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意味着一种不确定的未来

2020-08-26刘艺琳

北京青年周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界碑观者当代艺术

刘艺琳

“2020+”是红砖美术馆在疫情后的首次展览,也是其第一次尝试国内艺术家较多的群展,希望通过15位艺术家独到的思考与行动,为我们打开更加多维的认知空间。2020年,我们面对着近百年来最难以抹去的“疫情”时刻:突发的公共危机和社会事件笼罩全球;个体、集体,生命、自然,当下、永恒,一切已知的坐标来到重建秩序的十字路口。展览希望借由“2020+”提出问题,向观者、社会展现艺术家的思考。正如此次展览策展人闫士杰所说:“2020已成为我们面前的时间界碑,有形、无形的语言,逐渐沉淀为集体记忆。”

展覽中,艺术家宋冬将2020年的空气尘封于玻璃制成的界碑中,并邀请观者在在碑上用水反复书写,快速消失的字迹与之不断地被书写反映了记忆与遗忘、当下与永恒的交织。在他看来,“ 疫情让我们隔离,而艺术正是当下的一种‘ 精神的疫苗——给我们特别多可能性。”我们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最真切的关于现实、离别、消费、生命等与当下息息相关的议题的思考,并对艺术在这个时代所承担的角色与意义发起追问。

正如展览的学术顾问汪晖所说,“2020+”并不只是一场展览的主题,它意味着一种不确定的未来,一种“ 真正的紧急状态”,以及习以为常的(包括当代艺术的)旧语言的失效和多种可能性的诞生。

猜你喜欢

界碑观者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看得懂
端午节观龙舟赛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在渝黔界碑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精神成长的10块界碑(3)
精神成长的10块界碑(1)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