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十而已》聚焦女性困境 江疏影童瑶毛晓彤拒绝被定义

2020-08-23

北京青年周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都市女性困境家庭

开篇便集中呈现了对女性刻板印象的嘈杂之音——“你年纪也不小啦;你怎么还这么幼稚;你都三十了,你说你就认命吧……”而后便是剧中主角关于“30岁”的不认命——王漫妮是众人眼中的标准都市女性,她独立、清醒,同时也是典型的“精致穷”。身为柜姐的她需要对顾客进行极致化服务,却遭到嘲讽:看来服务行业的人,都很能放低姿态迎合男人。感情上,想要好好谈恋爱的她又偏偏遇人不淑;顾佳夹杂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她期望有自己的事业,却不被丈夫理解,难以在家庭与自我价值之间找到平衡;钟晓芹有着平凡的家庭、平凡的工作,直到孩子的意外到来,让原本可以维系下去的家庭开始出现倾斜,一句“养孩子比生难多了”瞬间抹掉了新生命来临的喜悦。而这一切看似糟心的剧情,恰恰是每个都市女性所面临的——有色眼镜、职场性别歧视、催生催婚、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任何一件矛盾的产生,都可能引发一连串的生活困境。而在面对困境的态度上,《三十而已》也表达出了女性的抗争与自我救赎——“才三十岁怕什么?我就是想过我想要的生活,我愿意为此付出任何代价”“女人应该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委曲求全的情感,碰都不要碰”……

近年来,倡导独立的声音早已不足为奇,但有时矫枉过正反而会成为外界强加给女性的另一种无形压力,如剧中有关催婚还是反婚,女性应该拼事业还是拼家庭等都是对立思想引发的广泛探讨。成为王漫妮一般的职场强人,会被解读成过度追求;成为顾佳一样的贤妻良母,注定会牺牲掉部分自我价值;成为钟晓芹一般的平凡人,又难免被生活的柴米油盐长期困扰。当代社会习惯于为女性添加诸多标签,或是预先设定非A即B的选择题。往往忽略任何一种生活模式都会有它的利与弊,如剧中所交代的:女性应该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比起我应该怎样活,当代女性更应該思考的是我想怎样活!

《三十而已》所要呈现的也正是这种不定义女性、不强加标准、不硬贴标签的精神内核。正如编剧张英姬所说:“《三十而已》没有贩卖焦虑,我们不想只是再现现实生活中的困惑,还希望能引导一种解惑的方式——我们把整个用力在‘而已,希望大家看完这个剧之后,会感受到一种轻盈的心态,但是你在解决问题上是要非常努力的,我觉得这个是一种力量。”

女性应该如何生活?怎样生活?这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答案,20岁、30岁、40岁,只要敢于推翻自我定义,就会看到生活的另一番天地,期待《三十而已》带领大众开启一场真正的自省与重塑之旅!

猜你喜欢

都市女性困境家庭
Writing Like a Man
宝 怡 | 厚爱悦己,恣意向上
——都市女性自爱力系列
女性修辞视域下都市女性形象的构建——评电视节目《非诚勿扰》
困境
家庭“煮”夫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恋练有词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