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洞见 心灵自由
2020-08-23黄晓迪
黄晓迪
·名师自述·
忝列“80后”,工作20余年,我是一名一位年轻的“老教师”,曾任学校团支部书记、教科室主任,现任副校长。从二级教师到高级教师,从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到带头优师,再到江苏省青年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职务、职称在变,不变的是始终躬耕一线,与学生朝夕相处,读书写字,聊天游戏,为自己依然是一位语文教师而窃喜。我喜欢分享,站在讲台上,手拿一支粉笔,便可风尘翕张,看到的景、遇到的人、经历的事、喜爱的书、打动自己的句子……都可以融入课堂,同学生坦诚交流。花儿有色、香、味,为师也要有才、情、趣,教学才能有滋有味,一个个连成串的普通的日子才会有光彩照人的自得时刻。
读书也是分享,古今先贤的思想精髓能够通过开卷分享于我,幸甚至哉!在掩卷遐思、物我两忘之时,心灵被滋养,灵魂被涤荡,整个人随之神清气爽起来。最近几年,啃书多了,苦思冥想多了,豁然开朗多了,怡然自得多了。我知道这样有坡度的阅读将如一艘船、一匹马,把我带向从未去过的远方……
·推荐理由·
《哲学与人生》是台湾大学哲学系傅佩荣教授的著作。1996年,傅教授讲授的哲学课被台大学生的“终身学习网站”票选为“最佳通识课程”第一名,他将课堂录音整理为文字,经修订润饰成此书,没想到竟成为罕见的哲学类畅销书,可见民众对哲学的需要,也可见傅佩荣教授个性化解读哲学的魅力。
《哲学与人生》首先是哲学解读、编纂类教材。它系统解读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源流、内涵,介绍了东西方主要哲学家的代表思想,尤其对西方的苏格拉底的存在主义、东方的儒道哲学做了重点论述。它谋篇有章法,在每个篇章之首,都简要介绍了本章涉及的主要哲学家的生平、思想和代表作。从这个角度读它,能够在头脑中大致勾勒出东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了解主要哲学家及其思想。
其次,它是兼容通识类读物。“兼容”是因为它打通了人类文化的各个精神领域,不局限于哲学学科,而将神话、艺术、宗教、教育对于人生哲学的特殊贡献,都融于文化这一大视野中考察。“通识”是因为他的读者群不仅仅面向“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书中哲学思想蕴含的人生智慧使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读者读它,都会不由得与自己的人生经历相互印证,有获益,甚至有顿悟。
最后,它又是作者源于人生经历、智慧感悟的心血之作。或许由于受众最初是大学生,故而作者语意平实,娓娓道来,既无高深之语,亦无玄妙之言,而多了面向青年学子的坦诚、开放、率真。作者在论述哲学思想时,毫不遮蔽地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为佐证,奉于读者面前:异国求学的焦灼与孤独、深夜听演唱会的震撼充实、对金庸笔下典型人物的哲学剖析、对现代综艺节目的畏惧与反感……读来亲切可感,读时静坐默思,读罢滋长智慧。
这实在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愿您能遇到她!
