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生协同的“复盘式”评课的实践探索
2020-08-23陈亚敏
【摘 要】传统意义上的评课,忽视了学生对教学评价的意义,忽视了师生自我认知对课堂教学改进的作用。基于师生协同的“复盘式”评课,组织师生圍绕课堂教学要素,通过备盘预设、协同复盘、翻盘重构,认定教学事实,寻求改进策略,旨在建构执教者、学生、同行协同研究的群体反思方式,引导师生目标自知、自我锤炼,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师生协同;复盘式评课;英语教研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54-0060-04
【作者简介】陈亚敏,江苏省无锡市隆亭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101)副校长,高级教师。
“复盘式”评课是由江苏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和他的团队提出的。“复盘式”评课是一种新型评课范式,它是从围棋的复盘中获得灵感,执教者、评课者通过还原教学事件,评估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学习效果的一致性,审辨、反思、重构、优化教学方案,是一种集体性的反思研究活动。笔者所在的英语教研组在学习运用“复盘式”评课范式的基础上,以学校成功申报的省级课题“基于学习契约的小学生自我导向学习方式研究”为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学”为基点,尝试进行基于师生协同的“复盘式”评课的实践探索。
基于师生协同的“复盘式”评课,是指师生组成教、学、研共同体,深入课堂中的要素、细节,深度关切教与学的问题,从学生立场、同行立场、执教者立场统筹研判教学、改进教学,建立一种三角验证模式,让研究、教学改进更客观、更科学。同时促使师生对自己的课堂状态、课堂行为等进行深度自省,根据评价建议进行自我更正,使教学方案得以进一步优化,使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升。
一、 基于师生协同的“复盘式”评课实施路径
基于师生协同的“复盘式”评课,需经历“备盘预设”“协同复盘”“翻盘重构”三个主要阶段。授课前,教研组主持人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组内分工,一是指导执教教师在前期备课的基础上,填写“复盘式”评课表中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两项内容,引导执教者自我审视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匹配性,初步修正教学方案;二是组织师生聚焦教学目标、教的活动、学的活动、学习效果等课堂教学要素,主要经历以下程序:同行听课并完成“复盘式”评课表中学生活动与学习效果两项内容的填写,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完成问卷,进行反思与建议,执教者、同行通过观看录像,完善“复盘式”评课表,并基于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自省、对话,协同反思;三是执教者根据同行与学生的建议进行改进,优化教学设计,进行翻盘重构(如图1)。
二、基于师生协同的“复盘式”评课的实践探索
笔者结合译林版英语三上第七单元、第八单元复习课教学研讨活动,具体阐述基于师生协同的“复盘式”评课的研究方式。
1.“备盘预设”,目标活动初关联。
执教教师在做好执教准备、提出教学展示申请后,教研组长(主持人)要求执教者在施教前进行“备盘预设”。即引导教师从自身立场出发,将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进行关联,预测教学活动的可行性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通过执教者自我反思、自我对话,初步判断教学目标设定是否科学合理,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与之相匹配。
例如,执教者在匹配三上第七单元、第八单元复习课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虽然基本匹配,但是4项目标中知识型的教学目标较多,涉及字母、单词、句型等方面,且“复习字母”的教学活动仅为课前的热身游戏。考虑到学生尚处在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因此执教者通过“备盘”,决定将“复习字母”这一目标去掉,4项学习目标整合为3项;另外,第3项教学目标的内容为“了解中外节日文化的差异”,这一目标比较宽泛,比对教学活动后,执教者将其修改为“了解中西方国家接受礼物的不同习俗”,使教学目标更聚焦,教学实施更顺畅。
2.“协同复盘”,多维对话再审视。
“协同复盘”是指师生通过还原课堂教学过程,匹配、分析课堂教学构成要素,认识、理解、把握课堂教学实质,实现师生群体反思与成长。教研组长(主持人)组织教师听课,同步拍摄教学录像,填写“复盘式”评课记录表后,组织师生进行复盘。
(1)学生复盘:观察—自省—建议。学生“复盘”是协同复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收获”“学习困难”“学习建议”以及“自我学习状态”,反思自身在课堂学习中的“得”与“失”、 “喜”与“困”以及“期待”与“诉求”,引发学生加深自我认知,促使学生自觉改进学习行为。通过学生视角的“复盘”,给予教师教学建议与意见,使课堂教学的研究数据更客观、更全面、更多元,使教学更好地从学生出发。
如执教三上《英语》第七单元、第八单元复习课后,教研组长组织学生观看当堂课的教学录像,指导学生填写问卷记录,为进一步深入剖析教学现象提供相关依据。学生通过自我课堂观察与审视,进行自我反思。如关于“学习收获”,学生的反馈多是“学会了谈论食物以及赠送礼物”;关于“学习困难”,学生认为在补充的文本故事中,有些人物不知道如何称呼,如Mr Brown、 Mrs Brown等,因此不敢与大家分享交流,害怕出错;关于“内容”,学生最喜欢的环节是通关密码游戏和角色扮演。
这种自我观察可以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改进问题,这种“自知”“自省”“自愈”的方式,比教师简单说教与提醒更有价值。这种方式使教师更深入地思考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定位是否准确,对学生的分析是否到位,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是否已充分发挥,为全面顺利复盘、反思改进教学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2)同行复盘:还原—提炼—对话。组内教师通过听课、完成“复盘式”评课表、回看教学录像,全面还原教学事件,审视“教学目标”与“教的活动”“学的活动”的适配性,审视“教的活动”对“学的活动”的指导与促进作用,审视“教学目标”与“学习效果”的一致性,借助教研共同体的力量,提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吸纳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开展深度剖析及对话,认定教学事实,寻求教学改进策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归纳运用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的词汇句型;学习运用新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及新单词milk、hamburger、juice;了解中西方国家接受礼物的不同习俗。通过分析,组内成员认为,学习活动中的“唱节日歌曲”与话题相关,但与教学目标关联不大,可整合处理。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分享食物”这一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巩固运用第七单元的主要句型,但是教师未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因此教学目标未全面达成。教学目标统领教学,经过3个维度的比对,从宏观到微观,从预设到生成,梳理出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中的不一致问题。教研组内就提炼出的问题进行深度追问,拓展提升。
