析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接受度。
2 考核方式、研究对象及效果评价
2.1 考核方式
学生期末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组成,过程性考核成绩包括平时成绩(10%)和实验成绩(30%),期末卷面成绩占60%。过程性考核成绩主要取决于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出勤率、实验的预习、实验步骤完备性、操作规范性、数据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等。
2.2 研究对象
本校2018級药学专业128人为实验组,2017级药学专业116人为对照组。
2.3 效果评价
以教务部门官方教学评价软件为基础形成调查问卷(完成后才可以查看期末成绩),全体研究对象全部参与。调查结果如下表中所示。
2.4 结果讨论
通过调整分析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侧重点,丰富授课内容和形式,将实验课与区域产业相关联,学生对课程的学习重要性认识明显增强,学有所用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学生的学习动力与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部分学生给老师提出意见:希望老师多介绍一些专业前沿知识与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拓宽学生的视野;有的希望老师给他们一些上台讲课的机会;有的希望增加企业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更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3 结语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工具学科,理论学习后要有大量的实验操作。在教学改革中,主要发现以下几个阻碍:(1)自主性实验所需的药品、试剂、仪器种类较多,教辅人员的工作量变大,准备起来也变得更烦琐。但是考核标准未调整,干多干少一个样,教辅消极对待新开实验,导致实验开展起来不太顺利。(2)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形式越来越多样,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因江苏高考选科制度导致学生化学基础良莠不齐,部分学生存在被动学习的现象,这对教师如何避免这一现象,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潘柏,邵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江苏省八所独立学院的实证分析[J].江苏高教,2019(7):8690.
[2]李珺,夏颖.发展PBL模式改革药学专业的分析化学课堂教学[J].化学教育,2014,35(10):4446.
[3]赵丹,张慧.医学类独立学院校、医、企三方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基于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豪森班”的案例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6,5(10):5457.
基金项目:2018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8SJA2157)
作者简介:陈琪(1988—),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分析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