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传统老手艺的盔帽艺人董涛山
2020-08-23白晋华
白晋华
盔帽艺人董涛山展示他手工制作的凤冠
华贵高雅的凤冠,老成儒雅的相貂,俏丽可人的蝴蝶盔,威风凛凛的夫子盔……在山西平定县董涛山老人的家中,摆满了各式各样、精美华丽的戏曲盔帽。盔帽,也叫盔头、戏帽,是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的统称。几十年来,董涛山坚守戏曲盔帽制作的传统老手艺,成为远近闻名的盔帽艺人。
从小与盔帽制作结下不解之缘
董涛山1945年出生在民俗文化氛围深厚的山西平定县娘子关下董寨村,村里男女老少都爱唱戏、习武,他自小就跟着大人们舞枪弄棒、学拳练手。村里有闹社火、跑马排的习俗,舞台上演员头上珠光宝气的各式盔帽,在幼时的董涛山眼里灿若星辰。当时,他的父亲是村里社火班的成员,经常把破损的盔帽拿回家修补。看到破旧的盔帽在父亲手里很快焕发出新姿,董涛山觉得很神奇。董涛山十多岁时,每当父亲做盔帽时,他就在一旁给父亲打下手,渐渐地掌握了社火盔帽的制作要领。从此,他与盔帽结下不解之缘。
初中毕业后,董涛山被招工到县粮食局上班。因为喜欢文艺,他加入了县里的宣传队,不久被县晋剧团招去做花脸演员。唱戏之余,他最喜欢的就是研究各种戏曲道具,尤其是那一顶顶精彩绝伦的戏曲盔帽,一有空就照猫画虎,绘制各种各样盔帽的图。天长日久,董涛山积累了所有他能看到的盔帽图样,这为他以后制作盔帽奠定了基础。
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董涛山就按照图纸悄悄地试着做盔帽。因为怕团里人说自己不误正业,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他做盔帽一直处于“地下”状态。有一次,剧团在演出时,一顶盔帽坏了,剧务急得团团转,董涛山拿过来几下便修好了,引得大家对他刮目相看。此后,董涛山顺理成章地揽起了修理剧团盔帽头饰的活儿。
上世纪70年代,传统戏开始恢复演出,盔帽等各种戏曲道具的需求量很大,董涛山不仅给自己所在的剧团做盔帽,也给一些找上门来的其他剧团做。在实践中,他的手艺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不厌其烦,坚持手工制作戏曲盔帽
董涛山介绍,在戏剧表演中,盔帽与脸谱一样,是剧中人物的“标签”,上到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下到贩夫走卒、庶民百姓,不同的身份,都有着各自特定的盔帽。董涛山制作的戏曲盔帽,有皇帝佩戴的王帽,有皇后戴的凤冠,有武将戴的夫子盔、包巾盔、耳不闻,有文官佩戴纱帽、金貂、相貂、状元盔等,品种达几十种之多。做了几十年盔帽的董涛山,看着自己的亲手制作的各式盔帽,心底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我做了快一辈子的戏曲盔帽,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懂戏是做不来的。”董涛山说,不同戏剧人物的盔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同样是元帅盔,就有男帅盔、女帅盔、老帅盔、年轻帅盔等好几种,有着各自的外形和含义。
董涛山制作的戏曲盔帽金相貂
董涛山制作的戏曲盔帽蝴蝶盔
董涛山制作的戏曲盔帽王帽
小小的戏曲盔帽,凝聚着董涛山太多的心血。制作盔帽不仅要懂戏,还要具备很好的美术功底和一定的文化底蕴,才能做出符合人物形象的戏曲盔帽。“不要看做成后是一顶帽子,可这中间又要画图,又要裁剪,还要雕刻。”他拿过手中要即将完工的王帽,聊起了戏曲盔帽的制作工艺,“比如说这个王帽,是戏中皇上的行头,黑色为底,沥粉描金龙纹,顶上有橘黄绒球一对,帽上满饰珠子,左右耳子挂一对杏黄穗子,造型富丽堂皇,威严高贵,极具皇家气派。”