同时,组内教师与执教者就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中的根源性问题、深层问题、细节问题以及学生反馈的意见等进行对话与思辨。如在第一板块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称对Helen家人的称呼不清楚,导致对话过程存在障碍,教师是否存在活动预设不精准或在活动中指导不到位的情况?在第三板块分享食物的环节,以听语篇的方式呈现新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且这个板块又在整节课的尾声部分,学生在学习输入和输出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是否应将相关的句型教学提前,让学生有更多感知运用的机会?学生的意见、组内教师的追问,引发执教者更多地从“教”“学”一致性的层面来思考问题,改进教学。
(3)执教者复盘:自省—吸收—反思。外界的意见,为执教者指出了研究改进的方向,但真正改变“被动”研究的局面,还需激发执教者的内在动机。“复盘”引导执教者进行自我观察,发现自身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通过观课,执教者发现,虽然在教学前已通过“备盘”将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进行关联,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困难,没有让学生在更有意义的交际中运用语言、建构语言、发展语言。除此之外,通过课堂自我观察,执教者还关注到自身教学行为的问题:如课堂语言还不够严谨,多余的口头禅、重复多次的问题让课堂教学变得松散随意;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全面,回答问题的学生还不够多,课堂成了少数学生的舞台,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改进。
教师与学生、同行、自我的对话与思辨,是理念与行为碰撞的过程,是教学认知不断提升的过程,是自我反思、自我修炼的过程。学生、执教者与同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目标的确立、内容资源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学习表现等方面进行对话与研究,形成了一种三角验证式的数据链,为深入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同时,通过“复盘”与“自省”、对话与思辨,促进执教者、学生、整个教研团队的反思与改进。
3.“翻盘重构”,反思实践再出发。
“实践—反思—再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基于师生协同的“复盘式”评课的实践探索,最终落脚点是发展师生教与学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经历“备盘预设”“协同复盘”的过程之后,教研组长(主持人)要指导、督促教师做好各类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协同教师形成基于数据、问题分析的改进策略,执教者可以选择教学设计重构或课堂再现的方式进行“翻盘重构”。主持人可以根据需要,再次组织组内教师进行“二次复盘”。通过组内教师扮演学生的方式进行环节演绎、重点突破,帮助执教者、组内教师发现问题,打开思路,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困难与情绪,在预设与生成中不断优化实施方案,建构课堂教学认知,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群体反思能力。
三、基于师生协同的“复盘式”评课实践的价值追求
近年来,“复盘式”评课在各学科的教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得到了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基于师生协同的“复盘式”评课,是在此基础上的再发展与再丰富。
1.师生协同,构建教、学、研共同体。
基于师生協同的“复盘式”评课实践,将学生从单一的研究对象转化为参与评价、参与研究的主体,与执教教师、其他教师组成教、学、研共同体,从不同立场、角度给予改进意见。在这种三角验证模式中分析数据,有助于教师排除个人成见或受专家权威的影响,从单一的“自我反思”走向“群体反思”,使教学研究更客观、更全面地反映教学事件本质,帮助教师做更合理的分析、判断与改进。
2.自我观察,促使师生目标自知。
基于师生协同的“复盘式”评课实践,让师生通过“复盘”直面教学时空中的“自己”,关联目标,关注行为,关注效果,审视自我,由简单的“观外在”——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走向用心灵感悟、思考、判断的“察内因”,实现问题自知,目标自知,从而产生自我修正、自我提升的动机与后续行动,使教学研究、教学反思成为师生成长的源动力。
3.基于目标,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基于师生协同的“复盘式”评课实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紧扣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聚焦“教学目标”,关联“教的活动”“学的活动”“学习效果”。通过分析学生的“应然”与“实然”状态,审辨“教”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审辨“学”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的内涵与实质,分析基于目标教学的取径,实现教学的思维转向,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教师专业发展蓄力。
【参考文献】
[1]魏本亚.“复盘式”评课的评价学阐释[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2):31-36.
[2]姜建宇.复盘式评课在小学英语课例研究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8(1):6-9.
[3]李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8-10.
[4]王蔷,张虹.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