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PTED理论在社区住宅儿童游乐区的评价应用

2020-08-27胡颖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8期
关键词:游乐设施设置

胡颖

(韩国又石大学)

1 CPTED的理论形成

CPTED(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CPTED最初是由犯罪学家C. Ray Jeffery创造和制定的。建筑师奥斯卡·纽曼(Oscar Newman)同时开发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称为防御空间。杰弗里(Jeffery)的书“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于1971年问世,指出有效利用建筑环境以减少恐惧和犯罪率的发生。纽曼在1972年出版的“可防御空间:-通过城市设计预防犯罪”后来的CPTED模型是根据纽曼模型开发的,犯罪学家蒂姆·克劳(Tim Crowe)最受欢迎。

2 CPTED理论下的社区住宅中儿童游乐区域的应用

在先行研究中表现,犯罪行为的发生,加剧了居民对犯罪的恐惧,个人和家庭的反应是加固其建筑物,作为预防犯罪和保护自己的手段,这种通过建筑物的形式和改变物理环境的方式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方法被称之为可辩护的空间概念和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思想。然而,在社区中犯罪率高除了有入室犯罪,还有在社区中的犯罪行为,居民的活动范围不仅仅是自己的家中,还有室外停车场、儿童游乐场、步行道等区域。犯罪的地理分布和环境决定因素的研究一直是犯罪学、环境心理学以及城市设计和规划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犯罪被认为是一种受自然环境特征影响的行为。雅各布认为,土地利用多样性和高频率的的行人活动是邻里安全的重要属性,非正式监视的机会越多越会妨碍犯罪活动的进行。

2.1 自然监视

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所以对儿童的活动场地安全性提出了一定要求,根据儿童不同的成长阶段特征进行分区设置,婴幼儿区(0岁~2岁)、学龄前儿童区(3岁~6岁)、学龄儿童区(7岁~12岁)、少年活动区(13岁~17岁)。婴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需要在成年人的监护下玩耍,而学龄儿童以及少年不需要家长的全程陪伴,但是需要监护人以及社区服务人员和邻居的自然监视。所以在儿童游乐区域择址上,应选取便于自然监视的区域,避免选择小区边缘地带或人迹罕至的角落。

①儿童游乐区尽量在与社区公共设施联系起来地域,使其与其他性质类似的公共设施相连接,并增加相关配套施设,例如休憩设施、母婴室、儿童友好型厕所、无障碍设施、便利店等。提高居民的使用率,使居民能够在使用其他公共设施的同时,起到一定的自然监视作用。

②儿童游乐区选址在社区中央区域与社区步行主干道相连接的区域,增加往来行人的的自然监视。易于发现方便到达,提高空间使用率和使用者的忠诚度。避免将儿童游乐区设置在公园绿地与周边建筑失去联系的区域,成为被孤立的安全死角。

③中龄儿童活动范围有限(50m~200m)游乐设施可设置在与居民楼较近的区域,方便家长在住宅内的自然监视。

④将儿童游乐区域设置在靠近社区警卫室的区域,增加警卫室以及其他工作人的自然监视,也能对犯罪分子起到一定的震慑左右。

⑤若游乐区被设置在死胡同或者相对较为偏僻的区域,应设置透明玻璃或者镜子等透光、透明能够增加自然监视功能的装置。或设置声音景观、传声游戏设施等可能会产生扩音的游戏装置,能够通过这些设置来发声求救。

⑥在游乐设施附近设置一键报警装置,以及全方位视频监控装置,能让在此玩耍的儿童在发现或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以最快最简单的方式发出求助信号。监控设施的安装也能一定程度上震慑犯罪分子。

⑦增加透视性,儿童游乐区要有适当的围合性,篱笆、栏杆等设置时要确保其透视性,使外部视线不被阻挡。亚洲地区7岁~13岁的儿童平均眼睛高度值约为110cm~130cm,七岁以下的儿童需要家长的陪伴与监护,所以一般采用七岁儿童的视线高度为基准,即护栏、篱笆高度不高于110cm。保证儿童在游戏时,视线不被遮挡,能够及时捕捉到视野范围内的陪护者,或者及时发现异常现象的发生。一个成年人能够藏身的高度为60cm,且这个高度不会遮挡坐着的成年的视线,所以从安全角度上讲,起到一定围合作用和美化环境用的灌木丛、绿植等一般高度不超过60cm,避免成为不安全因数的庇护所,保证视野的通透性,增加可透视性。

2.2 自然访问控制

在自然访问控制上,要严格把控出入控制,在社区的进出口、楼道、入户的进出口增加许可权设置,从入口处增加犯罪分子的犯罪成本。当外来者发生入侵行为时,居民能够快速区分是邻居还是陌生人的活动。在儿童游乐区域,一般设置两个以上出入口,一来便于各个方向的住户进入到游乐区中来。二来便于迅速疏散游乐区人群。建议其中一个入口为8.3%以下的坡道,防止发生机动车误入而引发的事故。