·阅读体验·
哲学离我们很远。然而哲学又离我们很近。
“断舍离”“less is more”“自律即自由”……這些时下出现的热频词、生活新方式,无不源自哲学思想,它在不断提醒着我们:一个人,永远无法拒绝哲学思想对自己人生的渗透,她藏在每一个选择、转身、人生上下场的切换之中,影响并润泽着我们的生命。这是我读《哲学与人生》的最大感受。
最初,是在一本书中见到作者推荐此书,被打动,遂欣然下单购买,但翻阅之后便束之高阁,只觉晦涩难懂,却不知是那时自己肤浅的人生经历承载不起这本书厚重的思想。又过了几年,张扬恣肆而又无知无畏的青春逐渐逝去,经历了生活的若干波折之后,再读此书,竟有遇故知之感,对每一页、每一行都忍不住驻足,一读再读。对过去的反思,对未来的遥望使我陷入遐思,300多页的书,竟读了两三个月。2020年疫情“禁足”期间,我又重读此书,又有不同的感受。默思良久,似乎勉强可用“思想洞见,心灵自由”来表达。
“洞见”,英文是insight,意味着潜意识闯进意识的领域,当潜意识开始运作的时候,一个人的某种能力就能充分发挥,对总体事物情形有着敏锐的见解、清晰的判断,并且深度了解事物发展的缘由,具有一眼看到本质的本领。洞见,西方哲学认为需要去遮蔽。一个人在什么环境成长、接受何种教育、父母从小灌输了什么观念,都会让人被遮蔽。哲学,不一定会让人洞见,但能不断去除遮蔽,让人察觉自己的无知。东方道家思想认为,需要回归真实的内在自我,强调减少外界干扰。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如果总是随着外物奔驰,到最后人心都会发狂,又如何修定力、增智慧、觉知洞见呢?现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生活方式日趋多元,人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富有个性色彩。疫情期间,每天的新闻资讯呈爆炸式增长,消息真假难辨:双黄连的脱销、生活物资的恐慌式囤积……每条新闻都在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小事情即便判断错了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但逢大事判断错误就会导致选择失误,甚至扭转人生之路。可见,洞见是多么重要!
“洞见”需要人生地图。柏拉图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大精灵”,让人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最后达成一个目的,完成生命的拼图。如果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明白自己的人生地图的模样,当下的每一个判断和选择都能在地图上清晰地呈现出坐标,找到自己的那片拼图,使自己的地图趋于完整。有定力,就不会迷惘;有地图,就会有定力;有定力,就会产生洞见,继而遵循内心的导航,做好每一次人生的判断和选择。
“洞见”需要增长智慧。人生地图并不是一开始就轮廓清晰,很可能是模糊的、狭窄的,随着经历的丰富、阅历的增加、自我认知的加深,需用智慧不断修正地图,使之趋于完善。智慧是从解决问题的经验中生长起来的。事实上,进入社会之后,人生的许多问题才刚刚开始,依靠经验已经无法解决,只能从持续阅读、钻研艺术、欣赏自然等途径滋养智慧。苏东坡有很多传颂千古的诗词散文,无不源于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自然界间找到了一种和谐共鸣。“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自然界既有它固定不变的风景,滋养我们坚定的信仰,又有它一年四季的轮回。如果我们将自己的生命置于轮回的周期之中,和自然界保持良好的互动,随着周期而调适自我、发展自我,生命就会顺畅而自在,智慧就会自然产生,洞见就会随之出现。
2019年,我参加了一个高级别的教学赛事。为此,我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中殚精竭虑,全力以赴备赛,短短两三周的时间写了近10万字的备课稿,精心制作10余个课件,并反复修改。其中甘苦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但当比赛结果揭晓的那一瞬间,我的心沉到谷底。我不禁怀疑,并不对等的付出究竟价值何在?走出赛场已是繁星满天,夜风习习,炽热的心情也渐渐舒缓。良久,我打开手机,一行字映入眼帘: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在这段时间中,我静下心来,抛开杂念,全情投入到磨砺之中,汲取了勇气,积累了经验,更加自信地站在講台上,这就是拼图的价值。那一刻,突然释然,我已洞见未来。
