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计算思维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

2020-08-21何典方峥张艳萍郑金菊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21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计算机教学任务驱动

何典 方峥 张艳萍 郑金菊

摘要:计算思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本文将计算思维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思维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并提出了该模式教学所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计算思维;任务驱动;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1-010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前言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之一,它与理论思维、实验思维、面向大数据的数据思维并称为人类四大科学思维方式,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多后续的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也有支撑作用。计算思维是近年来各学段计算机学科教学关注的重点。它通常与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相结合应用于计算机学科当中。其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主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围绕教师为教学所设计的一个或多个任务展开一系列的学习实践活动。计算思维与任务驱动教学法都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为主。任务驱动教学法也是十分适合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 基于计算思维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习者通过完成教学者设计的“任务”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而对完成任务的方法并无特定要求。学习者可以使用任何方法,教师也主要对任务完成的结果做评价。而在基于计算思维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期望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即计算思维方法来解决所面对的问题。笔者参考了牟琴建立的“基于计算思维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见图1)。教师、学生、任务是教学过程中的三大主体,因此教学活动应以任务为中心分为教师与学生两条主线展开。

2.1 教师活动主线

教师主线由教学准备、任务设计、任务呈现、指导实施、作品评价五个步骤组成:(1)教学准备是指在一切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之前,为了使任务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保证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教师分析学生、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收集教学资源、制定教案等准备工作。(2)任务设计是教师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也是核心步骤。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否被激发以及激发程度,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任务设计由确定任务类型、设计问题、陈述问题、明确资源四个环节组成。(3)任务设计完成之后,便是向学生呈现任务。通过情景的创设引入任务是一种相对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同时体现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未来就业紧密相关,加深学生对任务完成的重视度。学生理解任务及任务要求后需教师对任务进行分配,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方向选择任务。(4)任务的实施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的一步。没有任务的实施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确定任务实施的方案、收集各方面可用信息、引导学生进入任务情境实施任务是教师在实施这一步骤时所要涉及的几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是“后勤”的角色,主要负责帮助学生收集资料、指导引导学生,以确保学生再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5)最后,教师还需对学生成果进行评价。评价不仅要包含对任务结果的总结性评价,还应当包括对学生任务实施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以及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他人优缺点,通过评价他人作品发现自己的不足,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2 学生活动主线

学生主线则包括学习准备、任务分析、任务实施、成果展示、反思评价五个步骤。(l)学生的课前预习是为了形成学习前的心理准备。在基于计算思维的任务驱动法中,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好计算机操作的理论知识。(2)在任务实施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细致深入分析,明确任务目标、弄清任务要求。任务分析是计算思维培养的关键环节,这一步的实施通常可以采用计算思维中约简、关注点分离(sOc)方法。(3)学生实施任务的过程通常运用协作学习的形式,分配任务后学生自主探究。基于计算思维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虽然是分组协作学习,但组内学生都需要各自完成任务。例如制作个人简历,学生分解任务后选取其中重难点分配学习,学会后互相交流指导,并各自做出自己的简历。(4)任务完成后,学生展示成果,集体交流。(5)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学生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评价、敢于评价他人作品,引导学生在建立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学会评价自己的作品,

3 基于计算思维的任务驱动教学所要遵循的原则

3.1 自主学习原则

首先,任务驱动教学法所强调的就是在教师支架式的指导帮助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可包含学生的独立自学与小组协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应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计算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将计算思维带人课堂则是希望把这一思维教给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思维来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思维解决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中种种难题。然而某种思维的形成需要大量知识经验的积累与长期的思维训练,学生经常做、经常想、经常练才有助于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形成。这就要求在基于计算思维的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

3.2 真实有趣性原则

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所起到的驱动作用决定了任务必须具备真实性和趣味性。所谓任务的真实性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深入了解,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将学生所熟知和所感兴趣的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未来职业相关的工作内容、当前网络或社会热点内容作为素材,以确保任务的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想要通过任务的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任务的趣味性也是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呈现的任务感兴趣时,他们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一个具备真实感的有趣任务能夠让学生认为学习过程并不是在完成枯燥的任务,而是在学习自己喜欢的、实际有用的技能,并且能使学生完成该任务后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够让学生学得快乐、轻松。

3.3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涉及两个方面。首先是在任务设计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前学业水平和学习情绪来进行。任务的难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应当稍高于学生当前水平,是学生“跳起来能够摘到的桃子”。学生可以通过努力与合作完成,保证学生实施任务的可行性。其次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学生是否能采用计算思维来完成以及采用何种计算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

3.4 目标明确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每一个环节时都应该明确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所要实现的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使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实际的教学任务来实现获得理论知识、形成某项技能从而实现教学者预设的教学目标。任务的存在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任务服务于教学目标,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学会使用计算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才是本研究“任务驱动”的目的。因此,任务的设计一定要有合理而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向,切忌为了追求任务设计的完美而偏离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目标都应有相应的任务环节与之对应,而一个完整完美的任务则是由多个切合教学目标的任务环节所组成。

4 结语

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朝即成的,需要积累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和长期的训练。因此,想要使学生群体获得计算思维能力,必须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开始,从而形成对计算思维概念的认识,为学生思维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牟琴,谭良,周雄峻.基于计算思维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 1,21(6):44-49.

[2]吕会庆,张巍.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l_计算机教育,2012(7):94-96.

[3]李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三个结合”及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4(17):59-62.

【通联编辑:王力】

作者简介:何典(1992-).江西上饶人,女,在读硕士研究生,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专业。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计算机教学任务驱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