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基层农机人员培训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020-08-26奚小波张翼夫张宝峰金亦富张瑞宏

江苏农机化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员培训农机手农机

奚小波 张翼夫 张宝峰 金亦富 张瑞宏

0 引言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也面临转型升级。《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基层农机人员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者,他们的农机农艺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质量与进程。因此,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正逐步受到国家的关注和支持[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如何提升基层农机人员培训水平,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已迫在眉睫。现针对基层农机管理人员与农机手的特点,基于培训课程结构及扬州大学基层农机人员培训团队近年来的培训经验,从已有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培训体系构建、培训考核方式等方面,就基层农机人员培训体系建设提出思考。

1 培训对象特点分析

1.1 基层农机管理人员特点

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已从事多年管理工作的基层农机人员,其中部分人员因受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等因素影响,未接受过新型农业机械、智能装备、种植农艺等方面的培训,缺乏对新事物的认知;另一类是刚入职或从事管理年限较短的基层农机人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基础理论水平较高,但农机工作实践经验不足,尚不能指导和管理农业生产活动。

1.2 农机手特点

近几年扬州大学承担的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资料显示,目前江苏省农机手多属中老年群体,受教育程度低,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差,不利于新型农机农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使用。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务农青年、返乡大学毕业生及农民工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3]。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涉农创业。因此,新形势下的基层农机人员培训要以培养种田能手、承包大户和务农科技专家为目标,通过他们的生产实践带动整个乡村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2 现有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手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农机手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机手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且思想保守,认为能操作机具完成农业耕作就行,对新事物的求知欲不强,因而不愿意接受培训。二是有些农机手目光短浅,认为参加培训后短期内不可能见到效益,一旦培训时间与务工或其他事情冲突,便放弃培训机会。因此,即便目前江苏省绝大多数农民培训已实现全过程免费,但仍不能调动一些机手受训的积极性。

2.2 培训内容陈旧

目前承办基层农机人员培训的单位为大专院校,因而授课专家基本为高校教师。由于培训内容分为多个专题,为方便授课,承担某专题授课任务的老师基本为高校开设相关课程的老师。随着农机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农机装备不断涌现,一些高校的培训课程却未能及时跟进更新,教师在培训课上一味地讲授现有且常用的农业机械原理及操作知识,不能激发学员听课的积极性。且不少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刚从高校毕业,让其再学习一遍在校期间已修的课程,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2.3 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农机培训主要围绕农机装备(如耕整机、播种机、插秧机、施肥机、植保机、收获机、烘干机等)的使用管理、故障诊断、维修保养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单一。由于大多数农机手对农机具的熟悉度要比高校教师高得多,他们缺乏的是对新型现代智能机具及配套农艺技术的了解,因此,新形势下基层农机人员培训应紧跟农机化发展步伐,加强现代高产栽培农艺培训指导。与此同时,考虑到参加培训的还有农业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经销部的学员,应针对不同学员的需求开设现代农业管理服务类课程,如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安全、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机营销等课程。

2.4 培训授课方式单一

以传统PPT 课件授课的形式难以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授课模式会使培训更为乏味。应针对学员特点,尤其是农机手常年工作在田头的特点,以实践性、操作性、形象性强的方式开展培训。如:采用农机虚拟仿真、作物生长模拟和参观智慧农场等方式,开拓学员眼界,丰富教学内容。

3 新型培训体系构建思考

3.1 培训机制的优化与创新

基层农机人员培训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机管理人员和农机手对农业生产以及农业机械的系统认识,帮助农民提升管理水平与技术能力,做到有文化、善管理、懂技术、会经营。在培训中要依据农民意愿,满足其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培训课程;同时,要提高培训的灵活度,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建议优化创新培训机制,将培训与技能考核结合起来,并依据考核结果授予技能等级证书。也可利用培训经费对优秀学员进行奖励,以进一步提高学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2 培训课程的编排与设置

农业种植过程不仅涉及农机化工作,还涉及栽培、土壤、肥料、植保、信息等多个学科,因此,应结合实际进行培训课程的编排与设置。

1)培训内容应符合当地种植产业发展需要。在设置培训课程和编排教材时,应综合考虑地方产业结构和农艺要求。以江苏省为例:该省农业种植面积233 万hm2,以稻麦轮作种植为主,因此在设置培训课程时,培训内容应涵盖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装备(包含耕整、栽播、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机械)知识。在课程编排时,应增加重要生产环节农艺措施及相关知识,如植物保护技术、土壤肥料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等。要通过培训,真正使基层农机人员“懂农机,会种田”。

2)完善培训内容,增设专题讲座。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农机的应用已成为趋势。建议在培训中增设与智能农机、精准农业相关的通识专题讲座,包括农机自动驾驶、精确栽播、无人机植保、对行精确施药、变量施肥、测产收获、专家决策等技术讲座。

3)兼顾不同培训对象,丰富课程内涵。应针对培训对象的多样性,满足其对农机装备技术、农机发展趋势、农机管理经营、农业生产运筹等多方面的知识需求,适当增设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农业政策、农机补贴、农业保险、农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培养基层管理人员与农机手的创业思维,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全方位人才储备。

3.3 培训方式的改进与创新

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很难系统完成新形势下现代农业机械相关课程的培训,因此,有必要进行培训方式的改进与创新。

1)线上培训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现如今“互联网+”优势突出,通过智能手机即可完成课程培训。例如:“云上智农”APP 内就已建成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农民可直接通过手机查阅所需学习内容。在农忙时节,还可通过微信、QQ 等软件进行直播培训,由专家为机手提供即时技术服务,培训简单,成本低、见效快。

2)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弥补培训硬件设施不足。例如:在农机故障诊断与维修培训中,利用仿真培训软件,几乎可以完成所有农机的各种故障设置,农机手也可通过仿真软件完成故障诊断及维修操作,从而缩短培训时长,提高培训效率;利用植物生长模拟系统进行作物种植生长管理培训,通过计算机仿真作物在不同生长期、不同水肥管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可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完成对知识要领的传授。

3)实地示范培训,增强学员参加培训的获得感。加强实践体验环节的培训,组织学员参观现代智慧农场、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大型农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或工程中心,提高其参加培训的获得感,增强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4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整个培训过程的最后环节,评估结果可直接用于培训课程、培训师资以及培训模式的调整与改进。一般评估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

1)反应层面评估。主要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及培训模式的看法,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

2)学习层面评估。主要检查学员对培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书面考试或撰写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

图1 新形势下基层农机人员培训体系框架

3)行为层面评估。主要看学员将培训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的效果,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

4)结果层面评估。主要考察学员通过培训后的实际生产或管理的能力提升情况,这是培训的最终目的,可以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进行。

4 新型培训体系框架

通过改进培训机制、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方式,构建出新形势下基层农机人员培训体系框架。在培训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以农机农艺融合为导向,以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途径,帮助学员充分掌握农业生产技术要点,提高其管理水平与技术能力。新形势下基层农机人员培训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5 结语

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及乡村振兴大环境下,基层农机人员培训也需要进行相应改革。对基层农机管理人员与农机手的特点进行剖析,对已有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从培训机制、培训课程、培训方式、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新形势下基层农机人员培训体系框架,可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机人才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人员培训农机手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农机手职业病患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不一样的农机展
关于完善企业财务人员培训体系的构想
借农机手大赛平台 展山西新农人风采
多形式开展农机手技术培训 确保农机作业安全
关于医疗设备管理现状问题和对策思考
江南春·农机手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培训及质量控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