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协同、双能导向”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0-08-25彭海静

计算机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协同

彭海静

(泰州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0 引 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法和手段[1-2]。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校企合作和就业导向。校企协同是校企合作的深化,是新时代对校企合作的新要求,而就业导向不能仅仅关注学生能否更好地初次就业,更要关注学生整个职业生涯中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围绕学生初次就业和可持续发展两种能力的培养,深入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1 研究背景

1.1 校企协同育人研究

2012 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到要探索建立校企协同的新模式,目前国家正全方位大力推进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当前,高职教育领域的校企协同育人研究已较成熟,涉及运行机制、育人模式、实现路径、实践研究等方面。借鉴高职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育人进行研究。王素君等指出让教育聚焦企业需求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推动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动力所在[3]。吴奇等认为人才培养应以学生能力养成为目标,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构建集沟通决策为一体的校企共赢的平台[4]。孙明提出校企共同构建“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这将有助于在校企之间建立共同的话语体系[5],从而有助于实现校企育人的“同向同行,协同发展”。房三虎等强调高校应注重提升学科优势以成为与其他单位开展协同合作的基础[6];王含笑对应用型软件本科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进行实践探索,提出保障校企双方的共荣利益诉求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7]。

1.2 就业能力研究

近年来,就业导向越来越受地方高校关注,但关注重点以“如何就业、如何早就业”为主,关注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不多。

就业能力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提出,他把就业能力界定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有学者将获得工作能力称为初次就业能力,将保持工作的能力称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对这两种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谢莹等指出推进校企协同创新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就业能力导向的校企协同创新策略[8]。

总的来说,当前校企合作研究深度不够,对于校企合作育人中“校企不合拍”的问题缺乏研究;对就业能力培养研究较少,将校企合作、就业能力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结合的研究尤为缺乏。

2 当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校企合作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教育部“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和教育部颁布的“计算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均指明,工科类专业特别是面向新工科的计算机类专业在培养高素质人才过程应将推进校企合作作为重点工作,将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重要研究内容。

但在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中,学校和企业在目标、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和冲突。学校关注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企业更关注参与人才培养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学校更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企业更关注近期的用人需求;学校的培养方案应相对稳定,企业的人才需求存在很大的波动性;学校教师资格存在较高的门槛,教师和教学管理有较为严格的规范和标准,而IT 企业的人才选择和员工管理通常比较灵活;学校对教师的管理通常是基于专业和课程,而IT 企业对其员工通常是基于项目。

以上种种都导致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问题重重,典型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校内实践教学与企业实训两张皮”“企业兼职教师管理难”“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交流不畅”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江苏省实施了“服务外包类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要求学校引入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带来了新的问题。为了避免校企双方体制机制不同带来的冲突,不少学校将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整体打包给企业,而由于企业更关注短期用人需求,导致学生发展潜能不足,从远景来看,这样的实践教学与企业的需求依然是脱节的。另一方面,进校开展课程教学的企业兼职教师良莠不齐,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不强,教学质量不高。此外,企业兼职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不能将其有效的纳入专业和教研室进行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3 基于“校企协同、双能导向”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校企协同、双能导向”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改革的基本思路:在协同教育理论和OBE 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推进校企合作“三协同”、实施双能导向“四改革”、构建质量保障“三机制”,实现培养一流应用型计算机本科人才的总目标,如图1 所示。

图1 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 基本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和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为目标,以初次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导向,基于协同教育理论和OBE 教育理念,探索校企协同实施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破解当前校企合作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着“课程实践与企业实训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创新指导相结合”“引入业师与培养教师相结合”的原则,从组织、质量、条件等方面构建校企合作的运行保障机制,聚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业评价和创新教育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

3.2 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计算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人才培养多样化建议,应用型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以从事相关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建设、维护与运行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特别优秀的可成为能够从事信息化需求产品的研发、生产、维护和服务等的工程型人才。无论是培养应用型还是工程型计算机本科人才,程序设计能力都是初次就业所需的最重要、最基础的专业能力,而系统设计能力则是进一步可持续的职业发展所需的最为重要的专业能力。

3.3 实施路径

推进“三协同”。一是校企协同构建课程体系。组建企业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工作小组,面向社会需求,基于“通识教育与素质提升对接”“专业教育与就业创业对接”,校企协同研究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二是校企协同实施专业教学。推进企业专家进课堂、学科竞赛双导师等,校企协同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和双创教育等专业教学活动,并协同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三是校企协同建设教学资源。推进成熟技术进教材、专业实践有项目等,校企协同建设教材、教学案例和项目库等教学资源。

实施“四改革”。一是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每学期均开设有逐步深入的程序设计或系统设计课程,做到设计开发类课程不断线;增加程序设计课程实践训练,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引入前沿知识和当前主流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增设企业岗前教育选修课程,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的对接,并能更好地实现专业教育与就业对接。二是实施教学模式改革。改革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一体的混合式教学,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开展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三是实施学业评价改革。优化学业评价体系,开展过程性考核;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考核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引入企业参与实践考核。四是实施双创教育改革。改革双创教育模式,推行“课创融合、学训一体”;开展分类培养,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引入企业参与双创教育,实施校企“双导师”制。

