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唐塞外好风光

2020-08-21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2020年8期
关键词:从军行岑参七绝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之一,其边塞始终牵动着人们的心。尤其是初唐到盛唐这段时间,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以军功入仕渐渐成为潮流。于是,整个时代兴起了一种对边塞从军的期待和向往,而这也对大批的文人产生了影响,从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边塞诗人。

岑参(约715 - 770)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这位兄弟的诗,可以用杜甫的一句话概括:“岑参兄弟皆好奇。”想知道边塞有哪些奇异风光?看他的诗就对了。他的诗里有奇景,他的诗作有奇彩。

因为不满足于自己的小小官职,35岁的岑参跨马出长安,开始了生命中的第一次远征,选择在边塞一展宏图。带着希望和热情,一路上,他都以一种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边塞的风光,发掘那些在都城里难得一见的美景。比如,在一路西行过程中,他亲历了传说中的火山,“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经火山》)今天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火山,这火山可真是厉害,连上面的云都好像烧起来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出塞岑参就适应多了,他可以更加从容地观察了。你一定没见过这样的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什么?荒原上竟开出了漫山遍野的梨花?哦,原来是下雪了。茫茫的高原,漫天的大雪,此情此景,震撼中别具一番浪漫。还有让你胆战心惊的风:“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天还是一幅静态的绝域风沙画,晚上突然就变得激烈起来,大大小小的石头在九月的风的挟卷下,在古老的川道上奔涌着……

我说边塞多奇美

王昌龄(698 - 756)字少伯,其诗以七绝见长,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在长安谋求发展无望之后,顺应那个时代的潮流,王昌龄也选择了投笔从戎,开始了他的西北边陲游历之旅。《从军行》七首,写将士们远离家乡,在环境恶劣的塞北上阵杀敌,卫边拓土,毫不畏惧地将热血洒在边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其四》)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可是他们一往无前,不打败敌人绝不回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从军行·其五》)大漠的黄昏,尘土飞扬,将士们生擒了对方首领,何其勇猛!

大漠、雄关、孤城、长云、雪山、烽火、羌笛,这些意象组成了一幅幅阔大的边塞群景,而每一幅场景中,王昌龄都会将情感巧妙地融入其中:有久别怀乡的思愁,有无法埋葬战友的伤感,有战场杀敌的视死如归,还有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一曲出塞,雄浑豁达,一气呵成,无愧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李颀(690 - 751)边塞诗派代表人物之一,在唐代诗坛地位颇高。

开元二十三年,李颀中了进士,后担任新乡县尉,因為不愿趋附权贵,很多年都没有升迁。建功立业的理想就此破灭,他干脆罢官归隐。

这样一个厌薄世俗、疏放超脱的人,写豪放的边塞诗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李颀的边塞诗文风豪迈,沉郁悲凉,成就很高。在他的诗中,我们能听到关于战争的不同声音。“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古从军行》)他同情的不只是无法归乡的汉族士兵,还有被当作敌人的“胡儿”。在李颀看来,双方的平民百姓都是最不愿意打仗的。“年年战骨”换来的却只有葡萄,浓浓的讽刺中,反战情绪不言而喻。

李颀主要生活在唐玄宗时期,跟他同时期的诗人大多在讴歌开元盛世,赞颂明君。李颀却看到了唐明皇在对外开疆拓土中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命如草芥的恶劣行径。这种在盛世时体现民生疾苦的诗很是难能可贵。

唱响边塞最强音

盛世边塞亦疾苦

盛唐的边塞诗人还有很多,除了高适、王之涣、崔颢等以边塞诗见长的诗人,李白、王维、杜甫等都写过边塞诗。他们有的书写豪迈,有的则直接投身塞外。写边塞诗,已经成为唐人的一种习惯。

塞外有风雪,塞外更有豪情。大唐的塞外风光,就潜藏在大唐无尽的诗篇里。

猜你喜欢

从军行岑参七绝
初雪
七绝一首
欣赏边塞经典 培养家国情怀
挥别校园从军行
山房春事(其二)
从军行
积素凝翠(七绝)
圣洁(七绝)
永恒(七绝)
十八九岁从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