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破产销壁垒,构建蔬菜流通生态圈
——访贵州蔬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贵

2020-08-24袁航

当代贵州 2020年20期
关键词:贵州基地蔬菜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袁航

农产品一头连着基地,一头连着市场,要让基地了解目标市场的行情、需求、标准,让市场信息随时反哺基地,每个种植基地要知道自己种植的蔬菜销往哪里,要精准锁定目标市场。

聚焦“9+3”打通产销对接

3月31日,贵州省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动员大会指出,要把农村产业革命大规模种植养殖的优质农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确保贫困户增收脱贫。作为全省蔬菜流通龙头企业,蔬菜集团将如何落实这一要求?

张文贵

当前,围绕把全省优质农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确保贫困户增收脱贫这一要求,贵州蔬菜集团在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转向“9+3”县区,聚焦“9+3”和4、5、6三个月,系统梳理和摸底全省蔬菜产品,掌握每个基地、合作社种植的蔬菜数量与单品情况。对没有订单支撑的部分,蔬菜集团将全部承接,然后根据各类农产品上市时间,超前制定销售预案,确保“9+3”县区大宗农产品能够在省内和省外两个市场全部销出去,实现规模量产。

农产品销售难,主要还是产销脱节问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产地与市场对接机制。针对这一问题,蔬菜集团有哪些应对举措?

张文贵

造成农产品产销脱节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来看,一是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供给侧结构不合理;二是由于种植技术、土壤环境、人员管护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农产品口感、大小、色泽不符合市场需求;三是受交通条件、宣传力度、营销模式的限制,无法将销售范围扩大到更广阔的市场。要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就要认真查找原因,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农产品一头连着基地,一头连着市场。一方面,我们在拓展市场的同时,也全面摸清和对接基地产品情况,让基地生产的农产品与市场形成产销对接机制;另一方面,让基地了解目标市场的行情、需求、标准等信息,让市场信息随时反哺基地,推动全省广大基地围绕市场超前做好营销、采收、分解、分级、包装、运输等基础配套工作。

同时,蔬菜集团还将全省不同海拔和地区分散的产销资源、物流资源等有机整合起来,形成高中低海拔资源有效调配,形成“生产基地—分拣、加工、包装—冷链运输—市场销售—大数据信息平台”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蔬菜流通体系,助推农产品卖出去。

解决关键问题充实省内市场

当前,贵州正逐步扭转蔬菜市场份额长期被外省蔬菜占领的不利形势,开始参与到国内市场竞争。您认为贵州蔬菜从夹缝中突围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文贵

近年来,贵州蔬菜产业由过去的“满天星”种植开始逐步转向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四化”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过去,贵州蔬菜产业呈现的是小规模和大市场的矛盾。因为规模上不去,单品就没竞争力;配套设施不完善,产量就上不来;标准化没有建立,品牌就无法打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贵州蔬菜缺乏持续供应市场的能力和竞争力,为外省蔬菜进入本省市场提供了空间。

张文贵

通过“四化”发展,贵州根据实际,探索出在早春、夏秋、初冬3个季节茬口,种植各种不同季节的单品,完善生产品类,充实省内市场,逐步提升持续供应能力,提高省内市场份额。

从前期占领省内省外两个市场经验看,推动贵州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去还需要注意和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张文贵:贵州蔬菜产业开始逐步转向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贵州蔬菜集团供图)

张文贵

对于我们已经开拓的省外市场,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对于内部市场,要持续开展好以学生营养餐为主体的“七进”市场。贵州学生主体庞大、营养餐市场空间更是非常巨大,但过去这个市场份额大都被省外蔬菜占领。如果通过机制化建设,完善采购体系,就能够有效撬动全省农产品卖出去。

把贵州农产品卖出去,除了前面讲的市场外,还有一些亟待提升、加强、推进和完善的板块:

一方面,要选准目标市场。每个种植基地要知道自己种植的蔬菜销往哪里,是省内市场还是省外市场,一定要精准锁定目标市场;另一方面,要精准选品。锁定目标市场后,基地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农产品,比如在省内市场,红茄子和黑茄子都兼容,但如果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就要种红茄子。此外,还要确保间苗移栽、田间管控合理,在采收季节做到分级分解、包装等规范化操作。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采摘熟练工人的培训和引进,目前贵州非常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比如,有的地方一亩地产量不错,但在分级分拣方面做得不好,卖的还是“统货”,一下子就拉低了价格。如果有熟练采摘工人进行分级,价格就会很高。我们有句俗话是:“分级就是分钱,包装就是包钱”,对于农产品来说,分级分拣非常关键。

当然,加强田间地头的务实性指导和加强贵州蔬菜产业育苗育种本地化也同样需要足够重视。

数据赋能助推农产品卖出去

贵州农产品大数据平台黔菜网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上线运营的?

张文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多举措推动下,贵州省蔬菜、禽类、牛羊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迅猛,尤其是蔬菜产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生产初步形成。但目前全省缺乏对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展示、销售和数据分析平台,对省内蔬菜等农业产业生产情况统计只能通过点对点的方式统计,没有调度平台,效率低下。因此,贵州蔬菜集团通过开发构建贵州农产品大数据平台黔菜网、在省外开发农产品批发档口、与省外农产品批发市场构建信息互通共享等举措,从而指导贵州农产品生产,推动“黔货出山”。

作为贵州以数据赋能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去的重要举措,该平台将会为贵州农产品走出去带来哪些重要影响?

张文贵

以前,百姓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种植什么品种,卖给谁、市场在哪里等目标都不是十分清晰,每年只能赌运气。建立贵州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后,可以清楚知晓省内生产情况、外省各大市场的需求情况、产品价格等信息,从而实现有目的、有差异、有目标的生产。

该平台通过多种方式采集贵州基地种植信息、冷库信息、冷链物流信息、省内外农产品交易信息、全国农产品价格信息等,多维度构建贵州农产品基地信息网、冷链物流网、市场交易网,打通产销壁垒,构建农产品流通生态圈,形成完整的产业供应链。

同时,汇集市场数据、天气数据、全国产区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判,对可能滞销的单品发出预警,对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并根据全国价格行情数据,发现贵州季节性集中上市、批量供给的大宗农产品机会,指导经营企业拓展价格高、空间大的主销区市场,为贵州农产品销售提供市场方向。

猜你喜欢

贵州基地蔬菜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蔬菜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蔬菜也“疯狂”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蔬菜的哀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