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雪进校园”之冰上运动“旱地化”新思维

2020-08-24王帅

体育教学 2020年7期

王帅

摘 要:基于北京冬奥会背景,全国各城市中小学积极落地“冰雪进校园”举措,但由于场地、装备等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冰”上运动的校园化开展面临瓶颈。因此,本文将主要以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为例,从“冰”转“轮”的视角出发,借助运动项目之间的共性联系和个性布局,阐释冰上运动“旱地化”的新思维和新教学,以期为“冰雪进校园”的真正开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

关键词:冰上运动;“旱地化”;教学转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7-00-03

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为国内冰雪运动的全面开展提供绝好的契机。面临青少年体育运动课程的拓展,“冰雪进校园”能够有效弥补体育课程单一化的裂隙,将有趣的、讲求团队精神、锻炼青少年体质意志力的冰上项目植入中小学体育课堂,并形成长久且常态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既有效实现冬奥会项目最终大众化普及的目标,亦能促使青少年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引下,更好地强健体魄,锻炼身体,从而为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冰上运动对场地、装备等条件的限定,导致项目的校园化开展面临挑战。冰上运动的“旱地化”,成为中小学现阶段解决场地难题的通行做法。“旱地化”如何开展?具有哪些潜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实现“旱”与“冰”的衔接?这些议题成为本文着力解决的关键所在。

一、冰上运动“旱地化”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019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遴选工作的通知》,工作目标旨在“通过特色学校和示范学校遴选,树立一批校园冰雪运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推动广大青少年普及校园冰雪运动,促进青少年对冬奥会和冬残奥项目知识的了解和兴趣的培养,不断丰富体育教学活动内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冰雪运动教学、训练、竞赛和条件保障体系,传播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包容性发展理念,夯实冬季运动青少年基础,增强青少年体质”[1]。2019年9月,北京市教委印发《关于开展北京市学生模拟冬奥会暨冰雪项目“旱地化”体验等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推进“冰雪进校园”的切实落地。各地各校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以北京地区为例,史家小学分校在建设人工冰场的基础上,也注重旱地冰壶和旱地冰球等项目的并行发展。诚然,也由此引出我们对于冰雪“旱地化”的思考,为何要“冰”转“轮”?如何实现“冰”转“轮”?都有哪些问题?

(一)场地受限,冰场移置为操场课堂

众所周知,冰上运动需要在专门、专业的冰场内进行,但对于大部分中小學而言,造一块冰面的难度、成本等主客观因素远超造一个操场。因此,场地对于想要开展“冰雪进校园”的学校而言,是一个极大挑战。参考冰球与轮滑冰球项目,不难看出,二者的最大区别即场地以及由场地带来的装备的差异性。但从技战术、对抗性和锻炼程度角度来看,二者差异并不大。因此,诸多学校选择从场地出发,着力布局“冰”转“轮”,实现穿着轮滑鞋打冰球的目标。如人大附中经开学校成立轮滑社团,从“旱地化”延伸,形成以冰球带动轮滑球、轮滑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新形态。2019年学校在1~2年级全面开展冰上运动旱地化轮滑普及特色课程,参与学生达2000人;组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支冰球社团,代表大兴区参加北京市中小学生冬季运动会,并获得北京市第三届、第四届中小学生冬季运动会教师组冰球比赛第一名、小学组冰球3V3第四名、冰球接力赛第四名、射门赛第四名的好成绩。

(二)装备不足,体育认知仍有待提升

虽然“冰”与“轮”的装备差异化并不大,但对于冰雪知识与文化普及率较低的区域而言,存在两种潜在的认知:其一,孩子学习体育课,不需要购买装备;其二,购买装备的资金较大,对孩子学习是否真的存在益处。笔者认为,冬奥知识的传播、冰雪项目的落地,不仅指向运动项目的开展,而且理应覆盖更广的文化传播维度。正如裴东光教授指出的:“目标最重要的是体育精神的传播,是冰雪文化的普及,要将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积极向上、尊重友谊的体育精神贯穿到整个过程中。”[2]对中小学生体育认知的普及,也需进一步辐射其父母,借助视听新媒体时代的反哺特征,实现家长对于冬奥项目更好的认知,从而消除顾虑,全力支持孩子参与该运动,实现运动心理与行为的共享。

(三)师资缺失,职前教师选拔需对位

鉴于“冰”与“轮”的诸多共性,在选拔体育教师的层次上,需实现对位。但从目前专职教师来看,主要存在三种职前分类:

1.冰上项目运动员出身、冰上项目教练;

2.体育类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系统进行专业学习、训练和比赛;

3.学校现有体育教师,或进行冰上项目继续教育学习,或直接进行相关教学工作。

虽然第一类较第二、三类的专业经验和技战术能力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第二、三类所具备的适应中小学生的教学能力明显高出一筹。因此如何实现“训练—教学”的对位,实现不同层次职前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和价值,成为当下和未来“冰雪进校园”以及“旱地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比如人大经开学校设置特色体育部,规避强行植入冰上项目对现有体育课程的冲击,用特色带动兴趣,用社团吸引学生,进而实现冰上项目与“旱地化”的结合,有效弥补现有体育课程的不足,最终形成体育基础必修课程。

二、冰上运动“旱地化”新思维探析

从上文不难看出,目前诸多学校已有“冰”转“轮”的尝试,并积累了相关经验。在政策倾斜、传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拓展冰上运动“旱地化”,使之在冬奥会之后形成常态化发展,理应成为在临近冬奥时间的当下亟待解决或布局的关键所在。

