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故居游客留言分析的巴金接受

2020-08-27王伟歌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纸本巴金故居

王伟歌

(巴金故居,上海 200031)

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来源于作家的创作,还来源于读者的接受。因为,作品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它的价值才能实现。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奥尔格·朗就开始对巴金及其作品的接受进行专门的研究,其著《巴金和他的著作——两次革命中的中国青年》[1]关注了1949年以前巴金创作与青年读者接受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不少学人从巴金小说受读者欢迎的现象出发,引入接受美学的方法,研究巴金。这方面代表性成果有:王卫平《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一书第12章的《巴金与青年读者》[2]、周立民的《巴金与二十世纪中国青年读者》[3]、张民权的《试论巴金对同时代文学的影响》[4]、徐开垒的《巴金和他的同时代人》[5]、纪申的《读者的回声》[6]、辜也平的《读者接受与巴金研究的新视角》[7]、宋光成的《从接受美学看巴金作品的艺术魅力》[8]、杨天舒的《巴金小说的接受研究(1929—1949)》[9]等。而随着巴金作品在国外译介传播的扩大,巴金接受研究的视线范围也扩展到了国外,如法国、俄罗斯、韩国等。时代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自然造成读者接受的差异。具体时代语境和社会环境下的巴金接受,是巴金文学价值再发现、再阐释的重要外因,也是社会文化变迁的折射点。

上海巴金故居在2011年12月至今的近10年开放时间里,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多达100多万人次。游客相当部分是当代的巴金文学读者,他们带着对文学的热爱、对文学大师的崇敬,到这里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近距离感受巴金的文学和生活世界。一场实地参观和体验后,他们会生发哪些感想?他们会留下哪些体现巴金接受的重要信息?

实际上,游客的留言提供了诸多线索。游客的留言,基本是游客在没有任何引导下的自发行为,反映游客真实的感受与体验,具有感性、真实性等特点。我国自古就有重视民间表达方式以“观风俗、知厚薄”的传统,从这个意义而言,巴金故居游客留言不失为考察当代巴金接受的一种资料。本文中,笔者就立足于从事巴金故居资料整理的工作,以巴金故居游客留言的信息和数据为基础,对当代巴金接受现象作一管窥。

一、游客留言的收集

位于上海市武康路的巴金故居始建于1923年,为花园住宅,曾为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1955年9月,巴金一家迁居于此,而后居住半个多世纪。巴金在这里完成了《团圆》《随想录》等诸多重要作品。故居由1座主楼、2座辅楼和花园组成,总占地面积1 400余平方米。主楼为假三层,曾是主人生活、工作和接待宾朋之所,如今楼里布置基本保留原貌。

面对络绎不绝、热情而至的游客,巴金故居提供了2个留言渠道,即纸质留言卡和微信公众号。其中,“我在巴金故居”微信公众号于2014年开通,在故居是由一台iPad作为输入设备。几年中,电子设备偶有因故障或维修而暂停使用的时候,但纸质留言的渠道未曾中止。由于游客留言数量巨大,且为分类统计方便,本研究以2016—2018年游客纸质留言作为观察和分析的对象。

二、游客及留言情况总览

2016—2018年的3年里,巴金故居游客量逐年递增,游客来自五湖四海。这3年里,每年纸质留言的数量依次为537条、416条、775条,纸质留言量保持相对稳定。虽然如此,但游客留言的内容显得十分丰富,涉及广泛,信息量大小不一。

一是游客来源地广。部分游客会在留言时表明自己来自的省市区或国外地方。从这些信息可知,3年来的国内游客涵盖了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近30个省级行政区域(如果再将2015年国内游客来源地纳入观察,则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国外游客则主要来自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可见,游客来源地十分广。

二是游客的背景、年龄多样。从游客留言信息来看,游客来自学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不同单位,各行各业都有。年龄分布上,上至80多岁老人,下至幼儿园小朋友,老、中、青、少、幼各段都有。游客中不乏二次、多次访问者。

三是留言内容涉及面广。从“巴金接受”这一研究关注点出发,从游客留言中确定几个关键词,以关键词作为一种“信息码”,将留言划分“提及巴金作品”“文本了解与实地参观互动有感”“致敬、赞扬或感谢”“缅怀或怀念”“向巴金学习”“让悲剧不再重演”“藏书”“意见或建议”和“其他”等九类。有的留言内容会跨2个或2个以上类别,对此只取其最核心的信息,将其归入1个类别(也就只做1次统计)。统计各类留言占比,如表1。