思想洞见会衍生自由。疫情期间,中国人的自律和他国的自由形成了鲜明对比,西方国家所谓的“社交”的自由、“不戴口罩”的自由是真“自由”吗?自由,就是随“我”所欲吗?非也。自由不是享乐。享乐是感官刺激,感官的满足来得快,去得快,刺激必须不断升级,但效果则会渐渐递减。自由不是无约束。心理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写道:“给我自由吗?千万不要给我自由!因为随之而来的是要负责任啊!”这说明“自由”和“责任”是形影相随的,不“负责”的自由,不仅仅是自私,更是疯狂。
自由是什么呢?是能够掌握我们所拥有的。拥有的东西太多,人的生命内涵就被分散了,最后反而被拥有物所拥有,成了拥有物的奴隶,以致筋疲力尽。自由意味着心灵不受得失的限制。里约奥运会时,记者采访获得女子100米仰泳季军的傅园慧,本以为她会因屈居第三而遗憾,却没想到她直言“使尽洪荒之力”“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当记者问起她是不是对第二天的比赛充满希望时,她开心地说:“没有,我已经很满意了!”她的参照物不是冠军、亚军,而是以往的自己,洞见得失,获得内心的自由,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正如一个人学习知识的目的,如果局限于分数和排名,便会平添困扰:一旦取消分数和排名,学习还有意义吗?有的刚步入大学的学子就因面对这样的困惑而陷入虚无主义之中。学习的意义在于突破自我的元认知,抵达新的认知境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遇到更好的自己,获得真正的学习上的自由——因明白事理而摆脱烦恼与束缚。
自由,意味着心灵不受空间的局限,现代“走出家门即是旅行”的观点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思想,未必要抵达险远之境,甚至未必要目睹奇伟、瑰怪之景,心灵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度过27年的监狱生涯,其中有18年的时间他被单独囚禁在4.5平方米的监牢中,没有自然光线,没有书写物品,与世隔绝。这位一生都在为自由而抗争的斗士走出牢狱后说:“当我走出牢房,通过自由之门时,我知道,如果我不能把悲伤和怨恨抛在身后,我仍身处狱中。”这其实和道家思想不谋而合,庄子说:“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心灵超脱斗室之限,俯瞰地面万物,纯粹感受生命的定力和蓬勃的活力,这不正是自由的至高境界吗?
运动员不惧付出,放下名利,获得自由;伟人坚定信仰,历经坎坷而不改其志,获得自由。那么普通人呢?2017年夏,我曾到一所非常偏远的小学支教,进入校园仿佛一下子从现代社会穿越到农业社会:教室还用着20世纪80年代的木门、木窗,油漆斑驳,整所学校没有一台空调,老式的摇头扇吱呀作响,石子操场跑起步来扬尘半尺,学校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然而,学校后院有一大片叫“自然园”的林子,行进其间,树林荫翳,鸣声上下。细观,教室屋檐下、小楼的外立面、树上、电杆上随处可见学生自制的鸟窝:竹子编的、木片围的、陶罐瓦片搭的,大小不一,材质不同,形态各异,吸引无数鸟鹊在林间栖息飞舞。石子操场上的鸽群不怕人,看它们闲庭信步、心满意足的样子,仿佛在巴黎广场上漫步。76岁的老校长退而不休,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带着我们到楼前楼后边转边介绍学校延续30多年的爱鸟史、护鸟情。正当我们感慨万千时,楼梯转角的“身居乡野、心系全球”8个字猛然映入眼帘,此情此景霎时铭刻于心。何谓自由?庄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以此为基础,就不难体会“万物静观而自得”。身居一隅,物质简陋到匮乏,心却牵挂自然万物。无论何种境地,始终明志理、明心性,如深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的颜回,如月夜泛舟于江上不知东方之既白的苏子,心神已逃离物的束缚,不再执着于自我的名利得失、成败,而发挥博爱的精神。此时的“自由”,已抵达无我的境地。宗教讲求“永恒的精神世界”,而教育不正是以宗教般的情怀,让自己、让他人的生命得到整体、妥帖的安顿?可见,自由是无法索要的,索要时间、空间,强调遇到的人和正在做的事,可能只是“身已自由,心在牢狱”。真正的自由,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向内寻找,修心修行,使自己的生命逐渐达成一种圆满、和谐的境界。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站在40岁的门槛边,我才明白,“不惑”除了理性通明之外,还包括情绪上的调和、观念上的畅通、自我意志的主导,不惑源于思想的洞见,并在不断的修行之中渐获心灵的自由。
期待因觉知当下、洞见未来而安身立命,因自由在心、寻向所致而喜乐逍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亦乐乎!
(作者系江苏省徐州市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