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胃食管反流的疗效观察

2020-08-22张德平熊莎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13期
关键词:兰索拉莫沙食管炎

张德平 熊莎(通讯作者)

(1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消化内分泌科 重庆 404000)

(2 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普外科 重庆 404000)

胃与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致的消化道疾病被称为胃食管反流,该病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由于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造成发病率逐年增加[1-2]。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治疗多以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药治疗为主,此类药物可有效减少反流症状、降低黏膜损害[3]。近年来,临床实践发现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将二者结合治疗50 例反流性食管炎,以进一步评价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对患者疗效与并发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 年5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100 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2014 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4]中关于胃食管反流的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经内镜检查,确诊为胃食管反流,具有烧心、反酸等特征性临床症状。纳入标准:符合胃食管反流诊断标准;1 周内不曾使用抑酸药物;年龄≥18 岁。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消化道溃疡患者;胃肠道肿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各50 例,参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7/23,平均年龄(66.5±4.1)岁,平均病程(11.3±3.0)个月;治疗组中男女比例为28/22,平均年龄(66.2±4.8)岁,平均病程(11.7±2.8)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比较条件。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兰索拉唑胶囊(湖北潜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197,30mg/粒)治疗,30mg/次,1 次/天;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结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7,5mg/片)治疗,5mg/次,3 次/天,两组均治疗12 周。

1.3 观察指标

1.3.1 食管动力学指标 采用多功能消化道检测仪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1)食管括约肌压力;(2)食管括约肌松弛率;(3)蠕动性收缩比。

1.3.2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记录两组烧心、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1.3.3 并发症发生情况 记录两组上消化道出血、食管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4 临床疗效 结合患者在内镜中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的改变判定两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与治疗指南》[5]执行。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无破损现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食管黏膜发生破损,破损长度在5mm 内,无融合性病变;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食管黏膜破损长度大于5mm,且出现融合性病变。总有效率=100%×(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食管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食管括约肌压力等3 项食管动力学指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5),且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食管动力学指标(±s)

表1 两组食管动力学指标(±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 <0.05。

组别 n 食管括约肌压力(mmHg) 食管括约肌松弛率(%) 蠕动性收缩比(%)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50 9.53±0.68 19.87±0.73a 79.20±2.41 95.53±3.22 a 49.45±1.54 75.24±3.54 a 9.55±0.55 16.33±0.68a 78.71±2.51 86.38±2.92 a 49.90±2.00 61.10±3.50a 0.162 25.09 0.996 6.751 1.261 20.085>0.05 <0.05 >0.05 <0.05 >0.05 <0.05参照组 50 t P

2.2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腹痛、烧心等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s,天)

表2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s,天)

组别 n 腹痛 烧心 反流 反酸 嗳气治疗组 50 16.38±1.19 14.40±2.21 9.46±1.42 12.88±2.35 13.44±2.30参照组 50 17.14±1.73 16.48±2.05 11.12±1.27 15.26±1.86 14.60±2.60 t 2.559 4.879 6.161 5.615 2.363 P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6.00%,3/50)显著低于参照组(24.00%,12/50),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n(%)]

2.4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48/50)显著高于参照组(80.00%,40/50),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n(%)]

3.讨论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食管括约肌压力逐渐降低,机体抗反流防御机制和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弱,在反流物攻击食管黏膜的情况下,引发胃食管反流,该病的病因还包括胃酸过量、奔门口食管括约肌松弛等,临床多以质子泵抑制剂、促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等药物治疗为主[6-7]。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同为临床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对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及反复发作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8]。陈涛[9]在研究中发现,针对胃反流食管炎,兰索拉唑疗较奥美拉唑疗效更佳。兰淑红[2]的研究证实,莫沙必利可有效缓解胃反流食管炎患者反流症状,且将莫沙必利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可进一步临高临床疗效。

为进一步评价莫沙必利和兰索拉唑联合治疗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影响,本次比较兰索拉唑胶囊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50 例胃食管反流患者(治疗组),单以兰索拉唑胶囊治疗50 例患者(参照组)的效果,结果显示,经治疗两组患者食管括约肌压力等3 项食管动力学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5),且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腹痛、烧心等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参照组(24.00%),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参照组(80.00%),P<0.05,可见将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效果更佳。兰索拉唑抗幽门螺旋杆菌效果良好、生物利用度高,在酸性环境(PH <4)中产生的活性体次磺胺、环次磺胺可使质子泵失活,从而发挥强大且持久的抑制胃酸与胃蛋白分泌作用[2,7];莫沙必利是一种促胃动力药,此药可有选择地兴奋5-羟色胺4 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由此达到排空胃、缓解食管反流次症状,二者联合使用,可避免因病情反复发作所致的纤维组织增生,由此减少了食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二者联合亦可改善食管黏膜糜烂和溃疡症状,从而缓解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综上所述,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可有效改善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兰索拉莫沙食管炎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兰索拉唑对Hp引起糜烂性胃炎患者Th1/Th2漂移的影响
观察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