表1 巴金故居2016—2018年游客纸质留言各类占比 %

由表1来看,除去“其他”类,占比较高的是“致敬、赞扬或感谢”类与“缅怀或怀念”类。这两类型留言能占相当分量,是与巴金文学成就和地位密不可分的。再下来的是 “提及巴金作品”类与“文本了解与实地参观互动有感”类。留言有的提及巴金作品或引巴金作品中的文句,有的阐述对巴金或其作品的了解以及实地参观后的感情变化,这两类留言成为本研究的主要材料。由于这两类留言在全部游客留言中仍占有一定比重,并且由于游客年龄多样、来源地广泛,使本研究具有一个相对全面的参照系。

三、游客留言的分析

(一)纸本著作:仍为主要媒质

新媒体的普及,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今天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往往耳濡目染大众媒体的内容, 然后再有意识地去寻找、了解、阅读原著,许多人的文学接受就成为纸质文本、影视、新媒体交织影响下的一种综合体验。虽然无法从巴金故居游客留言得知巴金文学读者最初以何种方式接触巴金作品,但他们的留言没有一例表示纸本阅读以外的途径引起他们的思考或对他们产生深刻影响。例如:

例1我是读着巴金先生的《家》《春》《秋》,走入文学之门的,我永远尊敬这位老人。(本文只摘录留言正文,留言落款从略,下同)

例2从小,您的书一直在家里的书柜放着,也是您的书陪伴我的童年。一直觉得您很亲切,来到您故居这里,还是会全身颤抖。满怀敬意地端详着眼前的一切,很感动,也很受鼓舞,希望自己可以越来越优秀,谢谢您给我带来的精神力量。

例3从小时候那篇耳熟能详的《繁星》,到后来阅读的《海行杂记》,我的青春一次次地为巴金先生驻足。感谢您,学习您。

从这些留言不难看出,不论读者各自有着怎样的经历,不论读者对哪部作品有着怎样的感触,纸本阅读都是他们共有的良好的体验。可以说,在广大读者心中,巴金经典作品的恒久价值与纸本传播方式难以分离,以纸本为桥梁的“著”与“读”间的交流是代代读者心中很“经典”的方式。无论哪代读者,对他们而言,纸本阅读都是他们走近经典作家、经典作品最可信任的方式,他们与作品的共鸣也总是回归到原著阅读这一传统方式上。

(二)差异化、多元化:巴金接受的态势

1.接受的差异化

读者对巴金文学接受的差异,最直观地表现在了他们对文本信息层面接受的差异。从巴金故居游客留言来看,读者们对巴金作品中语言、情节的印象或共鸣存在很大差异。这一方面说明,读者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有不同的喜好选择,另一方面说明,对于同部作品,读者在信息获取上也有不同的“触动点”。前者方面,游客或提及巴金作品名称,或提及巴金作品中的形象,这些都不呈集中化,显现不同作品、不同文学形象在读者印象的差异。后者方面,游客普遍喜用巴金格言隽语进行留言的现象表明,巴金在学习、生活、事业、感情诸多方面留下的精彩隽语在不同读者心中产生着多点性反响。

比如,有引巴金谈友谊隽语的,如“友情在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活有了一点光彩”;有引巴金谈理想隽语的,如“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有引巴金谈奉献隽语的,如“我有一种愿望,想使自己变得善良些,纯洁些,对别人有用些”;有引巴金谈写作隽语的,如“我不靠驾驭文字的本领,因为我没有这样的本领,我靠的是感情”;有引巴金谈探索隽语的,如“我仍在思考,仍在探索,仍在追求”;有引巴金谈“讲真话”隽语的,如“说真话,做实事”;等等。尽管游客在记忆偏差下或者因为糅入自己感悟,不能原样照录巴金作品原文,但他们这样的留言正体现出文学大家的人格魅力和文字感人力量。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巴金这样一位著述丰富的文学大家给读者受众带来了接受差异化。

巴金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十分丰富。关于作家,读者受之感染的“触动点”表现在作家的文学成就、出版成就、语言能力、藏书、人格魅力等方方面面上,巴金故居游客留言不少就是从多个角度表达对巴金的崇敬、感谢和缅怀等。

2.接受的多元化

与接受差异化相伴的是接受的多元化。从直接或间接提及巴金作品(包括引巴金作品文句)的游客留言来看,粗略统计,可以发现涉及巴金作品多达26种。这当中,除了《家》《春》《秋》《雾》《雨》《电》《寒夜》《憩园》《随想录》这样的大部作品外,还有《没有神》《鸟的天堂》《小狗包弟》《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上海文艺出版社三十年》《〈巴金译文全集〉第10卷代跋》这样的散文。即便对于同部作品,读者接受信息和审美的角度也各异。

