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合生长课堂”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

2020-08-25王菊

华人时刊·校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长学科评价

王菊

教育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而不单纯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教学过程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这是学生自我生长拔节的过程。学校也将努力构建生长课堂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理念及发展目标。

构建“合生长课堂”之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指导策略

教师要做到“眼高”

在合生长课堂模式下,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现场总指挥”,教师首先要做到“眼高”。“眼高”即眼界高,一是指教师“学科专业的眼界要高”。在指导学生对同一主题进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时,需要综合考虑该主题下所涵盖的主题内容和范围,建立起学科与主题内部的纵向生长脉络。例如五年级学生开展“纸”主题的研究时,纵向建立起四个纸张研究主题的先后顺序,并针对每一主题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能通过这样一种研究过程,将围绕“纸张”这一核心主题而拓展研究,设计出纵向的主题神经元结构系统,对纸张相关内容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

另一方面,教师的“眼高”还体现在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跨学科融合方面。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师生都需要用到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高瞻远瞩,不但有自己任教学科的扎实功底,还要积极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常识基础,以便在学生遇到专业问题时,能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食物营养的研究”主题活动中,先了解关于食物营养的专业问题,储备了丰富的相关知识,还结合英语学科中学生已经学过的 A healthy diet一课内容,将食物金字塔的健康概念引入研究活动,将多个学科的相关内容有机统一整合到了同一主題活动中来。从而进一步升华对该主题的研究,使原本单一的主题活动,通过学科融合后的设计与实施,变得更加丰富生动。

学生要做到“手低”

相比教师而言,学生要训练“眼高”,困难度会高很多。诚然,教育最终应当也将学生训练成眼界高的人才,眼界一高,思维高度和灵活性也随之上升,对于培养、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反向促进其知识的学习与素养的提高。但是小学生的高眼界训练培养为何难以一蹴而就?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生活实践经历和经验相比成年人要少得多。当学生随年龄成长,不断丰富学识与阅历后,他们最终也能成功站上巨人的肩膀,具备更高的眼界。所以小学生的生长,则更加关注“手低”——放低双手,踏实做学问与研究,实践出真知。

在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具体层面上,首先要指导学生在同组成员的帮助下,合作完成主题的研究学习。遇到困难的同学,也不要羞于向他人请求帮助。学会寻求帮助,乐于帮助他人,都是一个学生该具备的良好品格与生活学习能力。所以更加强调、注重团结合作在合生长课堂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中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团队无法做到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团结协作,那么最终这个团队的研究学习也将无法顺利开展并结束。

其次,教师也可以逐步开放学生在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权限。例如,在 5B期中复习写作课 Changing时,教师纵向融合设计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三种时态下的由词到句再到短文篇章写作的课堂口语和笔头练习后,再进一步将后续短文写作时英国伦敦的著名景点英语表达附带印在练习上,便于学生们能在制定写作去英国伦敦的旅游计划时。另一方面,在英语写作的主题活动设计之初,将语文学科的写作活动设计部分环节和技巧(例如:文章三段划分法,文章写作的逻辑顺序安排等)融入进本节英语写作指导课中,做到横向文科学科下同一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融合。

构建“合生长课堂”之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评价策略

“生长”并非一朝一夕,也不是大张旗鼓,它是一种自然、随和的长期性过程。而且生长还具有不确定性,个人的生长结合本校的课题理念,可以有纵向、横向之分,每个学生在同一研究主题下的活动实践,受分工、立场、研究方式等的不同影响,所获得的阅历、经验、学识亦不尽相同。加上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亦是注重学生素养能力的发展,而非只看结果成绩,所以合生长课堂建构与实施的评价策略,也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有鉴于此,笔者考虑了如下若干合生长课堂相关的评价策略。

首先,调整师生评价占比。以往语数英考试学科的评价,占比最重的是考试成绩,学生的平时表现相对占比较小,而学生的自我评价更是没有占比。而合生长课堂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聚焦师生的共同成长、长远发展,而非最终考察的成绩等地。因此,在制定评价策略时,笔者优先考虑的是,降低教师评价占比,大幅提高学生评价的占比。而学生的评价占比,又可分为自评与组员评价两个。如此一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组员评价三者可以按 1:1:1进行比重分配。教师评价从学生的小组研究成果切入,辅之以平时的从旁观察。学生自评是学生审视自我的一个认知过程。组员评价,则像体育竞技裁判打分一般,让接触时间和机会更多的组员去进行评价,采用一个相对客观的平均值。结合这三个评价,可以较为全面地涵盖研究学习的全过程,同时包括课上课后以及校内校外,做到客观公正,避免教师一人评价的片面、主观和局限性。

其次,细化、规范评价量表。制定新的评价方式后,由于学生并未接触过类似的评价过程,所以初次进行自评和组员评价时,会凭感觉随意评价,达不到客观公正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主题研究活动结束进行评价之前,先制定好详实的评价量表,将抽象的自评和组员评价细化成有说明参考的打分机制。合生长课堂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除了课前、课中、课后的相关活动之外,理应包含针对性的评价设计与实施。良好的评价设计与实施,也可以促进对主题活动的反思和改进。

评价策略的重过程而轻结果,制定细化量表,也是教师“眼高”的一种体现,如不能事先做好对策思考和准备,事到临头必然是一团糟。同时,学生也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进评价过程,了解评价的方方面面,不但能更好地给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也能反过来向教师提供评价量表与方式的反馈意见,帮助进行评价策略的改进和完善。

总之,合生长课堂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作为学校的一大研究课题,其内容涵盖面广,涉及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理念众多,并不是一篇文章能分析到位的。在后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也将继续在这一领域耕耘探索,进一步完善这一课题的研究。

(太仓市沙溪镇岳王学校)

猜你喜欢

生长学科评价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生长在春天》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