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科技文化与STEM教育之生产生活用具

2020-08-26李湘黔

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橡胶管中性笔听诊器

李湘黔

STEM知识素养

人文知识

听瓮的发明距今约有2500年,《墨子·备穴》中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详细的说明,其内容的大概意思为:将一个瓮埋在地下,在瓮口上蒙一层薄皮革,侧耳伏在瓮口上面,就可以听到周围的动静。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对听瓮不断改进,使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窃听工具。唐代就出现了葫芦状枕形听瓮,晚上睡觉的时候将听瓮放在头下,外面有动静便能迅速察觉到。民间将听瓮改造成听管,成语“隔墙有耳”就和这个有关。明代茅元仪《武备志》中记载:“瓮听,用七石瓮,覆于地道内;择耳聪人坐听于瓮下,以防城中凿地道。”清末曾国荃(曾国藩的九弟)率领的湘军进攻太卜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时,城内的太平军在城墙脚下埋设听瓮侦测城外的动静,导致湘军一时无法破城。

宋代时,窃听器的使用已经相当广泛,出现了多功能窃听器——“矢服”。矢服是利用空腔接纳声音的原理而发明的。宋代沈括在《夢溪笔谈·器用》中记载:“古法以牛革为矢服,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矢服,就是盛装箭(矢)的器具,用牛皮制作而成。当时的侦察兵都会配备这种工具,拿出箭矢,吹足气,夜里枕在头下,几里以内的人马声都能窃听到。

科学知识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传播,如气体、液体和固体。声音在气体中传播以辐射特性为主,在固体中传播以传导特性为主,而在液体中传播时以上两种特性均存在。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而且皮革等物体的使用,可以放大我们听到的效果,听诊器也是使用了类似原理制作而成的。

STEM活动实践

创意实践

自制听诊器

材料

直径约为1cm的橡胶管、小圆柱体(如中性笔的笔盖等)、小漏斗、气球、剪刀、胶带等。

创意参考步骤

1.将漏斗下端插到橡胶管中,另一端用一个小圆柱体密封(比如中性笔的笔盖)。

2.将气球的吹气嘴剪掉,留下大的那一截,撑开,蒙在漏斗口一端,拉紧,粘牢。

3.将漏斗口一端贴近胸口,另一端贴近耳朵,看看能不能帮你听到心跳声。

创意改良

查找资料,了解电子听诊器的使用及其原理,看看相比最原始的听诊器,有哪些改进和优点。

创意挑战

1.我国民众选购西瓜的时候,总是喜欢“敲打”几下,根据声音判断西瓜是否成熟,是否“返沙”(沙瓤)。请你查找资料并亲自动手实验一下,这种判断方式是否有科学依据。

2.传统的听诊器使用简单有效,但是有以下不便:

(1)声音比较微弱,受到环境噪声的影响很大;

(2)听诊效果依赖医生的经验判断,可能会导致听诊结果不准确;

(3)只能用耳朵听,表现力还不够强,尤其是听诊效果不好对比。

所以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对听诊声音进行可视化处理。请你结合信息技术,将听诊器听到的声音记录起来,并分析对比声波的特点。

猜你喜欢

橡胶管中性笔听诊器
一种橡胶管生产用的模具装置
一种具有稳压装置的高压橡胶管总成
论橡胶制品质量及橡胶管的检测(1)
听诊器
听诊器
可擦性中性笔综述
橡胶管硫化模套
中性笔与蘸水笔、钢笔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普通中性笔不宜青少年学生使用
听诊器:小纸筒的大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