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在科技创新类科普中的探索研究

2020-08-23赵高林

数码设计 2020年2期
关键词:短视频科技创新科普

本论文为2019年度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成果,项目名称:《一分钟科普创新京津冀》系列微视频摄制与推广,项目编号:19K50308D。

摘要:短视频具有鲜活的传播形式,降低了科技创新知识传播的门槛,打破了科技创新知识传播的壁垒,以短视频社交平台为纽带进行分享和共享。科技创新类科普可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强大的传播力量,让科普深入到人们的生活。本文也在积极探索研究短视频与多种新媒体、先进技术结合的科普方法,让科技创新类科普短视频能够广泛的深入人心,寓教于乐。

关键词:短视频;科技创新;科普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2-0071-01

Abstract:Short video has a fresh form of communication, which reduces the threshol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breaks the barri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hort video social platform is used for sharing and sha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 powerful communication power of short video platforms such as Douyin and Kuaishou to mak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deeply into people's life. This paper is also actively exploring and studying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short videos with various new media and advanced technologies, so as to make short science video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dely popular among the public and make education lively.

Key words:Short vide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popular science

短视频注重言简意赅,一般十几秒、几十秒或者几分钟呈现一个短视频,告知一个知识点,循序渐进。短视频利用这种特性填补了现代人碎片化的学习时间,满足人们对于科普的需求。通过短视频平台,科普视频也一改“严肃认真”的形象,以多样化的视频语言和画面带来全新的视觉形象,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现科学之魅,广大民众可以通过充满鲜活和趣味的科普短视频来认识不一样的科学世界。

目前,5G、4K、人脸识别、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已经成为了刷屏热词,但是大众对于这些科技知识背后的内涵缺少了解。通过短视频实拍创作的形式科普信息技术新领域、新知识,可以使观众在零碎的时间里快速学习和了解,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用短短的幾十秒或几分钟左右的时间告诉大家一个新的科技知识。同时,选择我们身边的新技术场景进行拍摄制作,使镜头更加真实、亲切,有参与感,使受众更加乐于接受。科技创新类科普具有极强的可视性,画面感强,也具有可演示性,根据地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和特色,可拍摄科技创新、技术实景、实操来制作成短视频,配上适合的配音文字和配乐。我们要积极策划和摄制有传播力的短视频,使用短视频结合现代新兴技术,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切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1  优先策划刷屏热词的科技创新类科普短视频

选择当前代表先进技术的刷屏热词作为科技创新类的短视频主题,例如大数据、云计算、无人驾驶等,这类主题自身就携带流量,很多观众带着求知欲望去观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在科普短视频的内容策划上,尽量增加具有前沿的先进知识或技术内容,做成观众想看的、喜欢看的科普短视频。观众从被动变成主动,主动多搜索更多的科技创新类科普短视频,用碎片化的时间去了解更多的前沿知识和鲜为人知的故事。

2  用微纪录片形式制作科技创新类短视频

近几年,纪录片成为了人们热衷的影片,它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真实的展现事物本质。微纪录片是从传统纪录片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时长短,“小而美”的优势,一次只讲一个主题。科技创新类科普可以采用微纪录片的形式创作,例如,“有机发光显示器”主题的微纪录片可以讲述产品的生产原理、技术的特性和优势等,采用纪录片语言进行描述,更加真实的展示产品和技术本身。“5G技术”主题的微纪录片可以通过镜头展示几秒钟下载一部电影的速度、对比4G更快的反应速度等进行真实、直观的纪录,增加观众的信服度。“360°全息投影”主题的微纪录片可以通过镜头纪录真实的演示,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可以尽情观看3D幻影立体显示特效,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具有强烈的纵深感。还有更多的科技创新类主题都可以通过真实的拍摄纪录,展示科技创新本身的特性。

3  采用趣味性的科普方式制作科技创新类短视频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观看轻松娱乐的内容,喜欢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供知识的分享,在科技创新类科普短视频的制作中,要充分考虑到现代人的个性需求,全面提高传播效果。例如,抖音里有一些短视频采用Rap的形式解说,观赏性强,非常具有新意。要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做到有趣有料,确保短视频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广度。在新媒体时代,还可以邀请科学家、学者、明星、或主播等参与科技创新类科普短视频摄制,设置科技创新类科普知识答题的环节,借助受众群体喜欢玩或关注的游戏等,使科技创新知识与娱乐因素结合,寓教于乐的使大众受到良好的科学普及效果,达到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4  科技创新类科普短视频与多媒体融合推广

在运用短视频进行科技创新类科普时,可以整合抖音、快手、火山、梨视频等多家短视频平台,可以联合优酷视频、土豆网、腾讯视频、爱奇艺等进行网络推广,还可以采用短视频平台+微信+微博的渠道整合宣传,根据不同宣传平台的特点,予以适当调整,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新兴的信息技术,让短视频具有先进化,这种方法更加适合科技创新类短视频的应用。在当今的VR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下,以短视频捆绑VR构建三维虚拟场景,让观众看完短视频后,在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具有交互性的科普知识。例如,“北斗卫星导航”科普主题,可让观众融入到一个三维建模的科普虚拟场景当中,再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整体变得更加有可视性和趣味性。

总之,当前新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短视频为代表的传播平台提供了全民参与的浏览形式,尤其是5G的商用,为短视频等平台提供了更为顺畅的流量传播保障。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更优秀的技术手段运用到科普推广,满足现代人们多样化的科普需求。

参考文献:

[1]曾静平,卫玎.5G 赋能短视频在中国科学传播体系中的内容重构与价值体现[J].未来传播,2019.

[2]冯白云.科普类抖音账号的运营策略——以“科普中国”为例 [J].青年记者,2019.

作者简介:赵高林,男,1985年生,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现工作于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艺术、影视制作研究。

猜你喜欢

短视频科技创新科普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