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群学习的高中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

2020-08-23侯建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味道生活教学

【摘 要】在指向任务群学习的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活动对话方式,并借助“互联网+”优势,构建智慧地理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的主动建构,有效落实地理知识;有助于促进师生、生生的多元对话,共享地理学习成果;有助于构建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表现评价模式,提升科学知识学习实践中的地理品质,让地理学习充满“地理味道”。

【关键词】任务群学习;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味道;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51-0075-05

【作者简介】侯建成,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江苏丹阳,212300)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地理教学是一种充满地理生活情趣的创造性劳动,它在地理教与学的师生互动与对话中呈现出一种高尚的视界,它是发现地理美好的手段。笔者认为要用地理的方法教学地理,让充满“地理味道”的地理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新素质,通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亲近地理,并积极欣赏和努力创造这个世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倡导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法来组织地理教学,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用地理的方法教学地理,就要依托地理任务群学习力活动,引入贴近地理生活的教学资源,在激发、启慧学生探讨地理问题的同时,将其作为社会文明的财富和认识世界的知识,滋养学生的心灵,生发学生的地理品格,让学生获得品味地理知识的经验价值、发展价值和社会价值,让充满“地理味道”的地理学习内化为高品质地理建设的品格;用地理的方法教学地理,依托地理任务群学习力提升实践,有机融入充满“地理味道”的乡土地理资源,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成果交流—实践育人”等途径,培养学生勤于钻研、吃苦耐劳、勇于创造的奋斗精神,创新地理教学的立德育人模式,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一、高中地理任务群学习力实践活动设计举例

笔者以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教学为例,基于“真问题”落实2017年版课标中的“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1]8教学。综合地理任务群学习力的实践活动,笔者设计了三个课堂教学实践环节。

1.指向地理核心素养,整合地理任务群学习问题链,设计地理任务群学习导向单。

“常见地貌类型”一课教学中,笔者以教学班级小组为自然责任学习单位,围绕“常见地貌类型”地理任务群学习指标,指向学生的不同地理生活认知层次,设计多维度的地理任务群学习目标,“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世界”[1]1,如表1所示。

2.任务群学习信息汇总,组内交流。

(1)以镇江市为例,对比不同的常见典型地貌类型、成因、分布地区,请学生小组交流分析不同地貌景观的成因、特点。(见表2)

(2)培育学生地貌观察的良好地理生活习惯与地理生活学习力,培育充满“地理味道”的自研修与他研修地理综合实践力。

结合所学知识,收集江苏镇江的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等)以及遥感影像、考察报告、论文等地貌资料,并通过以下步骤,了解家乡的地貌,完成镇江市地貌考察任务群学习单(见表3),并进行考察成果交流汇报。

结合考察活动,在考察路线上选择合适的观测点,学生认真做好地貌实践记录,撰写完整的地貌考察微型报告(见表4),并在班级交流。

3.结合任务群学习需要,有机拓展延伸地理任务群学习链。

(1)结合常见地貌及其景观特点任务群学习内容,有机引入乡土地理生活探究机制——京杭大运河丹阳段地貌景观及特点探究。穿过镇江市丹阳主城区的京杭大运河,在政治上突出以漕运为主导功能,在经济上促进了当地经济、贸易、运输、仓储等产业发展,在生活上成为人们日常排水、给水、日常洗用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运河便也就成为丹阳发展、繁荣的“母亲河”。请学生根据对京杭大运河丹阳段的认识,完成表5内容。

对地理学科而言,地理来源于生活,是地理生活的艺术反应,只要贴近学生的地理生活实践,让其充满“地理味道”,学生就会乐于主动自学和积极探究。新课程改革提倡“先学后教”,地理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的自觉发展意识,依托学生浓郁的地理乡土情怀,善用学生身边的真实地理素材,给学生完整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地理任务群学习问题,以充分激发其地理任务群学习问题探究的欲望和信念,增强其问题研究、合作学习的任务群学习参与度,培育其自主发现、归纳、总结地理规律的核心素养。

(2)注重学以致用,积极开展“常见流水地貌”任务群学习探究。高中學生已经具备科学的学习与生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地理生活经验有效融入探究知识点,以地理任务群学习指标作为设置挑战点的依据(见下页表6),以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帮助其定位知识价值和挖掘关键经验,提升地理实践力、区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二、地理任务群学习力实践活动思考

高中地理任务群学习坚持以基础知识与核心知识兼具、突出地理学习力为导向,以地理任务群学习项目为载体,有机整合地理教材相关知识内容组织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任务群学习通过对地理教材相关内容的梳理和有机整合,将积累的地理知识材料和充满“地理味道”的生活化学习结构化,以活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优化学情,将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地理学习方法和策略。[2]

1.丰富有“地理味道”的课程内涵。

“地理味道”就是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使用原汁原味的地理术语、规范的地理技能技巧、风趣翔实的地理生活素材、饱满的地理生活态度以及充满“地理味道”的地理思想,让学生在充满地理气息的实践中,获得一种积极昂扬的地理生命生长。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努力提升教科研素质,在教学设计中有机融入充满“地理味道”的乡土课程资源,用地理理念开阔学生的地理学习视野,用地理思维引来地理学习的源头活水,用地理实践延伸充满“地理味道”的学习“触角”,并逐步形成富有泥土气息的系列性地理校本课程资源,让地理学习在充满“地理味道”的课程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3]

2.传递有“地理味道”的成长态度。

2017年版课标指出:高中地理教学应“以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地图、景观图像、地理视频、虚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周边自然与社会资源支持教学。指导学生运用体验、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1]9在积极践行任务群学习力实践中,高中地理品质课堂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教学主张和实践理念行动,是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境界追求。[4]对学生的地理学习力而言,只有真正触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实践的关键内因,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地理学习力的品质提升。

3.提供有“地理味道”的发展途径。

遵循地理教学需求,结合地理教学内容,贴近地理教学现实,准确把握地理学情,用充满“地理味道”的微调查、微实验、微讨论、微论文、微表格等形式,用贴近学生地理生活的地理实践案例导入课堂教学,适时开展学以致用的地理实验探究活动,缩小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地理生活与地理教学之间的“距离”,增加学生地理生活的知识品质存量和学力增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品质;通过充满“地理味道”的“地理与生活”“地理与社会”等系列性主题任务群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亲近自然地理世界的时间、内容和方法,为学生科学精神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新的发展途径。

4.拓宽有“地理味道”的社会视野。

真实生活是学生地理实践活动的最优平台,这种聚焦于学生自身体验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基本理念。在积极践行任务群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提高,因为地理课堂中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而任务群学习依据地理课程形成人与教材、人与知识、人与地理生活的有机联结点、发展点和创新点。地理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接地气、有品位的地理教育教学是凝聚人心、立德树人、完善人格、开发人力、紧跟伟大时代的光荣事业。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地理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做有品位的地理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侯建成.高中地理教學活动目标制订的维度思考——以鲁教版必修地理教材为例[J].地理教育,2013(10):6-7.

[3]侯建成.让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3):39-43.

[4]侯建成.例谈高中地理任务群学习的评价问题——以“稻鸭共育”生态农业发展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9(11):26-30.

猜你喜欢

味道生活教学
快乐的味道
爱的味道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夏天的味道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生活感悟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无厘头生活
教育教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