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门新会:海滨邹鲁?崭新启程

2020-08-24江镕

环境 2020年8期
关键词:江门市污染文明

江镕

2019年11月16日,在湖北省十堰市举行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江门市新会区被生态环境部正式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这意味着岭南三大古州之一、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的新会,又增添了一张亮光闪闪的国家级名片,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征程上,以继续领跑的姿态,又迈出了一道崭新、坚实的步伐。

“小鸟天堂”,生机盎然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流动……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了。我有了机会看见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桠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进了泥土里。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躺在水上一样。”

这是巴金在《鸟的天堂》中所描绘的场景,在这部于1933年创作的经典名作中,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7年过去了,现如今这里的景色比起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市民游客来到位于新会的“小鸟天堂”旅游休闲时,可以从码头乘船,划过一条条蜿蜒的河道,绕过一座座绿色的小岛,沿途一路观赏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水生植物。而那棵著名的大榕树,比起当年巴金所见,如今似乎更加绿盖如阴、枝繁叶茂……

“小鸟天堂”国家级湿地公园堪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而在新会,这样的美景不仅仅只出现在“小鸟天堂”,圭峰山上龙舟赛里的百舸争流、崖门海战场里的渔船唱晚、万亩陈皮地里的柑果金黄……在这片底蕴深厚而又生机勃勃的热土上,蓝天、碧水、净土已成为常态,包括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内的各级称号和荣誉更是屡见不鲜。

据新会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一项国家级荣誉。从广东省、江门市到新会区,各级各部门都十分重视此项荣誉。在此之前,全国有93个市县获此殊荣,其中广东省仅有8个地区创建成功。在为此召开的动员会上,新会区领导直言:“考核严格、竞争激烈”“具有较大的挑战性”。然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不仅是省确定的新目标、新要求,也是江门市和新会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更是“发展之需、民生之要。”

“一直以来,新会区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新会区委、区政府从政绩观、制度建设、攻坚战和生态文化等方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己任,以生态环境保护引领高质量发展。”

治污攻坚,精准发力

一张规划蓝图,绘就绿色未来。近年来,新会区先后编制实施了《江门市新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江门市新会区“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江门市新会区十三五区域卫生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多项规划,推动“多规合一”,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规划编制中。

为把规划蓝图变成美丽现实,新会区还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健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制,把污染减排、节能降耗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污染治理纳入考核内容,主要负责人责任考核中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比例超过20%,真正做到“责任书就是军令状”。

2019年,新会区还专门安排1000万元资金设立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奖,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镇(街、区)给予奖励,补助奖金主要用于环境治理、环保工作经费和生态建设投入;另一方面,对工作滞后、落实不到位的镇(街、区)开展追责问责。通过“奖惩并举”,充分调动镇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环保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坚持绿色优先发展,新会区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铁腕推进环境质量改善“三大战役”。

首先是深化蓝天保卫战。新会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淘汰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和企业,淘汰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加快工业绿色化循环升级改造。2018年,全区完成全部7台高污染燃料锅炉的淘汰任务,整治生物质燃料锅炉132台,强化夜间巡查执法,空气质量稳步提升。

其次是深化碧水保卫战。新会区严格执行自2016年12月起实施的《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全面构建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区、镇(街、区)、村(居)”三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实施“互联网+河长制”“人大+河长”治理模式;投入6.3亿元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工程11项,会城河、紫水河基本实现“不黑不臭”;综合治理潭江流域,整治淘汰牛湾断面控制单元涉及的“散乱污”企业451家。

最后是深化净土防御战,全区开展重点行业(电镀、制革、化工、印染、铅蓄电池、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行业)企业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开展固体废物“清废除患”行动,立案处罚非法处置行为23宗。新财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基本建成;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全面推进农业土壤详查。

此外,新会区深刻认识到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是污染防治的基础,精准发力,强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体系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0座,污水处理能力16.65万吨/日,2018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5.05%;2018年垃圾无害化处理量384467.52吨,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站33个(街道21个,建制镇12个);建成城乡生活垃圾收集点2411个(其中农村占1701个)。

全民共创,绿色崛起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的背后,是“绿色发展观”的深入人心。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过程中,新会区一直坚持“全民共创,成果共享”的思路——举办普法环保宣传进企业、进万家等各类全民参与的环保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环境文化宣传橱窗等各类媒介进行环保宣传工作,让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使创建工作得到市民的广泛支持。经过各方努力,新会全区基本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共识,生态环保逐渐成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为,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共同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会贡献一份力量。

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文化氛围的浓厚,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新会人的头脑,融入血液,化为行动。为保护自然生态,呵护碧水蓝天,新会区坚持破除落后的“唯GDP论英雄”政绩观,坚定绿色引领发展。

一方面,坚持招商引资环保优先。鼓励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没有污染或轻污染项目,严格限制引进重污染项目。严格环境准入,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约束,拒绝不符合产业政策、选址不合理、污染影响严重的企业进入。

另一方面,强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产业结构升级,从源头加强污染控制。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将调结构、促转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打造“334+N”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8年,新会轻工业增加值219.89億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8.12%;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35.4亿元,增长7.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4.99亿元,增长38.1%。目前,新会已形成临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纸及纸制品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和食品、金属制品、纺织服装、建筑材料四大传统产业,拥有中国食品工业生产基地、中国古典家具之都、中国香业产业基地、中国陈皮之乡等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这些绿色优势产业在新会兴盛,厚植了绿色底色,彰显了绿色特色,夯实了发展根基,成就了新会区的绿色崛起。

虽然在众多市县中脱颖而出,创建成功,可喜可贺,但新会人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不仅是为了争取一项国家荣誉,更重要的是对标国家要求,补齐环境和民生的短板,提升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让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地方。

美丽新会,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江门市污染文明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中学作品集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对不文明说“不”
大白兔奶糖
文明歌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
洗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