生活带给人们不同的经历和感悟,今天的读者的阅读选择、阅读机遇、阅读经验是十分多样的。从巴金文学读者端看,他们对巴金文学的接受并不一定就反映在“重量级”作品上,他们也往往在灿如星海的短篇佳句中拾珠入怀。

《家》作为巴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游客留言中也是被提及最多的作品。关于《家》,游客留言或谈及作品意蕴,或谈及人物形象,或谈及作品语言,或谈及艺术风格等,呈现审美多元化。例如:

例4巴金先生:高三时看了您的《家》,感受到了不同年代同样澎湃的内心,思您所思,不断向前。

例5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到鸣凤与觉慧深夜话别而后沉湖自尽的情节时感慨不已,可见文字的力量是多么的大。

例6有位恩师曾说,巴金是一个时代。有如觉民觉慧觉新,他是民,是慧,是新,是永恒的人类的伟大作家。

从游客留言可以看到,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从《家》中得到的感悟是不同的。对于问世以来已历近百年传播史的《家》而言,文本的解读与接受正从单一向多元转化。这种现象一方面表明《家》的经典价值不会因为一个时代而穷尽,而是在不同时期读者接受过程中不断被发掘,另一方面说明当下时代的审美意趣具有多元性,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维活跃而开放,对于文本的审美接受并不落入传统观念窠臼,而有自己的感受、体会与疑问。

(三)故居体验:不应忽视的接受主客体交互联系空间

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活动过程。一般来说,这种审美活动过程主要是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与作为审美客体的文本之间在心灵上达成的交流。纸本著作(包括根据著作改编的影视作品)为审美接受创造了基础条件,但作为读者的接受者是具有极大能动性的,他们除了对文本内容进行着解读、想象外,还关注于文本背后的作家生活和情感世界,形成具有复合性内容的心理体验。文学家故居或相关博物馆,以实物、图片、影像、文字说明的展列方式,在带给游客综合性体验的同时引发他们很多联想,带给他们深远而正面的影响,无形中在文学家与读者之间建立一个源于文本又不囿于文本的交互联系空间。举几例游客留言如下。

例7在《家》《春》《秋》里认识了矛盾的、愈来愈明确目标的巴金先生,在《随想录》里认识了那个自我剖析、正视过去的老人。本以为已知一二,今天拜访故居,细数一件件老物件,一个新的、鲜活的巴金先生重新活跃在我的脑海里。我以我浅薄的知识、仅有的想象力,努力还原温情的老先生。

例8看完展览后,我对大作家巴金更加敬重,对他的作品人品之好有更全面的了解。因为儿时就曾读过巴金的《家》《春》《秋》《寒夜》等,50年代我当兵时又看了他写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印象极深。加之我是四川人,与巴金是老乡,故还特别有亲切感。今日参观也是一个学习。

例9终于来到巴金的故居喽,开心!看到巴老很多的话,感触很多。会努力把巴老的书看完(好漫长的计划)。勿忘初心,不要放弃曾经的梦,不要停下行走的脚步。

通过巴金故居游,读者一方面加深或更新了对巴金及其作品的原有认知,内心中获得正能量,另一方面,这样的能量又会激发他们对文学著作进行再阅读的冲动。巴金故居游客的情绪体验反映一种文学接受主客体双向交互作用。在文学接受意义要求上,故居体验这种方式呈现了难以比拟的优势和作用。许多游客表示,要以本次参观体验为起点,认真阅读更多的巴金作品并以此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精神境界。事实上,巴金故居相关展陈的目的也正在于此——当游客回归到读者身份,自觉阅读文本并与之发生互动,文学才得以从根本上实现其现实意义。

四、结束语

对于巴金这样的文学大家,大多数游客在游览参观巴金故居前已对巴金及其作品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游览参观后的体验与收获或与原有理解一致,或高于原有理解,他们留言中表露的感情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和充满正能量的。他们在留言中留下的丰富信息,既说明巴金笔下世界的丰富多彩,也为我们了解今天的巴金接受现象提供了诸多参考。甚至,有的游客留言还能给今天巴金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以启示。

不管今天的巴金文学读者有着怎样不同的审美接受,如果能与作家作品形成交流对话,那也是以纸本著作为主要媒质。纸本阅读在人文熏陶、审美愉悦与情感教育等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名人故居游正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文化生活、自我教育的重要选择,巴金故居体验创造的文本之外的接受主客体交互空间不可小觑,它对巴金接受者和潜在接受者都起到了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纸本巴金故居
卫立煌故居
韩景燕作品集
《岩高千尺虎》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一生
熊明非作品选
陈芳桂艺术作品
小巴金“认错”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