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对泌尿系统结石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疼痛程度与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0-08-22金静李雪莉
金静 李雪莉
泌尿系统结石又称尿石症,是指肾脏、膀胱、输尿管以及尿道形成结石的一种泌尿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发病源一般与自然环境以及日常饮食结构等有关,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排便困难以及血尿等[1]。如果泌尿系统结石不能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引起自发性肾破裂、肾瘘,甚至可能导致肾衰竭。临床多采用泌尿系统结石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泌尿系统结石手术后患者多伴有疼痛感,且具有疼痛时间长等特点[2],若不能有效控制疼痛,不利于术后切口愈合以及功能恢复,也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进而阻碍术后康复进程[3]。循证理论是针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的有效科学理论成果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4]。基于此,我院将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泌尿系统结石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且进行了手术;无认知功能障碍,可进行交流和表达自我意愿;临床资料完整,无其他严重疾病;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类疾病或是患有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主要脏器功能不全等;依从性差,不愿意参与研究。采用住院编号奇偶数字排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63例,女30例;年龄31~56岁,平均(42.12±3.26)岁;文化程度:小学12例,初中24例,高中36例,大专及以上21例。对照组中男58例,女35例;年龄30~58岁,平均(42.19±2.96)岁;文化程度:小学16例,初中28例,高中31例,大专及以上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患者术后保持病房干净整洁通风,为其提供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鼓励其多饮水,根据其具体情况给出合理饮食建议及功能锻炼;术后卧床休息,使患者保持侧卧位,防止切口出血;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血压等情况,以及切口是否渗漏、有无漏尿情况发生;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常规心理辅导,缓解其不良情绪,积极应对疾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2.1 成立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干预小组 由1名泌尿外科护士长任小组组长以及6名责任护师组成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干预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具备资历深、经验丰富、具有文献检索能力以及进行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由小组成员进行文献检索筛选以及资料数据的整理整合,小组长负责组织成员开展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相关知识培训、考核,以及开会讨论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可实施性的疼痛护理方案。小组长对本研究的进程及各项工作开展具体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1.2.2 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方案 (1)循证问题。根据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泌尿系统结石手术患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术后疼痛,然后针对问题查询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筛选甄别,对其可行性、科学性进行评价,选出最优护理佐证,同时与本院临床护理实践经验相结合制定出可实施方案。(2)寻求依据。根据相关文献报道以及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的几大因素,主要包括患者体位不当,导致导尿管或引流管引起的疼痛;麻醉过后,切口愈合慢,造成切口疼痛;术中可能存在人工气腹使膈神经受到牵拉引起疼痛;膀胱发生痉挛导致疼痛;术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心理暗示,导致疼痛感加重。(3)疼痛护理具体内容。①对患者进行疼痛知识宣教。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相关情况、术后疼痛的原因和针对不同疼痛采取的护理措施,使其对疼痛的概念、性质等有整体了解。指导患者能正确描述疼痛程度,以便医护人员能及时掌握其情况及时给予相应护理。②术后加强患者病房巡视,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其实时心理动态,耐心倾听其心声。若患者出现不良情绪,通过鼓励多听音乐、看喜欢的书籍等方式缓解焦虑和烦闷。给予患者最大的精神支持和鼓励,使其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面对疾病,良好的情绪有助于缓解其疼痛。③保证病房光线充足明亮,空气流通,环境干净、安静,进入病房巡视时动作轻柔,不影响患者休息,合理规划探视时间,避免过度探视影响其休息。④指导患者采取舒适体位,一般为侧卧位。如期间出现难忍疼痛,多采取膝胸卧位缓解疼痛。⑤时刻关注患者引流管固定是否牢固,避免引流管压迫、扭曲、牵拉导致引流管脱落引起患者疼痛。加强导尿管护理,如患者可自主排尿,应尽早撤除导尿管,减少膀胱痉挛引起疼痛。针对术中可能存在人工气腹使膈神经受到牵拉引起疼痛可采取高流量吸氧,使血氧饱和度达到100%,有助于气体排出,减轻因腹腔中残留的二氧化碳刺激膈肌引起的放射性疼痛。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泌尿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最大尿流量以及残余尿量。在正常值范围内最大尿流量数值越大,残余尿量数值越小表明术后功能恢复越好。(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1,3,5 d的疼痛程度,总分0~10分,分值越大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3)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总分0~21分,以8分为睡眠质量评分标准值,分值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或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术后泌尿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泌尿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术后泌尿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2 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1 d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分,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5]。泌尿系统即整个尿液排出的通道包括从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一直到尿道,结石常发生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等部位,多以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常见。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后出现腰腹疼痛、痉挛或是血尿[6]。根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7],中国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约为1%~5%,且多发于30~50岁青壮年人群。其中25%的患者需要进行住院手术治疗。该疾病具有发病时间长且痊愈后易复发等特点,不仅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对其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8]。疼痛是泌尿系统结石术后的常见症状,但疼痛是人的主观感受之一,其程度受到患者心理、生理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9]。
在传统术后护理中,医护人员的护理重点在于患者各体征的恢复情况,忽略了疼痛护理对患者康复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0]。循证理论始于20世纪末发展形成的循证医学,主要基于以证据的实践为核心思想,强调始终把患者置于医疗护理中最重要的位置[11]。在获得了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知识和技能,分析并找出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应用最佳、最新的科学证据作出对患者的诊治决策[12]。本研究将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泌尿系统结石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护理中,通过成立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干预小组,实施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方案,促进其掌握疼痛相关知识,提高满意度。结果显示,实施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泌尿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5 d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泌尿系统结石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有效缓解并减轻其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泌尿系统结石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降低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