与冰球等冰上项目的“旱地化”相比,类似地板球、网棒球等运动与冰球技战术、比赛形式、装备需求等多层面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我们姑且不去考虑其是否与冰球有直接关系,从其普及度来看,比如地板球起源于1958年的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尤其是青少年间具有较好的传播力度,因其与冰球的诸多共性,也被称为“旱地冰球”。由此,冰球的“旱地化”与已然存在的“旱地冰球”之间形成互补关系,从“旱地化”切入,也为学生在掌握基础技战术和知识之后,进行多元选择提供助力。比如人大附中经开学校于2019年11月组建“旱地冰球”队,跻身北京市中小学生模拟冬奥会该项目八强。

倘若“旱地化”在校园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其能否取代冰上运动的影响力?这一问题与“旱地化”的发展密切关联。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对于学生体育课程培养的目标究竟指向何处,如果建立校队从“轮”转“冰”,进行系统、专业的训练与比赛,学生也因此存在今后从事专业训练的可能性,这就需要考虑学业与专业训练之间的统筹兼顾。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舞蹈学院、呼伦贝尔学院、东北大学、北华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高校招收高水平冰雪运动队,与这些高校的对位,是中小学开展“冰雪进校园”需考量的重要环节。但能够从事专业冰上运动或以此作为特长的学生占比有限,更多的学校期望借助冬奥实现体育课堂的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与身心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上文所述的冬奥文化传播、运动知识普及以及社团的引入,就显得尤为必要。

结合上文,笔者就“旱”与“冰”对位发展提出以下四点策略与建议:

(一)助力全面建构校园冰雪运动格局,形成普及发展与梯队建设

以人大附中经开学校为例,该校将冰球技术、轮滑课程融入到现有的常规体育课程之中,既保证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认知度和熟悉度,又能够给学生提供更为多元和丰富的运动项目尝试,为以冰球为主的冬季项目的校园化发展奠定基础。目前,该校冰上社团和轮滑社团以小学二年级学生为核,展开社团试点,并计划逐步推广至全年级覆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面临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于师资的极度缺乏。一如上文所述,对位的职前教师、必要的教师培训需与“冰雪进校园”的目标对应,才能保证“冰雪进校园”的有序、专业和良性的发展,也能够有效促进学校梯队建设与长尾效应的落地。

(二)注重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育团队精神

2012年12月,教育部颁布修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及“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行为问题”。可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稳定性,不仅是文化教育的关键,更是体育课所赋予的身体/心理双重教育的重要目标。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尤其注重对学生身心全面培养的过程,比如在冰上社团和轮滑社团平时的训练、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从对抗中学会拼搏精神,从团队合作中学会如何将“小我”融入“群体”的集体主义精神,从加油、帮助和汗水中感受“旱”與“冰”的快乐。这些有关团队精神的培养,绝然不是传统体育课程或者文化课程所能完全承载的,需要在更多元的课程设计和富有包容性、创新力的教学理念中,不断得以拓展。

(三)以“旱地化”运动带动文化传播,制造衍生价值

在2019年举办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模拟冬奥会暨冰雪运动旱地化活动中,人大附中经开学校跻身旱地冰球项目八强。“旱地化”对冰上运动的补充和普及能力毋庸置疑,也从一定程度上让更多的青少年和儿童对冰球有了更深层的认知,这不仅基于冬奥会利好,更让他们在穿上护具、穿上轮滑鞋的时刻,身体力行地展示出这一运动的传承性和衍生性。而我们都知道,体育的发展不仅是运动技能的教育与传播,更需要文化力量的引导,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在社团活动训练、比赛等形式开展的同时,也多次组织学习冰雪运动相关文化知识,从电影、美术、音乐、设计等与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直接/间接相关的视角,丰富学生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在学生群体中逐渐养成某种自主、自为和自发的衍生价值。

(四)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矩阵,共享运动魅力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除了组织学生们的社团活动,也积极与家长之间就冰上运动、“旱地化”等学生越来越喜爱和主动愿意参与的项目进行交流。该校采取的方式是在学生训练时向家长开放,促使家长和学生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从而在共享时代实现家长与孩子之间对于体育、运动魅力的共享体验,家长均表示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也体会到了教师的不易,更切身感受到冰上运动的魅力,更想要让孩子加入冰上运动俱乐部进行更为系统的训练和比赛,形成良性的长尾发展。这一点,在当下和未来诸多学校的体育课程拓展实践以及社团活动中,尤为值得借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虽以冰上项目“旱地化”和人大附中京开学校的举措为例,但其对于雪上项目而言,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冰雪的发展,不仅靠一次冬奥会的举办,也不仅只关乎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命运。面对当下越来越多“小胖墩”带来的堪忧、垃圾食品的摄入、课业压力繁重以及心理问题的年轻化等现实性议题,从体育的角度来说,务必将体育之“体”与“育”进行合一而又有差别的教学布局,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是中小学生能够应对课业压力和未来社交能力的关键。因此,从冰上项目出发,传递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趣味性、身体对抗带来的挑战性等,让孩子真正爱上运动,享受运动的快乐,将成为未来各地各学校在冬奥会之后形成长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遴选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38/s3273/202001/t20200119_416043.html

[2] 裴东光.冰雪运动“旱地化”是北京对世界的贡献[EB/OL].https://www.sohu.com/a/232748074_100144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