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七夕节情思
2020-08-24薇薇
薇薇
七夕本是古代历法的天文点,后来逐渐转变成岁时节俗,最终又演化成今天的“中国情人节”。在古代,人们在七月这一天干什么呢?
两情若是久长时
唐朝盛产诗歌,自然关于七夕话题的诗词也很多,但大多表达了同情、凄婉之情。也有的触景生情,想念起自己的亡妻。比如李商隐,他在853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早亡的爱妻,于是创作了《七夕》一诗,用来悼念亡妻,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同为七夕悼亡妻,梅尧臣作于1047年的《七夕》却是一个另类。因为在他看来,所谓好日子只不过是俗人们的以讹传讹,纯粹是自作多情,因为没有人真的目睹到牛郎织女的相聚。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所以他在妻子去世周年的那个七夕,写下了《七夕有感》,抒发了自己在七夕的日子里孑然彷徨的心理。“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诗人眺望银河迢递,盼望着自己能像牛郎织女一样,哪怕一年见上一回,也是幸福的事情呀。
宋代诗人秦观作诗《鹊桥仙·纤云弄巧》:“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诗人看来,于秋风白露的七夕里相会一次,却胜过尘世间很多长相厮守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搭起的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长相廝守呢!诗人歌颂的是一种理想的圣洁而又永恒的爱情。
欲闻天语犹嫌远
北宋诗人钱惟演的《七夕》就写到了华清宫的乞巧盛况:“骊阜凌云对玉钩,千门高仞绛河秋。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
为了满足贵妃乞巧,玄宗专门在宫中建造了一座乞巧楼。楼高百尺,能容纳数十人。每到七夕便和杨贵妃在此宴游,还让宫女陈瓜果、插鲜花、设酒宴于庭中,祭祀牛郎织女。其他妃嫔们则以九孔针、五色线,在月下穿针线,先穿过者为“得巧”。同时还有音乐演奏,欢乐达旦。
七夕乞巧的习俗从南朝就开始盛行了,最早的记载见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人俱习之”。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十分隆重,京城里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之为“乞巧市”。当时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马盈街,人山人海。观其风情,不亚于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
到了明清,一些乞巧的女子们还唱《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可以见得,人们对勤劳与智慧,以及美好生活的祈求亘古未变。
每逢七夕,在女子们纷纷乞巧的时候,男子们也没闲着。相传七月初七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所以称魁星或魁首。魁星事文,主掌考运,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一举夺魁”,所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都要在七夕这天晚上祭拜魁星,以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清朝时,一些读书人还会购买青蛙来放生,以拜魁星。因为古代的“奎”与“蛙”的古字相通,“奎”又演变为魁星,所以读书人买青蛙放生,来祝贺魁星爷的生辰,并且戒食青蛙表示尊敬。不过,这些行为都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若想夺魁,还得刻苦钻研才是。
不得重提旧怨词
七夕一般在立秋前后,阳光依旧炎热,古人有“七月七,晒棉衣”的习俗。据说晒棉衣的风俗起源于汉代,因为太液池的西边有汉武帝的晒衣阁,每到七月七的时候常见到宫女们在晒衣服。
不料,到了魏晋时,晒衣习俗给豪门富室制造了炫耀财富的机会。当时“竹林七贤”的阮籍就很看不惯这种作风。据说七月七这天,当阮籍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子上全是绫罗绸缎。而阮籍则不慌不忙地拿着竹竿,挑起了他的大裤衩曝晒,与邻居的绫罗绸缎相抗。有人问阮籍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而尔!”
除了晒衣,七夕还有晒书的习俗。刘义庆《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个很有趣的晒书故事。七月七人人都在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他嬉笑着说:“我晒书”。其实郝隆一是在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因为晒肚皮就是晒书。二是也想以这份放浪形骸去讽刺一些文人,只有书架上的有形之书,却无腹中无形之书。
“天上人间尽苦辛,飞桥斜度水粼粼。一年一会多离隔,好把牛郎觑得真。漏尽星飞顷别离,细将长夜说相思。明年又有新愁恨,不得重提旧怨词。”是清代郑板桥的《七夕》诗句。
郑板桥对七夕的解读更是独辟蹊径。他这首质朴而富有新意的最大亮点,在于“好把牛郎觑得真”这一句,因为“一年一会多离隔”,离隔越久,近观越真。其实,真正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在七夕这天,并不会在天上相遇。这两颗恒星在我们的视线里,总是保持着相同的距离,也不会跨过银河有任何的交集。 但随着年月辗转,七夕却成为了我们表达情意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