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中国青年该有的模样
2020-08-21
Q1 请简单说说动画《中国青年,值得托付》的创作过程。
木小雨:2020年3月16日,疫情期间,我接到了北京来的电话,他们邀请我参与新华社为抗疫英雄特别制作的黑白动漫,让我为抗疫英雄们画一些素描作品。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能用自己的专业为国家做些什么,我义不容辞。
随后,我拿到了一个音乐Demo,这是为抗疫英雄谱写的一首歌曲。我们的画需要配在歌曲的MV里。听完歌曲,我很激动,觉得如果只是单调的素描插图,可能无法表达对抗疫英雄们的那份感激和敬意。于是,我就向北京的导演提出了做动画的想法。风格上,我觉得有力量的版画效果更适合刻画英雄们的形象。主创团队同意了。时间紧迫,我连夜赶出了一些小样,第二天,画面的风格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Q2 在动画的创作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困难呢?
木小雨: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时间太紧迫了。这支MV是在五四青年节送给参与抗疫的青年人的特殊礼物,所以我们的制作周期只有1个月。
并且因为疫情,大家分散在全国各地,我很难联系和凝聚伙伴们,所以我们的人力也非常有限,沟通也不太方便。
为了抓紧时间,我回看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先开始了内容的构思,同时保持和北京导演团队及后期团队的电话沟通。时间有限,而选择全部用纸笔手绘是件很耗时耗力的事情,加上在家中设备简陋,这些都增加了创作动画的难度。当时,我们花了三到四天的时间,讨论和绘制完成了所有的分镜,接着就开始了内容的绘制。我喜欢手绘的感觉,有温度,有感情,传统、笨拙却充满力量。
Q3 动画中纸鹤的构思非常巧妙,您是如何获得灵感的?
木小雨:在创作整个动画时,我想有个象征的意象带领着它。这个意象也许不是人本身,却能串联起整个故事。可它具体是什么呢?
新闻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年轻的95后女护士,在出发驰援武汉的大巴上,折了一只纸鹤。我看到这个片段时,正好听见歌词里面那句“黄鹤啊你现在在什么地方,快回来守护你的故乡”,瞬间,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在我心里升起又落下。黄鹤楼是武汉的地标,很多人都说,疫情结束后,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黄鹤楼。而纸鹤,代表着人们美好的愿景。于是我敲定了纸鹤这个意象,然后开始了具体的分镜工作。
独家幕后
Q4 可以和我们谈谈动画中大量使用黑白和红色的原因吗?
木小雨:根据分镜的画面需求,我融入了合适的新闻图片,并用黑白版画的效果进行了绘画处理。动画分为两个部分,前半段是疫情爆发,我们面对这场战“疫”,出征,各行各业奋力抗疫的部分,用了大量的黑色;后半段是希望,是胜利,是英雄们的群像,纸鹤涅槃,画面逐渐变得明亮,并且加入了奇迹的颜色——中国红。
我们采用了一些分层动画、少量的逐帧动画和三维动画渲染二维效果来完成整部片子。我们用的方法非常传统,在这个过程中,我把需要的画面都手绘出草图,清稿,勾线,涂黑,扫描到电脑里,再合成。颜色的渐变在每一张手绘稿上都有所表现。
Q5 隔离期间的创作与平时的创作有什么不同?
木小雨:隔离期间,一些设备、工具不在身边,这讓我回到了最原始的绘制创作方式上,与人沟通也只能电话视频,这些确实带来了一些小小的困难。但隔离让我的时间更加整块,更加投入、专注,而且抗疫英雄的报道也一直激励着我的创作。
Q6 在还原抗疫新闻事件时,哪一则新闻最触动您?
木小雨:疫情期间,感动我的人和事有很多。义无反顾地签下请战书的勇士们,陪病人晒太阳的医生,跳芭蕾送病人出院的护士,不眠不休建医院的工人,运送物资的军人们,脸庞上被勒出血痕的年轻志愿者们……他们都触动着我。
笔意凌云
小雨老师的动画课堂
动画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最开始,我们要在大脑的画布中,想好动画的内容,构思如何用视觉语言呈现需要表达的故事,思考如何用镜头交代叙事逻辑和结构。
动画的制作过程可以大致分成:内容构思→文字脚本→分镜→草图绘制→手绘元素→矢量手绘的元素→动画特效制作→AE合成→配乐→成片。
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细节,都需要动画制作人勤奋坚定、充满耐心地去修改和完善。让我们跟着小雨老师,解密动画制作的奇妙过程吧。
① 分镜
② 动画元件素材
④ 合成
③AE后期动画效果
⑤ 成片
疫情期间,《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抗疫作文。然而,大部分作文都太过同质化,仿佛是机器人用“复制”“粘贴”写出来的文字,没有温度,没有力量,也没有明显的辨识度。
真正打动人的,永远是写着自己名字的个性作品。哪怕这份作品不完美,只要你能在作品中的某一个细节,写出自己的巧思,也会让你的文字变得动人起来。
此次采访的最后,小雨老师对我们说:“独白是我最钟意的一种表达方式。独白的时候,灵魂就是你自己的聚光灯。我相信,只有艺术的本质语言能跨越巴别塔。作品是自己思考的一个输出口,形成过程中它会和你产生很繁杂的关系,可是一旦自己逃出了画框,就特别想将作品从它自身以外的东西中解脱出来,获得独立,让观众去倾听它自己的独白。”