儿童游乐区与机动车主干道保持一定距离,一是避免儿童穿越机动车主干道而带来的危险,二来避免儿童吸入过多汽车尾气,影响健康成长。儿童游乐区与行人主干道相连接,便于中、高龄儿童的轮滑鞋、滑板车驶入,以及婴幼儿的婴儿车进去该空间。

2.3 领域性

杨·盖尔(Jan Gehl)先生在《交往与空间》 一书中指出,物质环境的构成对于社会交往活动的发生、品质和强度具有潜在的影响。通过对物质空间的形态、尺度的控制可以促进或抑制交往活动的发生和频率。对于居住社区的儿童交往空间来说,其形态应该考虑儿童的行为心理特征。

围合式的空间其优势是能形成有效的社区边界,创造领域感和归属感,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围护与遮罩”是人类通常建造居住环境时的首选。从福建的土楼到北京的四合院,人类认为一个相对封闭式的空间更能营造出安全感。同样有围合感的儿童游乐区能给儿童带来安全感、归属感和归宿的同时还带有一定意义上的私密感,能促进增加其他同龄人的交往。儿童在玩耍时,也喜欢把自己藏在沙发后面、纸箱里、被子里或者小帐篷里,幻想着那就是自己的小世界,营造出一个相对封闭性的空间。

限定空间界限方便提供监视。营造出围合的环境除了用栏杆、篱笆等实物表现,还可以通过铺装材料、色彩等进行区分游乐场的边界,从而清楚地表明空间的性质,从而增加领域性。

2.4 周围环境

①社区中的儿童游乐区在满足了自然监视等条件下,还要考虑到儿童成长过程中对世界的认知方式,0岁~6岁儿童习惯用手和口认识陌生事物,对于色彩艳丽的鲜花和果实都感兴趣。儿童交往活动空间宜设置一定的植物。植物可以改变场所的微气候,起到调节活动场所日照和通风的作用,从而减少辐射热、降低风速,对活动中的的杂讯、尘埃也能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在周边绿植的配置时,要选取色彩鲜艳安全、无毒、无刺且不会轻易造成儿童出现过敏症状的植物,同时从美观和教育意义上来讲,选择不同季节有不同景色的呈现的植物为佳,尽量避免种植能生长出大型果实的树木,以免果实坠落砸伤路人。

②活动空间应设置在社区内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的场所。专门的儿童游戏活动场地应能满足日照要求,其位置的选择应以上午十点之前和下午四点之后不产生建筑物的遮挡为宜。场地环境应开敞通透,避免设置在通风不佳处。增加场地的活动因数,使其具备多功能性,吸引更多的居民使用该场地。

③增加儿童游乐场周围活动性的运动设施、休闲区等,提高居民利用率,并能够增加对儿童的自然监视。

2.5 周围环境与相关设施的后期维护

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 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 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而避免此现象的发生要增加该空间的多功能性让社区内的居民对这个公共空间有认同感,共同维护这个空间的健康发展。具体有以下几点。

1)周边绿植的维护

定期维护修建绿植,杂草丛生会给人一种破败感,降低空间的亲和力,同时还会吸引有害动物、昆虫、蛇类等会对儿童造成安全的因数出现。定时修建树冠也会减少树木对采光的影响以及大风天气造成的树枝刮落伤人现象。清除掉过于茂密的树木,确保可视性,避免成为犯罪分子可隐藏的空间。根据相关规定要求树木下净空应大于1.8m以保证儿童在场地内的视线交流,并提供一定遮荫功能。

2)游乐设施的维护

儿童创造力和思维跳跃性较强,在使用游乐设施往往不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使用,从而造成其破损或零部件的缺失,要加强对设施的检查和维护。选用耐用的材质和触感更加温和的材质,避免设施上出现尖角、锐边等易造成儿童伤害的组成构件。水和砂石是儿童探索自然中最常也是最喜欢接触的,根据国家规定儿童戏水池深度不超过35cm.沙子是全年龄段儿童最爱的玩具,能够激发出儿童非凡的创造力,由于水和沙子属于密切接触性物品,且容易误食,沙坑要定期翻晒、消毒。

3)地面维护

低龄儿童往往更加依赖大地,他们走路蹒跚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平衡,中龄儿童在玩滑板车等玩具时,对于开阔地面的平整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保持地面的柔软度和平整度对于儿童游乐区来说也是十分关键。在游乐场地面,尤其是有坠落风险的地面,例如秋千、滑梯等游乐设施的周围应使用塑胶地面、草皮等具有缓冲性的材料,以增加安全性。适当的彩色铺装能增加孩子们的领地意识,缤纷的色彩和动感的线条增加了趣味性,利于聚集儿童群体。

