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推动智能建筑发展的有效举措
2020-08-23蔡红
蔡红
【摘要】智能建筑以为用户提供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为目的,利用现代建筑、电脑、通讯和控制技术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最优化的组合。
【关键词】智能建筑;发展;有效举措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期望要求不断提升拓展:不仅体现在建筑物的面积、外形、配套环境以及建筑物的质量上,更多地反映在市民对住宅的体验感和使用质量上。
1、智能建筑的主要构成
智能建筑配备大量先进设备,通过中央处理系统有效指导各设备有效运转以保证居住体验感。智能建筑设施包括信息设施、信息化应用、建筑设备管理、公共安全等系统和机房工程等。建筑智能化结构由楼宇、办公和通信自动化三大系统组成。通过家庭网络将与家居设备和系统互联、统一管理,以提供一个舒适、便利、安全、节能和环保的家居生活环境。利用综合布线、楼宇自控、通信、网络互联、多媒体应用、安全防范等将相关设备、软件进行集成设计、安装调试、界面定制以搭建建筑主体内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对整个建筑所有公用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以提高建筑的管理水平,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维护运营成本。系统集成对弱电子系统进行统一监测、控制和管理,将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弱电子系统用相同的网络环境和软件界面集中监视,实现跨子系统的联动,确保大厦控制流程自动化。弱电系统集成后,各子系统提供开放的数据结构,共享信息资源。智能家居对开关电设备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同一致、高效有序运行,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各系统造价,节省能耗降低运行成本。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担负整座大厦内机电设备的集中检测和控制,保证所有设备正常运行。相关技术与控制方式综合交叉结合,构成风格和功能各异的智能控制系统。
2、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的主要区别
便捷、舒适及安全的居住环境是智能建筑的首要优势,也是其取代传统建筑的重要推动力;杰出的信息接收,处理和通讯能力;抵御非法入侵或其他意外危害的能力;能采取自动措施预防或防止危害扩大保证建筑的安全系数;通讯设备性能良好,具有多种内外部的信息交换手段,现代通信手段带来便捷、舒适及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良好的节能效果。系统高度集成,具有高度自动化能力的观测决策系统。相对较低的运维成本。智能系统的应用有效减少人工参与。机电设备自动化状态监测和统计记录、自动化防灾,以机电设备的损耗取代人力资源的消耗。
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控制变成了多方位的“立体”的控制系统.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控制任务单一,而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任务需系统具备自动规划和决策的能力。智能控制是解决复杂的非线性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足够的人的控制策略、被控对象及环境的有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智能控制系统采用开闭环控制和定性及定量控制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式,具有变结构特点,总体自寻优,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和自协调能力、补偿及自修复能力和判断决策能力,自动完成目标。
3、适应智能建筑发展趋势的有效举措
智能建筑代表了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智能建筑是能在使用成本、舒适度、体验感等方面为业主带来效益和便利。近年来,智能建筑的概念也逐渐延伸扩展,体量渐显。但我国智能建筑市场的发展相對混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能建筑技术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一些大型工程项目招标开始施工资质认证,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准入标准。但由于地域与行业差异,市场的混乱,产品的非标准化,规范的执行难以到位。
一是提升智能建筑的设计标准和建造标准。现有的设计标准,根据智能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管理要求及投资标准的不同,划分为甲、乙、丙三级;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共建筑及重点工程配置智能化系统标准高的系统;优化设计要素,提高公共安全系统等级等,提高智能建筑验收标准。
二是着力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美德日通过自然产生的风电能及太阳能来有效地减少碳排放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具备节能功能的智能建筑正在从单一建筑物逐步扩展到区域化。采取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国际上的重要发展趋势。
三是制定政策引导。智能建筑作为高科技、高投入的项目,技术含量高、投资风险也高。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技术发展的薄弱环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因智能建筑在系统标准、规划、设计、施工、系统集成与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设计预留,适度超前,面向用户,经济投资是一个基本原则。需要在实施和实践的过程中予以正确的引导。
四是做好智能建筑发展的服务性工作。当前智能建筑产业技术与产品缺少配套性,主要技术与产品均由外商提供,重大项目的系统集成也主要由国外大公司承担,在技术、施工、运行、维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在不能由市场自发调节的地方,应由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做好相关的服务性工作。
五是着力引入模糊逻辑、专家决策等新技术、新理念。如遗传算法具有并行计算、快速寻找全局最优解等特点,和其他技术混合使用可用于智能控制的参数、结构或环境的最优控制。神经网络利用大量的神经元按一定的拓扑结构和学习调整方表示出丰富的特性:并行计算、分布存储、可变结构、高度容错、非线性运算、自我组织、学习或自学习等,在智能控制的参数、结构或环境的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等控制方面具有独特的能力。综合布线系统为整个大厦的光电信息传输提供技术标准统一、传输介质统一、布线结构整齐一致,适应多种信息传输、管理配置灵活、维护方便的信息传输通道。卫星通讯突破了传统的地域观念,实现了国际信息交往联系。图文通讯在智能大厦中传真,可视数据检索,电子邮件,电视会议等多种通讯业务。语言通讯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不同特色的通讯服务。数据通讯系统供用户建立区域网,以联接其办公区内电脑及其外部设备完成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多功能自动交换系统使不同售主的电脑相互之间进行通讯。智能建筑成为信息集成中心。楼宇自动化系统对智能大厦中的暖通、空调、电力、照明、给排水、消防、电梯、停车场、废物处理等大量机电设备进行有条不紊综合协调,科学地运行管理及维护保养工作,为所有机电设备提供了安全、可靠、节能、长寿命运行可信赖的保证。
六是积极培养智能建筑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智能建筑技术发展速度快,技术更新也快,需要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作为智力支撑。目前国内专门设置智能建筑相关课程的高校不多,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短期培训班也难以系统解决技术问题。因此,建筑弱电技术人才短缺,在智能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需要补短板,重视新生代人才的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未来建筑工程发展的趋势和主流。随着新材料、信息技术和新型施工建筑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必将遵循“绿色”、“可持续”、“以人为本”的趋势,为人们提供便捷环保、安全舒适的环境空间。
参考文献:
[1]刘秀华,刘政.探讨智能建筑系统构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 ,(7).
[2]辛向华,赵玉民.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及其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