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核桃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措施
2020-08-22杨文渊谢红江陈善波代安国
杨文渊,谢红江*,陶 炼,陈善波,代安国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农业部西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81;3.西藏藏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32)
西藏核桃是十分重要的经济果树,具有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丰产性好、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高和树龄古老等特点,是西藏的特色经济林之一[1]。核桃产业为西藏山区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2]。随着核桃产业的发展,栽培规模逐年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已成为阻碍核桃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开展核桃病虫害观测和研究,弄清危害西藏核桃的主要病虫害,探索出防治核桃病虫害的关键技术方法,以期为提高核桃产量,促进老百姓增收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2016~2018年在西藏山南市加查县、桑日县,林芝市巴宜区、米林县、波密县、察隅县,昌都市芒康县、左贡县、八宿县等核桃主要种植基地进行系统调查,对其余乡镇进行走访踏勘,拍照、采样。
1.2 调查方法
采用定点观察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连续3年选取生长势、栽培管理基本一致的核桃树30株,对核桃结果树病虫害危害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详细调查病虫害种类及数量、危害特点、危害程度、是否为导致减产等指标,病情和虫害分级标准参照表1和表2执行。在调查基础上,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等防治措施,对主要病虫害开展防治试验。
表1 病情分级标准
表2 虫害发生(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通过对西藏核桃主要分布区山南市加查县、桑日县,林芝市巴宜区、米林县、波密县、察隅县,昌都市芒康县、左贡县、八宿县等地的系统调查发现,该地区核桃病害种类较少,主要有核桃枝枯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褐斑病、核桃腐烂病等4种,重点为害叶片、枝干和果实。其中核桃枝枯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及核桃褐斑病分布广、为害重,直接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详见表3。
2.2 主要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调查研究发现西藏核桃主要虫害有9种:春尺蠖、核桃缀叶螟、铜绿丽金龟、斑喙丽金龟、苹毛丽金龟、核桃长足象、云斑天牛、核桃木撩尺蠖、核桃举肢蛾等,主要为害叶片、嫩枝、树皮以及果实。以金龟子、核桃长足象、春尺蠖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详见表3。
表3 西藏核桃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分布
2.3 主要病虫害危害特点
2.3.1 核桃枝枯病 核桃枝枯病主要为害1~2年生枝条或幼龄树。病原菌主要侵染嫩梢、枝及主干,导致枝条枯死甚至全株死亡。侵染嫩梢、嫩叶时,梢、叶变黑干枯;侵染枝、干部位时,初期表现为一小型的暗色渍状斑,随后逐渐扩大,病部皮层颜色因此也变暗变黑,其下组织变黑腐烂并常向外渗水,有酒糟味。后期病部变黑干枯,其上着生许多黑色的颗粒状物(子座),子座成熟时上部开裂,潮湿条件下还会通过裂口往外溢出淡黄色半透明的卷曲的分生孢子角。该病在西藏核桃产区幼龄树中发生严重,其发病高峰期一般在4~5月,特别是春旱或遇冻害年份发病重。
2.3.2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核桃果实、叶片、嫩梢。病菌在残留的病果、病叶、芽鳞等组织内越冬。在展叶和开花期易于感病。该病的发生与雨水关系密切,在雨水较少的年份发病较轻,反之则重。在幼嫩枝条且枝干伤口多的情况下,易于细菌的进一步传播。一般多年生老树、阴坡树、弱树发病更重。另外,细菌除了会随雨水传播外,还会随风、昆虫、花粉传播。当空气潮湿时,病菌直接侵害核桃树的嫩叶和幼果。该病在西藏初发期6月上中旬,7~8月为高发期。如遇春夏季多雨,则发病早而重,如巴宜区、米林、波密等降水多、湿度大的地区发生较重。
2.3.3 核桃褐斑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嫩梢和果实。叶片感病后,出现不规则黑色病斑,后期病斑变大,叶片掉落。果实上的病斑较叶片为小,凹陷,扩展后果实变成黑色而腐烂,大多有黑水流出,并且在黑斑上可见白色菌丝,果实提前掉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在被害叶片和枝梢上越冬。越冬后的病叶和枝梢,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仍能产生孢子,随风雨传播。果实在硬核前易被病菌侵染,晚春初夏多雨时发病较重。该病在西藏一般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雨的增多到8月中旬开始大量落果,造成巨大损失。