4)照明设施

确保儿童游乐区域的中心照明设置,确保夜间活动时在没有白天日照的情况下依然不影响该区域的正常使用,确保视野在夜间不会受到影响。

同时,照明间隔必须恒定,最大限度减少眩光显现,创造适合人类眼睛的舒适环境,确保有一定的重叠,避免出现视觉暗角,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犯罪行为,增加在此区域的居民的安全感。此外,增加周围环境中的辅助照明,避免其他设施、植物、障碍物等引起的阴影区域。(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说明都市照明中灯柱的间隔距离大约是20m。)

表1 CPTED要素下的儿童游乐区设施构成评价表

表2 选取小区对象地情况概述

表3 各对象度的现场状况

室外环境下路灯高2.7m~4.5m以上可以更好的确保路面的亮度并使景观视觉性更佳,提高自然监视。

飞利浦专业照明首席执行官在2011年“创造LED灯光充足的城市”大会上表示“从研究结果来看,白色的灯光能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在实际应用中也发现,安装了LED白光灯的街道上治安好了很多。”儿童游乐区中的主灯光色彩应选用颜色明亮的白色系列,提高识别性和安全感,提高视野的可达性。

3 环境设计分析基准

此次研究将CPTED犯罪预防中的各项要素中的位置、栏杆设置、景观绿地、照明、防范设施、其他等要素与儿童活动区域相关要素抽出,得出CPTED要素在儿童游乐区评价基准表。并根据考察进行评估。

笔者走访了大量小区,从中选取四个小区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分别为河北省邢台市的恒大城、湖南省株洲市恒大华府、邢台燕云台、邢台自然城。并取代号分别为A、B、C、D。

湖南省株洲市与河北省邢台市均为我国三线城市,恒大集团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较大房地产品牌之一,选择两个城市中较新建成的同品牌小区进行对比。邢台燕云台小区与邢台自然城小区为同地区、同期建造的两座小区。前者位于市中心地区,且为当时“贵族”小区之一。后者是位于城郊的普通住宅小区。

A区内设有完整独立的下沉式儿童游乐空间,选址在日照充足、通风良好,与机动车道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区域。地面铺装色彩鲜艳、柔软适中。设施无尖角锐角,材质温和,维护良好。植物配置安全、丰富,能够满足观赏、纳凉需求,宽阔的绿植带一定程度上影响自然监视的视线。此区域无主照明灯、监控摄像头、报警灯、保安室等安保设施。但是与全龄活动区相通,且设置多处家长休息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然监视不足的缺口。大部分应用了CPTED的理论,可以有效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B区有独立儿童游乐空间,选址日照充足、通风良好且与机动车道路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区域,地面铺装用沙坑代替,设施较为简单,且面积较小。植物配置安全、丰富,能够满足观赏、纳凉需求,绿植带一定程度上影响自然监视的视线,且无明显出入口。此区域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照明设施,只能借助旁边健身会所外墙上的壁灯,且无专门的监控摄像头以及报警灯和保安室。

C区主打园林式小区,1号儿童游乐区就在主景观区中,没有独立的区域,选用更符合整体风格的石头作为护栏和有花纹的铺装分割游乐区和水景观。此区域远离机动车道,行人较多,采光通风良好,便于附近居民自然监视,绿植配备合理,但是没有主照明设施,一般照明设施存在有照明死角现象,有报警灯以及监控摄像头,但是监控摄像头损坏未维修。2号游乐区位于小区北门外的商业街上,不属于早期规划的儿童游乐场,没有护栏,仅有地面铺装作为区域划分,远离机动车道,紧邻保安室,便于自然监视,有监控摄像头,且无照明死角。几乎无照明配置。基本应用了CPTED的理论,可以有效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D区有开放式儿童游乐区,位于小区东北角,与机动车道有安全距离,有明显出入口,无护栏、无与其他相关设施有关联。但是没有主照明设施,没有监控摄像头,无论是地面铺装还是植物的维护上来看都有破败的痕迹,甚至塑料材质的滑梯面已经破碎且无法使用,些完全符合破窗原理,在前方的评价体系中得到最低的分数,不能有效阻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4 结语

儿童是我们的将来,是社区居民中的重要组成成员,儿童交往空间的营造有利与儿童身心健康和性格的培养,有利于学习掌握社会规范、认识社会角色、提高交完技能、和发展语言社会性情感。同时,儿童交往空间的营造有助于形成和谐社会的社区人文环境,增进邻里关系促进形成和谐社会。CPTED理论的注入增加了这个区域的安全性,从而增加居民对此空间的认同度和依赖度,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在走访小区时,发现在三线城市尤其非品牌小区中拥有儿童游乐设施的比重并不大,这也说明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娱乐需求与客观情况存在矛盾。在选取的四个小区中可以发现,品牌小区更注重对儿童游乐区的建设。同品牌小区在已经重视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理念的株洲(长株潭)地区做的更加完善。

本研究旨从CPTED理论中提取相关元素指标来对小区内的儿童游乐室设施的犯罪预防进行研究和评估,从而发现其反映出的问题并期待在今后的小区规划设计中提高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游乐设施设置
破局大型游乐设施延寿困境的探讨
冬奥游乐会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动物游乐汇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合适的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