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思考
——以体育教学论课程为例

2020-08-26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思政体育教师

赵 利

(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0 引言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1],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社会发展高度,把教育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明确“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立德树人,既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标准.坚持立德树人,需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需要抓住课堂教育这一“主渠道”和“主阵地”,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需要“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需要每一位教师肩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3]376“课程思政”就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4],即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专业课程教师如何落实“人人教”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提升专业课程的育人质量,培养高素质、有担当的建设者,是每一位高校专业课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1 体育教学论“课程思政”实践思路

体育教学论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程,其课程思政实践以“大思政”教育理念作为思想指导,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体现本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理念;在课程目标上,围绕培养具有新时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贵品格的新时代合格体育教师,将教学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显性目标,与课程理想信念教育的隐形目标相结合,突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设计上,专业课教师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文化自信、社会责任、人文精神、法治意识、职业素养等德育元素和所承载的德育功能,找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二者的结合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安排契合学生认知特点、符合专业思政教学规律、教学要求的内容和主题;在教学实施上,在知识传授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引领,在课程教学各个环节浸润价值塑造,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守好专业课这段渠,承担起育人使命,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2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提升

“课程思政”不仅是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更是专业课教师认识自己、挑战自己、完善自己的一场自我革命.

在学习中提升认识.“课程思政”实践“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体育教学论专业课教师通过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研讨会、学术沙龙等形式学习、理解先进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深化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促使专业课教师立足本课程思考如何培养新时代卓越体育教师的问题,从思想上认识体育教学论“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不断吸取新鲜的养料,提升思想道德认识,强化“全课程育人理念”,为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奠定认识基本.

在实践中反思不足.通过体育教学论“课程思政”实践,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得以强化.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师巡回宣讲活动中,从自身角度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从传授知识的“教书匠”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者”的角色转变的心路历程,围绕本课程教学实例,介绍育人目标与自己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的思考,分享所授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经验和做法,分享“课程思政”实践中教学与育人相统一心得.在与同行老师们的交流中,在思想碰撞中,更加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丰富性、多样性、教育性.促使专业课教师反思本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知识结构、行为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不足,从而不断促使专业课教师主动完善自己,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3 体育教学论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

教师根据体育教学论课程的特点,通过研读教材,梳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育德资源,提炼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入点,将体育教学知识的传授与引导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的审视相结合,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各章“思政元素”融入点见表1)

表1 《体育教学论》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融入点Tab.1 The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kitical elements in Teaching the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xtbooks

续表1:

4 体育教学论“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4.1 教学目标明确体现价值引领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塑造目标.体育教学论课程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树立课程思政核心理念,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结合专业课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思想上有正向震撼,行为上有良好改变.

体育教学论在教学目标中着力体现以专业知识为载体,传授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同时,将教育理念、体育理念的更新,运动技巧的创新,运动与医学、健康的科学研究等有关新进展、新发现拓展进课堂,阐述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思想,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公民素养、职业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认识到作为教师一员的体育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教师职业理想信念,立足当前学习,掌握好专业知识,自觉强化专业能力,提升体育教师职业素养,为成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体育教师做好知识、能力准备.

4.2 教学途径浸润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教学论“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摆在突出地位,在教学各个环节、多种途径体现“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教学途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课堂教学是主要的育人途径,在体育教学论“课程思政”教学中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对每一章节内容进行开发,将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体育精神、校园足球、学生体质下降等热点新闻和事件作为“思政元素”融入点,让专业知识贴近时代和生活,并将知识深入到价值高度,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发言、合作学习等形式加强课堂动互动,让学生在参与中领略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对课程中融入理想信念、社会责任等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增强.同时,还邀请高年级优秀实习生、师范技能获奖学生、考研成功的学生等优秀学生为师弟师妹们进行相关学习经验交流,彰显身边榜样的力量,将知识传授的显性教育与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隐性教育的贯通.

课堂之外也是育人的重要途径.在各种活动中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如开展阅读辅助读物、收集体育有关资料、布置课外合作学习等形式,延展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布置阅读体育教学论课程相关课外书籍,每月撰写一篇有关教师和体育的书籍读书报告,让学生感知阅读的魅力,更好地理解和尊敬老师这一职业,思考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信念,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我心目中的体育教师”主题演讲活动,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在表达中认识自己、升华自己,认识体育教师的价值,明白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力;通过课外团队练习,营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互学中,见证彼此的成长,认识到团队合作、沟通的重要性,体会到为荣誉而战的团结与拼搏.