2.3.4 金龟子 西藏常见的为害核桃树的金龟子有3种(铜绿丽金龟、斑喙丽金龟、苹毛丽金龟),各核桃产区均有分布,是西藏核桃受害最重的食叶性害虫。成虫取食叶片、嫩枝、嫩芽和花柄等,被害叶片残缺不全,受害严重时整株叶片全被食光,仅留叶柄;幼虫食害果树根部,但危害性不大。1年发生1~2代,多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过冬,而苹毛丽金龟以成虫在土壤内过冬。翌年,随着气温回暖及降雨增加,在4月底、5月初出土,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出现高峰期。10月底、11月初进入越冬期。成虫白天潜伏土中,傍晚出来取食,销食量很大,有假死性,群集取食性。
2.3.5 核桃长足象 核桃长足象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气温达到10℃,核桃树开始萌芽时,长足象开始个别出蛰上树,啃食幼芽和嫩叶补充营养。5月中旬出蛰成虫大增,气温达到16℃时开始交尾产卵,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初孵化幼虫在原处蛀食果皮3~4d,再蛀入果核内取食种仁,不断从蛀孔向外推出黑褐色虫粪,种仁逐渐变黑糜烂,引起落果,从产卵到落果一般经历20d左右。幼虫在受害果内老熟后化蛹,经6~10d成虫羽化,羽化盛期在7月初至下旬。成虫羽化后蛀食核桃青皮,多在向阳面蛀食,一果可遭多头成虫蛀食,有的果面有数十个蛀孔,致使果仁空秕。成虫可取食芽苞,使失去发芽能力,对翌年核桃产量影响很大。成虫还啃食嫩梢、叶柄表皮,引起枯梢落叶。成虫有一定趋光性。当气温降到3℃时,成虫陆续下树,藏于土壤缝隙、石块缝、草丛、落叶秸秆堆等处越冬,以向阳温暖湿润处为多。
2.3.6 春尺蠖 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山南市乃东区至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沿江两岸有分布。以幼虫危害树木幼芽、幼叶、花蕾,严重时将树叶全部吃光,幼虫发育快,食量大,常暴食成灾。轻则影响寄主生长,严重时则树势衰弱,导致蛀干害虫泛滥,引起林木大面积死亡。春尺蠖在西藏地区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冠下土壤内越夏越冬,第二年3月中旬羽化,成虫寿命为14~21d。成虫4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15~24d。4月中旬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取食危害杨树、柳树、榆树、槐树、苹果树、核桃树、沙柳等植物的叶片,幼虫历期32d左右。6月中旬后老熟幼虫开始入土化蛹进行越夏越冬,蛹期长达9个月。
2.4 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根据西藏核桃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结合当地核桃种植现状及防治试验,提出了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表4 西藏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3 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伴随西藏核桃栽培由过去的庭院种植向荒坡地、平坝地等方式转变发展,种植面积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全区核桃总面积1.3万hm2[2]。由于多重因素限制,西藏核桃病虫害防治相对原始,栽培管理技术严重滞后,致使核桃病虫害发生呈加重趋势[3]。通过本研究表明,西藏核桃产区主要以核桃枝枯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褐斑病、金龟子、核桃长足象、春尺蠖等“三病三虫“发生范围较广、为害严重,也一定程度上致使种植户的栽培经济效益大幅降低,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成为制约本区核桃产业发展的新的问题。西藏核桃垂直分布范围很广泛,以海拔2000~3500m之间生长最为适宜[4],立地条件多样,生态环境独特。针对严重影响核桃产业发展的“三病三虫”,结合它们在不同区域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流行因子等防控,特别要抓住早春萌芽展叶期、雄花序伸长期也以及病虫害发生初期等关键节点,应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药剂进行有效防治,这不仅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提高产量品质,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利用西藏核桃种质资源丰富的优势,更多地挖掘适宜当地生态型的品种资源,选择适应本地区的优良品种,变革栽培制度(林草间作),是西藏核桃产业集约化栽培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