构建“三机制”。一是构建校企协作长效运行机制。构建基于“院领导—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系主任—企业业务主管”“学院教师—企业工程师”3 层次横向沟通渠道的校企协作长效运行机制。二是构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构建企业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反馈结果持续改进专业和课程教学。三是构建办学条件有机完善机制。构建企业参与的双师队伍建设机制,引入企业参与青年教师培养;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校外实践条件优化机制,共建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师实践“三合一”的校外实践基地,探索专业实习、毕业设计“二合一”的实习实训模式;校企共建校内创新实践基地,探索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新模式。

4 基于“校企协同、双能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4.1 实施课程体系改革

校企协同准确把握企业人才需求。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综合考虑学生的短期就业和长期发展需求,校企双方研讨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发挥各自优势,面向短期就业的实践教学主要由企业承担,面向长期发展的实践教学由校企共同承担,以企业实际项目作为教学案例来源。

优化课程体系,确保设计类课程不断线。从程序设计(第1—3 学期)到系统设计(第4—6学期)再到毕业设计(第7—8 学期)层层推进。第1—3 学期分别开设“计算机科学导论(基于RAPTOR 的计算思维训练)”“C 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三门基础性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第4—6学期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开设相应的系统设计类课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智能计算系统先后开设了“算法分析与设计”“智能系统应用”“软件工程”等。

强化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能力训练。通过增加程序设计相关课程的实践训练来强化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就业;通过整合单一课程的课程设计为多课程综合性课程设计来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系统设计能力,为学生长期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两门综合性课程设计。

引入前沿知识和主流技术,更新教学内容。Java 课程引入流行框架技术,实现软件开发的快速实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引入当前最热门的Python 语言作为大数据分析的编程语言;选修课中开设人工智能导论等前沿课程。

改革选修课程设置,增设两类课程:一是增设创新训练类课程,如程序设计竞赛训练、大数据创新训练等,校企共同授课;二是增设企业岗前教育课程,由企业授课,以缩小学校教学与岗位要求的差距。

4.2 实施教学模式和学业评价改革

改革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一体的混合式教学,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信息化教学。课前引入优质线上教学资源用于学生自主学习,课中引入“雨课堂”等平台用于课堂互动和翻转教学,课后引入“CG 系统”等平台用于在线作业、单元测试等。

改革教学方法,开展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校企协作以实际项目为基础构建教学项目和案例库,并在教学中以项目导入,将实际项目开发流程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优化学业评价体系,加强过程性考核。通过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所有学习过程和评价结果均保存在线上学习平台供随时查阅,在学习结束后还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评定结果进行追溯。

重视实践考核,学科基础类课程的实践考核以现场操作考核为主,专业性课程的实践考核以综合性实验或课程设计为主。在考核中,引入企业参与,特别是对课程设计的评价由校企共同实施。

4.3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推行“课创融合、学训一体”,如将“蓝桥杯”软件大赛的赛题引入到“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的教学中作为案例;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引入企业项目作为教学项目,训练学生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

开展分类培养,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以培养企业核心人才,乃至行业领军人才为目标,遴选优秀学生,校企合作进行个性化培养,逐步在多个研究方向上形成学生梯队。

校企共建校内创新实践基地。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虚拟IT 公司”等,企业派出优秀工程师入驻学校,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创新指导,对学生社团进行指导、担任“拔尖学生”实践创新指导教师,吸引学生加入创新研究团队开展主流IT 技术应用研究等。

4.4 建立校企协作长效运行机制

“院领导—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层次。院企双方主要负责人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校企协同开展专业建设过程的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和研讨,共同决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的形式和主要内容等,共同对重大合作项目进行讨论决策。

“系主任—企业业务主管”层次。在具体专业的校企协同实施过程中,学院的专业系主任和企业的教学管理负责人共同就如何开展团队合作和教学合作及合作过程的具体问题进行沟通交流,以保障合作顺利进行并达成预期效果。

“学院教师—企业工程师”层次。在具体课程或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学院一线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点对点进行沟通对接并合作实施教学,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合作编写教学案例,合作进行学生实践指导,合作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合作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4.5 实施成效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强化。参与校级以上竞赛或主持校级大创项目的比例超过90%,其中,省级以上占比超过25%,每年均超过20项;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完成毕业设计的比例超过30%;70%以上的毕业生毕业后的第一份职业为程序设计相关的工作。

构建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通过教师企业实践和校企双师合作开展专业教学与实践指导,双师素质比例有很大提升,已超过教师总数的70%;双师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企业兼职教师比例达到25%左右,且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和专业教学改革中。

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各专业均构建了对接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优化了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展的教改项目和教学质量工程近20 项,参加教学竞赛获市级以上奖励6 项。

5 结 语

研究表明,在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以“双能”培养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以“校企协同”为途径实施教学过程,以学生“双能”水平为评价标准检验实施成效,可以有效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出一支高水平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取得一批应用型教学改革成果。

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学校和企业在利益目标上的差异始终制约着校企协同的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应当是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企业在专业教育上的参与度较高,但思政教育、双创教育等方面企业的参与度还很不够。如何构建人才培养的“校企利益共同体”,如何让企业真正“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参与“育人”,是我们下阶段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协同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