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密特正交化过程的教育形态

2020-08-26赵甫荣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施密特定理向量

赵甫荣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0 引言

数学教材由于篇幅限制,都是定义,定理,证明,例题四部曲,其特点是数学内容丰富,编排精炼.正如张奠宙指出[1-2]:数学的学术形态通常表现为冰冷的美丽,而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正是一种火热的思考. 传统高等代数教学中,先简单介绍标准正交基的优点,直接给出施密特正交化过程,然后证明,紧接着给出两个例子,介绍如何利用公式得到标准正交基. 这样做逻辑上没有问题,但是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对于一流大学数学专业的学生或许能够轻易跨过抽象难关, 但是对地方院校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样讲,感觉像“空中楼阁”,从天上掉下来的.如何在地方师范院校讲施密特正交化过程? 曹广福在其专著中概括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的两个基本观点[2]:(1) 数学教育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数学现实; (2) 数学教育是数学的“再创造”. 张奠宙在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基础上提出: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要把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1,3-5,6].在地方院校,数学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讲清楚定理和概念的发现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正如曹广福指出[2]“数学定理和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探索其发现过程.定理和概念的发现过程即数学的再创造,往往和定理本身一样重要,更能体现数学的思想. 人们未必可以从史料中将背景挖掘出来,但可以通过合情合理的推理,阐述这些理论的深刻内涵”.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基于地方院校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现实,笔者重新设计关于施密特正交化过程的教学. 并通过实践,将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效果相比较.

下面根据在地方院校的实践结果,对比传统教学和基于上述理论设计的教学结果.在第一个年级,笔者按照传统方式教学.

1 传统教学

1.1 传统教学是如下讲授的

复习标准正交基的优点:容易计算坐标;方便计算两个向量的内积.直接给出定理.

定理[9](施密特正交化过程)α1,α2,α3,...,αn欧几里得空间V的一组基,

则β1,β2,β3,...,βn是欧式空间V的正交基.

然后给作为重点出严格证明,再给出类似如下一个例题.

例1[9]在欧几里得空间3中,设

利用施密特正交化过程,把α1,α2,α3变成单位正交的向量组, 给出严格的解答. 最后留一个和例题类似的作业作为巩固.

学生能做简单的习题.但是前一周星期五上完课,下周星期一上课时,调查一个问题“谁记住施密特正交化过程这个公式?”,结果中间前两排18名同学,只有3名同学能够记住公式.

1.2 新的教学过程

基于毛卫华, 张胜祥, 万安华[8]的启发,探索施密特正交化过程的教学形态.

|A|2|α1|2|α2|2|α3|2.

然后重点讲授(施密特正交化过程)的几何直观背景.在欧几里得空间3中两个三维向量α,β,其内积(α,β)=|α|.|β|cosθ,讲清楚其几何意义.

表示α在β方向投影的长度;

表示α在β方向的投影向量;

α1,α2,α3,...,αn是欧式空间n的一组基,

β1=α1,

强调右边几何意义,通过几何直观理解β2与β1垂直,

强调右边的几何意义,通过几何直观理解β3与β1垂直,β3与β2垂直. 再补上后面表达式.

这个发现过程就是此施密特正交化过程,纯其自然将其作为定理.再给出如下例题,

例2在欧几里得空间3中,设

(a)把A分解成A=CD,其中C是列向量两两互相垂直的向量,D是主对角线元位1的上三角矩阵.

(b)把A分解成A=TB,其中T是列向量两两互相垂直, 并且长度为1的向量,B是主对角线为正的上三角矩阵.

解 (a)设A的3个列向量为α1,α2,α3, 可得

那么

C=(β1,β2,β3),

即可.

(b)由(a)可知

通过此例告诉学生,为什么需要不同的标准正交基.

再给出引例的证明.

证若|A|=0,上式成立. 若|A|≠0 ,将α1,α2,α3正交化,

可得

那么

由于β1,β2,β3互相垂直,可得

|α1|2=|β1|2,|α2|2≥|β2|2,|α3|2≥|β3|2;

|A|2=|A′A|=|β1|2|β2|2|β3|2|α1|2|α2|2|α3|2.

最后才给出定理的严格证明. 同样是前一周星期五上完课,下周星期一上课调查同样的问题,结果中央前两排18名同学,有7名同学立马举手表示记得公式,难能可贵的是有9名同学用了大约1分钟时间自己推导出公式. 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有一次作者替另外一位老师上非数学专业学生的《线性代数》,刚好讲到这一知识点,按照此方式讲,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甚至感觉惊喜.

2 总结

大一专业课,抢前排座位的同学都是学习努力的同学.按照传统教学,之所以记住的同学少,是因为学生对此公式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只能死记硬背公式,做习题时套公式. 传统数学教学注重证明,注重逻辑的严密.证明固然重要,但写进教材的证明是经过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的精心组织和安排的,把数学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析问题和思想方法淹没在知识里,表现为学术形态. 对学生来说非常枯燥,感觉像空中楼阁. 善于思考的学生会问:已经有如下最简单,最直观的标准正交基了,

ε1=(1,0,0)′,,ε2=(0,1,0)′,,ε3=(0,0,1)′

为什么还要找各式各样的标准正交基?没有清楚回答,抹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按照第二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过程,重点是介绍此公式的几何直观背景,即在地方院校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现实基础之上,重走此定理的发现过程. 在这类学校,直接在Rn上讲相关理论,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学起来很吃力,但是先在R3维空间上讲清楚之后,再在n维空间上讲相关理论,他们理解就没有难度了.也就是将施密特正交化过程的学术形态转化成了其教学形态.这样的教学设计无声地告诉学生此知识点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重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按照后者进行教学,效果好的原因是按照数学教学形态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及素养,更加重要的是对于地方师范院校数学专业这些普通的学生,感觉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原来离自己那么近,更有信心和动力学好数学.这样的教学让普通的学生觉得自己能学数学,通过日积月累的进步给学生信心,让同学们觉得自己能学好数学.教材呈现的是数学的学术形态, 教师的责任之一是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换成数学的教育形态[1]. 数学的教育形态会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而变化,不同教师设计的教学形态也不一样,这就是数学教育的多样性.

猜你喜欢

施密特定理向量
J. Liouville定理
向量的分解
聚焦“向量与三角”创新题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二重秩序的悖论:施密特和阿甘本对马勒布朗士哲学的再解读
“三共定理”及其应用(上)
向量垂直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向量五种“变身” 玩转圆锥曲线
带着GPS去流浪
带着gps去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