董涛山说,盔帽虽小,却融合了美术、服饰,刺绣等各种文化和艺术元素,历经雕、刻、挖、嵌、堆、塑、染、绣、扎、贴、胶、漆等多种制作手法,由于这些工序操作复杂,只能依靠纯手工去完成。做一件盔帽,先要按照剧情和人物的要求设计样式,用细铁丝网扎制成头盔的罩子,再绘出各个部件的样式图案,并把图样印在硬纸板上拓板,用刻刀按着图样雕刻成型。然后是盘丝和粘纱,也就是把细铁丝分别盘在盔帽的合适部位压平粘好定型,之后是美化,要经过沥粉、贴金和点翠,增强立体感。最后要晾干、组装,用绒球、珠须、流苏等装饰。前前后后大概要经过20多道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里,还有无数个小工序。而一道道看似细小的工序,做起来更费心思。盔头美观不美观,沥粉很重要,帽子上的每条棱,用配好的胶泥沥粉后,就像镶了金边,既能增加厚度、硬度和华贵的感觉,还能增强立体感。盔帽好看不好看,点翠贴金是关键,要用小镊子把柔软的面料一点点粘贴到小小的金属片胎体中去,使胎体与翠咬合紧密。点翠工艺是个细致活,不仅费工,还考验手艺人的耐心和经验,稍有偏差,都可能影响视觉效果。
董濤山及家人制作的各式戏曲盔帽
盔帽上的点金与贴翠工艺
“都是一疙瘩功夫,做一个这样的盔帽,少说也得十多天。”董涛山指着手中的王帽感叹道。在他来看,手艺活儿一要功夫做足,二是用料考究,三是做工严谨、细致,这些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虽然辛苦,但一想到台上的演员披挂上阵,头上的盔帽光彩夺目,让戏曲表演变得更加多彩生动,而台下观众兴致盎然地欣赏、鼓掌,对董涛山而言,便是莫大的奖励。
老手艺的传承与创新
在盔帽制作技术上,董涛山专注于传承,也敢于大胆的创新。刚开始,他是循规蹈矩,按照传统老样式做。随着经验的积累,他开始在继承古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技艺,推陈出新,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比如在材料方面,以前盔帽造型是用毛头纸一层层地裱糊,他改用了牛皮纸,这样做出来更加平展挺阔。再比如绒球,传统做法用毛线,他改用蚕丝后,成型效果好而且更漂亮。在制作中,他不仅考虑外型的美观,还从道具保管、耐用,以及演员佩戴轻便舒服的不同角度出发,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比如王冠,上面镶嵌的宝玉原来是固定的,存放时不能拿下来,易于损坏,他便做成了可镶可取的活动样式;原先帽两侧的两条龙,分离各立,一戴就东倒西歪,他便将两条龙组成一体的。再比如蝴蝶盔,过去的做法是只有正面嵌一只蝴蝶,显得不够威武丰满,还容易散架,他在两侧又加装两只蝴蝶,后面还做了带穗的蝴蝶,满头的蝴蝶形成相互支撑之势,这样不仅美观了,还更加耐用牢固了。
董涛山是个爱学习、肯琢磨的人,别的老艺人制作的传统盔帽、从外地买回来的盔帽、各种媒体上出现的戏剧盔帽,都是他學习的样本。几年前,山西阳泉市晋剧团移植排演国外著名剧目《图兰朵》,盔帽的设计制作成了难题。团领导原本想去北京请人做盔帽,一打听价格太贵,只得求助于董涛山。董涛山专门去看了他们排练,又找来相关的视频仔细研究,为剧中每个人物量身定做了帽饰。“近30顶盔帽,我可费了心思了,既要表现出剧中人的性格,还要和晋剧里的生、旦、净、丑联系起来。我觉得,不管哪种剧,咱把人物性格琢磨透了就好办了。”就这样,一个生活在太行山里的老汉,设计出了异域风情剧目的头饰,还博得了满堂喝彩。
耐得住寂寞,是手艺人的必修课;而传承手艺,更是他们的历史使命。董涛山潜心做盔帽大半辈子,他不仅整理保存了各类传统盔帽的样板模具,还把他制过的盔帽拍照存了档。在董涛山的带动下,而今,儿子董会明和儿媳任变琴也爱上了这门艺术,安心地跟着董涛山学习手艺。任变琴还利用快手、抖音等新时代的信息平台,搞直播、传视频,让更多的人认识盔帽制作这门古老的手艺。看到自己的手艺后继有人,年过七旬的董涛山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