在小雨老师的艺术作品中,总有一个蜷缩在角落里的男孩,孤独而保持自我,倔强而永不妥协。小雨老师说,在他的噩梦中,他总是被人或巨兽追逐,然后像被上了发条一样,折叠成奇怪的形状。他创作的过程,正是他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也许有一天,他会创作一幅男孩的身体完全舒展开的作品,这是他真正与灵魂中的另一个自己和解的高光时刻。但这一切,都应由他自己决定。因为艺术创作,最终是属于作者一个人的故事。
如果我们也能像小雨老师,或者其他的逐梦者一样,在很年轻时,就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幸福的。即使走上这条道路后,会有迷茫和失落,会有长夜和低谷,但只要在路上,就会有收获。
拿起笔吧,每天在本子上记录一些属于你的思想,用文字或是绘画都可以。它们可以不完整,但它们一定是来源于你的生活、你的灵魂、你的呼吸。即使它们没有被发表,那也是你自我求索的一个过程。
你永远不会知道,哪一颗创作的种子,日后会改变你的人生。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不管多远的距离,越努力就会越靠近。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独白的力量 疏星
采访后记
Q1 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画画的?说说您成长路上与画画有关的故事。
木小雨:我小时候喜欢乱涂乱画,父亲给我一些粉笔,我就可以在角落呆一下午。我有个医生姑父,很会画画,每次他来家里做客,总是会被我缠着画东西。从小,我就不想错过任何向身边会画画的人学习的机会。
后来上学出黑板报,因为画得好,我被老师表扬了,小小的“虚荣心”被激发了。渐渐的,我看到一些漫画杂志上的画,觉得自己可以画得比他们好看。我就去投稿,很快被刊登了。四年级,我天不怕地不怕地在学校成立小小漫画社,开始尝试画漫画;五年级,我开始在出版物上连载漫画了,虽然稿费只有八块、十块,最高的大概三十块吧,但是拿去买雪糕、小饼干,也很开心。
相关接触越来越多,我就越来越喜欢画画。高中时,因为学业,家人很反对我画画。最低落时,一个安徽师范大学油画专业的大四学生很喜欢我画的东西,觉得我放弃画画很可惜,于是我就跟在他后面学習,了解绘画更多的可能性。他不仅没有收费,还给我带来很多油画上的启蒙。之后考大学,我毅然报考了绘画专业。
Q2 您最喜欢的国漫作品是什么?谈谈国漫如今的发展。
木小雨:辉煌时期的中国动画是享誉世界的。比如,万氏兄弟的动画片《铁扇公主》,直接影响日本国宝级动画漫画大师手冢治虫走上了动画之路。之后万籁鸣老先生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的《大闹天宫》,也在世界动漫行业获得了非凡的地位。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更是一个动画制作史上的奇迹。
还有《天书奇谭》《神笔马良》等,这些动画让我记忆犹新。现在我们的资讯越来越发达,看到世界上的优秀作品越来越多。迪士尼动画,欧洲动画,日本动漫,确实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吸引力。而我们国产动漫因为市场的关系,有一段时间出产了大量的低龄化作品,不过近几年,国产动漫又在迅速崛起。不管是创作、制作质量,还是票房口碑,《大圣归来》《哪吒》《罗小黑战记》《白蛇缘起》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Q3 您来自芜湖,谈谈徽州传统文化以及故乡对您艺术创作的影响。
木小雨:“白墙灰瓦碧竹青池”的徽州情结一直刻在我的骨子里。小时候,家人带我去祠堂祭祖,追着四脚蛇穿过茶园,经过岁月见证下的高大牌坊,我和小伙伴们在灰砖巷子里面快乐地奔跑。
听风过竹林的沙沙声,靠在大人的腿上,看灰瓦上爬过形态各异的白云……现在,这一切还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梦中。儿时的家里,有一个种了葡萄树的院子,我和母亲经常会在那边发呆,她会指着潮湿的徽州特有的墙上的霉迹,问我像什么。现在想来,这可能就是我图形创作的启蒙了。
芜湖还有一个清代时就出了名的工艺美术——铁画。铁画有水墨的意蕴,工笔的细腻,又充满了力量气节,而且塑造了纸上很难雕琢的空间感。这个也给了我很大启发,让我意识到绘画不要拘泥于固有的材质。
我们用画笔说话
你想知道艺术家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吗?
所有童年时不善于表达的孩子,都会将心情诉诸线条或是文字。
他们并不是不说话,他们只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
当你不懂如何去表达时,不妨去创作吧,
文学和艺术的大门,永远向每一个孩子敞开。
Q4 请给喜欢绘画和梦想成为艺术家的孩子们一些建议。
木小雨:绘画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学了绘画,我们就多了一种看世界的方式,多了一种表达自己想法的语言。
小时候,在我爸单位,我拿废草稿纸画画,没有人教我,纯粹是出于我自己的爱好。我觉得,喜欢画画的孩子肯定是充满生命力、满脑子古怪想法的“小机灵”。而在有自己的眼光的同时,也要打开视野,多去了解艺术史,多看看经典,多观察,多思考,才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特色作品。技术很重要,想法更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