4.3 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教学论“课程思政”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将专业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自信教育、使命担当等德育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

4.3.1 融体育强国梦,厚植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学论学科史教学中,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体育成为“强种报国”、抵御外侮的工具讲到今天体育承载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旧中国仅1人首次参加奥运会讲到中国承办奥运会,2008年的奥运会是“中国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5],它向世人展示了繁荣发展的中国.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让学生认识到国家、民族和个人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体育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体育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作为未来的体育教师,要把实现个人美好生活的理想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努力学好本领,为实现中国梦,体育强国梦做出体育教师应有的贡献.

4.3.2 弘扬中国体育,彰显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中国武术、五禽戏、八段锦、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有着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其特有的民族色彩表达着中华民族精神,丰富着人类体育文化,“然而在西方体育的冲击下,人们对其的认识和体验变得陌生.”[7]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中国传统体育资料的收集整理,教师讲解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的体育文化精神、价值,学生采用改编、整合、创新的方式在室外实践体验一些锻炼性和文化性很强的民族、民间体育,让学生在学习、聆听、参与中感知、体悟传统体育魅力,涵养文化自信.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体育在不断的借鉴学习日本、欧美等先进国家的过程中,还需要有立足本土的本土情怀,保持自己民族体育特色的意识.作为未来体育教师,“应该站在社会责任高度,站在民族文化的高度,看待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7]用“文化自信”引领学校体育建设,坚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自信,在体育教学中将一些优秀的、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重新引进课堂,自觉肩负起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责任.

4.3.3 聚焦行业教育,强化使命担当 体育教学论课程是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最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的课程.在帮助学生建构体育教师行业知识体系中融入教师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隐性教育内容.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新形势中,人民健康被写入战略目标,因为,个人体魄强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一个国家的强盛,一个民族的未来,体育在促进人们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中发挥着最积极、最有效、最经济的作用.学校体育是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奠基工程,少年强则中国强.基础教育体育是学校体育发展路径的起点,抓好基础教育体育是建设中国体育事业根本.作为未来的体育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学校体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信念,学好专业知识,才能肩负起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身心健康的下一代的责任.

5 体育教学论“课程思政”实践的思考

体育教学论“课程思政”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处于局部探索,还存在着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课程思政结合度不合适,思想教育实效性不高等问题,体育教学论课程思政要可持续发展,需从下面几个方面改进:

5.1 提升战略高度,强化育人意识

“课程思政”承载的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职责,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情怀,是引领学生精神提升的教育,其育人之路绝非一日之功,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教师追求不懈的目标.专业课教师不能将教师“传道”的第一职责[8]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上、口头上,或在思想上认可“传道”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但在行动中仍以“授业”为重,使得“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难以落地.要落实“课程思政”这一教育教学理念,需要体育教学论专业课教师坚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立足本课程审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正确认识教学与育人的关系,在向学生“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把“传道”之“道”蕴含其中,增进学生了解中国国情、中国教育、中国体育的发展,培养学生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服务“中小学体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育学生爱体、知体、为体素养,担当起学生成人、成才的引路人的责任.

5.2 丰富教师内涵,提高育人本领

“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在教师,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教学水平高低决定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好坏.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需要专业课教师把专业知识学习与提升自身修养相结合,以思政教师“六要”新标准要求自己,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加强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学习,了解近代中国社会之巨变,用正确的历史观武装头脑;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最新成果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意识,筑牢信仰信念的理论根基,增强德育能力,在专业课教学中“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3].

5.3 持续思政改革,形成育人特色

每一门课程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中,教师都会将自己认可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引发学生知识、情感的共鸣.不同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适切性的结合,呈现出不同的优势,彰显着不同学科承载着的育人内涵和育人特色.体育教学论课程要突显其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特色,需要专业课教师主动持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加强团队建设,加大与思政课教师的合作,精心研读教材,对体育教学论课程教材进行深度开发、凝练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找准课程思政着力点,积累思政素材,编写思政案例,丰富专业课自身的内涵,设计好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构建具有体育教育专业育人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文道合一,让知识传授更有深度、高度,实现铸魂育人.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思政体育教师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