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降低ICU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堵管的效果观察
2020-08-25陆志敏
陆志敏
(高邮市中医医院,江苏 扬州 225600)
在重症患者的输液治疗中,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能够减少静脉穿刺次数,被广泛应用。但在实际的输液过程中,由于患者体位变动等原因,容易出现套管堵塞等情况,影响治疗[1]。因此在ICU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帮助减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降低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文分析了循证护理在ICU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需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ICU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90例。其中常规组男50例,女 40例,年龄47~95岁,平均(65.46±3.78)岁。实验组男48例,女42例,年龄46~94岁,平均(68.34±3.2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确定循证问题
选拔ICU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平过硬、具有丰富医学知识的护士组成循证护理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和组内讨论,确定此循证护理要解决的问题是:ICU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堵管的措施。
1.2.2 循证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网站对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等关键字进行检索,获取相关文献,再由组内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出可行方案并执行。
1.2.3 循证护理实践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主要包括:①定期组织对ICU护理人员的考核评估,检验护理人员的冲管和封管的技能,严格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冲封管操作的液体量至少5 ml,封管操作时先预备5毫升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接头处进行消毒后连接导管,回抽有回血,脉冲式正压冲管,留置针上小夹子尽量靠近穿刺点夹闭,完成封管操作[2]。②护理人员加强患者的宣教工作,避免穿刺侧手臂用力或过度活动,不要刻意抬高输液侧肢体,避免在穿刺侧测量血压,以免引起静脉血液反流。如果出现回血现象,可以采用多次外抽的方法,将导管内的血凝块抽出。③护理人员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注意检查患者的输液泵是否正常运行,输液管是否有打折,输液侧肢体及导管是否被压迫等情况[3]。设置合适的输液速度,输液滴注的速度过慢会导致导管内形成负压,引发血液的回流;④输注高浓度、高渗透压的液体后,及时使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避免药物微粒堵塞导管。⑤留置针留置时间以72~96小时为宜,避免长时间留置导致导管内沉积物集聚。⑥护理人员将ICU常见的几种药物配伍禁忌张贴在工作台显眼的位置,方便护理人员在遇到药物配伍的问题时可以及时的避免出现失误,防止在药物中产生沉淀物或者大颗粒导致输液导管堵塞。
1.3 观测指标
用一般注射器连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导管进行回抽,观察有无回血情况,推注0.9%氯化钠溶液有阻力,注入液体不滴,拔除针头有凝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给予t检验,以n(%)表示,给予x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如表1所示,实验组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堵管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低,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均<0.05)。
表1 实验组和常规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堵管发生率[n(%)]
3 讨 论
在ICU,静脉输液是常规的治疗方式,由于ICU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常常需要多次数的输液,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解决需要多次穿刺带来的皮肤损伤、穿刺点红肿等情况[4]。但是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也存在堵管、脱管、静脉炎等不良现象。循证护理就是运用最新、最准确的科学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服务。通过实践证明,循证护理对于降低ICU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堵管发生率有明显的作用,建议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