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中国!制造企业的!进化良机!

2020-08-21施炜王爽

中外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华为顾客疫情

施炜 王爽

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工业半成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70%以上。这意味着绝大部分工业产品都需要横跨多个国家才能完成生产,世界产业链条已处于“相互依存、相互融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状态。

但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国际形势风云诡谲,全球经济秩序的变化到底会让中国制造企业普遍遭遇挫折,还是另有走向?中国制造企业该做好怎样的思想准备和行动准备?

著名管理学者、华夏基石咨询集团领衔专家施炜在“管理百家大讲堂”上分享了他的观点。

供应链转移是必然的

中国的一些制造业,即使没有疫情,实际上也在逐步转移。因为近几年,受中美贸易战、版权优化等事件的影响,国内一些低端产业或者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向东南亚地区转移。比如,很多企业已经在越南开设工厂,未来这个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

现在,很多制造业企业在担忧,全球的供应链会不会重组?对于供应链的转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

第一,即使不考虑疫情带来的变量,有些产业也的确需要转型。因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发生变化,每年新增人口减少,劳动力数量随之减少但质量提升,所以劳动力成本上升。这时东南亚一些国家或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吸纳一些低端的产业。疫情之后,很有可能加剧转移。

第二,对未来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不必悲观。

对“转移”不必悲观

为什么不必悲观?

首先,我国现在的制造水平已经跟10年、20年前大不一样,中国制造已经进入中间级别。中国制造业深刻嵌入到全球产业链中,不是说转移就能转。即使一些国家要转移,也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比如:原料药行业,如果抗生素原料想要转移并且形成规模,需要5-10年时间。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产业还会不断升级。

其次,中国有巨大的人力资源储备——知识型劳动者。以前的制造业红利更多是依靠初级劳动者,俗称“农民工”创造的。当这批红利慢慢减少之后,中国最大的红利是中国的大学生。我国每年招收1000万人左右的大学生,研究生也有几百万。这造就了中国基数庞大且非常优秀的工程师群体和其他专业人员。

以前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出口的是偏低端产品。但未来会出口中高端产品,而且这些产品是无论全球哪一个区域、经济体都不能生产的。所以,我认为这是中国制造依托的优势,也是别人替代不了的。

再次,中国制造的优势是国内市场。近几年进口替代开始加快,在装备、材料、电子零部件等领域都开始进行进口替代,甚至有些领域走得还很快。比如:在显示屏LED领域,中国有京东方、华星光电这样的企业,已经是全球产业的中坚力量。在化工领域中某些大的品类,也实现了进口替代。但还有很多领域刚刚开始进口替代,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市场还有巨大的空间可以发展。而且,庞大的国内市场可以使企业的成果进一步放大和变现,然后再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进而形成独一无二的产业优势。使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不光有立足之地,有时候某些产业还处于领先状态。

应对之道:聚焦“主航道”!

为什么当经济环境开始降温时,有些中国制造企业就出现问题?

我观察到,它们基本没有饿死的,都是撑死了——有些企业四面出击,盲目多元化,当资源、能力不能支撑外部市场时,问题就爆发了。所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一定要聚焦主航道,莫因小利而不为。

很多创业者选的是小产业,那就坚持在小产业一直往下做。选准主航道之后,朝哪个方向走?你不用自己想,顾客往哪里走,就跟着往哪里走。尤其对制造企业来说,很多企业生产的不是最终消费品,而是中间品。所以,对顾客需求更容易把握。

以“饱和式服务”立足

但跟着顾客走,不是绝对地在后面跟随,有时也要提前认识到趋势的变化,去引领顾客,创造服务需求。和顾客融合作业,与顾客交融在一起,顾客的需求自然就了解了。

举个例子,华为在拓展国际客户的时候,为什么能取得那么大的进展?一是中国的开发成本,产品性价比高。另一个很重要的优势是服务优势。华为的服务优势,是深入理解顾客,理解顾客的要求、愿望。

所以,我提出一个概念——饱和式服务。

饱和式服务有两个指标:第一,服务是不是个性化;第二,每个服务动作是不是都做到位了。我听一个华为高管讲华为的服务时提道:爱立信的人说爱立信的产品和服务,只能够满足顾客60%-70%的需求,而华为能够满足90 %-95%。

95%就接近饱和状态了,就是饱和式服务了。

现在是发展“长期能力”的良机

企业遭遇巨大变化后,原有的生存空间可能已经“干涸”,肯定要寻找新的绿洲。根据所在市场领域里的优势,通过创新,寻找新根据地是我们要做的。但趁疫情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建议企业要发展长期能力,比如:调整优化人员结构。

例如:有些传统产业中的年轻企业,虽然很优秀但很难招到“985”院校毕业生。那么,就可以每年进来几个,通过长期的努力,让人员结构优化。另外,可以制定高端人才吸引計划,进行组织人才调整。还可以在建立流程体系、建设管理体系、建设信息系统等方面,为发展长期能力去做完善。

此外,有些传统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推进很慢,因为以前要顾及到短期的销售。但现在必须重点通过数字化、信息化,通过线上做销售,信息系统的建设反而比原来更快。所以,现在实际上是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长期能力的好时机。

最后,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实现文化的变化。过去很多企业在价值观方面,不符合未来趋势,这时就要开始调整价值观。通过文化建设,使大家达成共识。

什么是符合未来的价值观?就是顾客导向、需求导向、服务导向、能力导向,而不是投机导向。更加重视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激发,真正以人为本,这都是属于未来的价值观。

责任编辑:轩辕镜

猜你喜欢

华为顾客疫情
战疫情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让顾客自己做菜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顾客是我们的上帝品质是顾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