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技能人才创造人生出彩机会
——贵州现代职业教育为脱贫攻坚提供智能技能保障
2020-08-24王雨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王雨
被寄予厚望的贵州职业教育,将继续紧扣“一带一路”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发展内涵,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4月下旬,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立足职教本业,率先与威宁、晴隆、从江、榕江、赫章等“9+3”县区的中职学校签订结对帮扶联合办学协议,推出8条措施,为脱贫攻坚贡献职教力量。
脱贫攻坚决胜时,职业教育再发力。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拓新改造、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内涵建设……通过这些措施,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将为对口帮扶学校搭建提升办学质量的平台,打通“3+3”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道,在助推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也为贵州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本。
前不久出台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东西协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镇职教城时对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指示。他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
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全省上下勠力同心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发展,为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和技能人才保障。
关注困难群体助推脱贫攻坚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贵州以聚焦脱贫攻坚为导向,以关注困难群体为重点,以人人需求为目标,大力实施职教兴黔富民行动计划,努力推动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共生共赢。
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了希望。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贵州职业教育学生规模从2012年不到60万人增长到近100万人,专任教师从2万人增加到3.3万人。
秉承着“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贵州职业教育始终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帮助困难群体学习成长上。
在今天的贵州,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都有这样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通过3年中职或高职教育,将贫困家庭学生培养成德技兼备、自立自强、阳光自信、人生出彩的技术技能人才。
各所职业院校不仅在专业设置上紧扣地方产业需求和学生需求量身定制,配备优秀的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保障“精准脱贫班”学生的就业。
学生上升发展通道的不顺畅,曾经是职业教育不受学生和家长青睐的原因之一。为搭建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立交桥”,贵州打破了职业教育学生成长的“天花板”,建立健全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通“中职-高职-本科”的升学通道,不断扩大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高职毕业生升入本科的规模,特别是提高了高职分类招生中招收贫困家庭中职毕业生的比例,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贵州还通过实施定向招生计划和健全完善精准资助体系,切实增加贫困地区群众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保障其有公平的上升通道和进步的希望。据统计,近年来贵州平均每年投入20亿元以上资金健全精准资助体系,做到不因贫失学、不因学返贫。
提升劳动者素质兴黔富民
“希望去职业学院读书,学门技术就业更有保障。”今年5月,来自毕节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刘新,毅然选择了通过高职分类考试报读位于清镇职教城的一所职业学院,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如今,职业院校因为就业率高、专业实用性强,已经成为贵州不少学生和家长升学的首选。刘新说:“读了高职还可以考虑专升本,有技术还有学历,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选择了职校。”
在黔南州福泉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汽车维修知识。(肖伟 摄)
2020 年6 月11 日,在铜仁市万山区交通学校,电气专业老师在进行电气控制技术讲解。(彭俊 摄 贵景网 发)
学生与家长观念的转变,让贵州的职业院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统计,在2020年贵州省高职(专科)分类招生中,仅高中生就拟录取42557人。
贵州职业教育,一头连接着教育这个最长远的民生,另一头连接着就业这个最根本的民生。
抓就业,关键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而贵州职业教育,也始终关注着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终生持续发展的要求,切实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让职业教育帮助个人实现更好发展——
相继实施教育“9+3”计划、中职“百校大战”、职教城建设、“中职强基”工程、高职“双高”计划,建立完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形成紧扣产业、凸显特色、错位发展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
实施职业教育服务农村产业革命能力提升计划。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产业革命,建设一批精准服务全省重点发展的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涉农专业,培养一批现代农业专业人才、经营人才、创业人才和新型农民;
实施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和“一户一人一技能”行动计划。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精准培训,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这些硬核措施的推行,使得职业教育在特色教育强省和兴黔富民中的品牌地位更加突出,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也大幅提升。
产教结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
全面推行校企联合招生、共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深化引企入校改革并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这方面,贵州职业教育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
立足贵州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新趋势,贵州省职业教育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每年为省内9500家大数据企业培养输送2.8万名技术技能人才;立足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要,贵州职业院校每年培养输送旅游人才3.1万名,开展培训13万人次;茅台酒是贵州的“金字招牌”,在贵州茅台集团的3万名员工中,职业院校就培养输送了6000余人,不少酿造、勾兑等“国酒大师”均来自于职业教育的培养。
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贵州职业教育也在不断转型发展、提质升级,朝着建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步迈进。
2019年12月,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名单公布,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获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获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贵州获一等奖10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66个,共计95个,获奖总数列全国各省区第14位。
改革创新无止境。被寄予厚望的贵州职业教育,将继续紧扣“一带一路”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发展内涵,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