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教授张维迎:创新的不确定性与企业家精神
2020-08-21
我们经常会谈到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不可预测性。为什么不可预测?是因为它没有概率分布,没有平均值,没有方差,它是独一无二的,与我们通常讲的风险不一样。在不确定情况下,人们怎么进行预测呢?只能依靠判断。
创新究竟有什么样的不确定性?我总结了四个方面:技术可行性的不确定性;商业价值的不确定性;相关技术的不确定性;体制、文化和政策的不确定性。
第一,技术可行性的不确定性。一个创新的技术究竟行不行,实际上在当时是不知道的。比如说在18世纪早期,英国企业家达比发明的焦炭炼铁,可以极大增加铁的出产量。但增加了干什么?企业家威尔金森提出,可以用铁来造桥。当时的人们想到,用铁造桥,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是他接下来提出了另一个想法——用铁造船,好多人都认为他在胡说八道。因为在200多年前,还不知道比水重的东西能不能浮在水面上这便是技术上的不确定性。
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企业家菲尔德(Cyrus West Field)铺设大西洋海底电缆。大西洋海底有3000多公里长,海有多深不知道,海水的压力多大也不知道,绝缘体质量如何还是不知道,信号能不能从大西洋一岸传到另外一岸,从技术上来说是不知道的。
一百多年前,美国企业家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提出来要造飞机。比空气重的东西能不能漂浮在空气中,这在当时也是不知道的。
再举一个最近的例子,iPhone手机。当时智能手机用的输入技术,开始是键盘,最后是输入笔。乔布斯说,这些技术都不行,要用多点触控技术。当时,所有工程师都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乔布斯说,那我们赌一把。这也是一个技术上的不确定性。
第二,商业上的不确定性。技术上是可行的,也获得了成功,但究竟有没有市场,我们不知道。
比如19世纪80年代,爱迪生发明了电力照明系统。但是电力照明系统能不能竞争过当时已经非常成功的、千家万户都在使用的煤气照明系统?不知道。爱迪生面临的困难非常大,所以只能用电力系统按照煤气原来的系统进行伪装,然后才被消费者逐渐接受。
最近的例子,是英国制造的协和式飞机。技术上没有问题,但商业上失败了。我们知道,空客A380大型客机,技术上也没有问题,现在却停产了。我们也知道,乔布斯的麦金塔(Macintosh)电脑,技术上也没有问题,但商业上非常不成功,这也是乔布斯在1985年被赶出苹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之所以出现商业价值的不确定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创新,无论是性能还是质量,一开始并不受消费者欢迎。所以,每一代新的计算机出现之后,原来的计算机主导厂家都没有成为新计算机的主要生产厂家。为什么?因为他们对新产品的商业前景的判断完全不一样。比如,个人电脑出现时,原来的计算机厂家认为新一代电脑只不过是儿童玩具而已。同样的,笔记本电脑出现时,原来的台式电脑厂家也认为那只是儿童玩具罢了。
第三,相关技术的不确定性。创新的商业价值,也要看其他技术是不是能够及时出现。而其他技术究竟是什么,事先并不知道。
比如,瓦特在1769年就申请了蒸汽机专利,到1773年他的老板破产后,他也没有生产出合格的蒸汽机。为什么?因为他生产不出好的汽缸。直到英国企业家、前面提到的威尔金森在为政府生产加农炮,因为需要钻那个炮眼所以发明了镗床,而镗床可以钻出合格的蒸汽汽缸。因此,直到1776年,瓦特第一台蒸汽机才上市。
再看看计算机。计算机在1945年二战结束之前,就已经发明出来了。但当时没有任何商业价值,因为那时的计算机需要的是电子管零部件。直到1947年晶体管被发明出来,特别是1959年集成电路出现以后,计算机才产生真正的商业价值。
再举一个例子——激光。20世纪60年代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激光技术,但当时他们认为激光技术对通信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贝尔实验室的律师都不主张申请专利。直到十多年后,美国一家叫康宁的玻璃公司,生产出一种高纯度、高透明的玻璃,激光技术跟玻璃制造结合起来后,才有了光纤,然后才彻底改变了通信。今天,激光技术几乎无处不在,包括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演讲也需要这种技术。
一百多年前,关于燃油车和电动车有很大争议。爱迪生认为电动车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但很多人认为电动车会失败。最后证明爱迪生错了,为什么呢?因为燃油车技术进步的速度比电动车技术进步快得多。最后,主流车辆就变成了燃油车,电动车只能在公园、城市电轨、有轨电车等场景出现。这些都是因为相关技术在影响着原有创新的价值。
最后,体制、文化和政策的不确定性。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把创新定义为创造性破坏。创造性破坏就是出现一个新事物替代了原来的东西,比如汽车、火车替代了原来的马车。可以想象,被替代事物的利益相关者,利益受损后肯定不会舒服,肯定也会发起反击。而且,人类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也使我们可能不会接受一些新事物,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很多。技术史学家Cyril Smith曾经说过:“每一种创新都生长在一个非常不友好的环境里,敌人很多,朋友很少。只有运气特别好的那种创新才能够生存下来。”
有两个例子。一个是咖啡。大家都知道西方有咖啡,东方有茶。但其实咖啡进入西方世界远比茶要晚。英国是西方世界第一个引入咖啡的国家。1650年,牛津大学有一个黎巴嫩来的犹太人,为土耳其代理商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咖啡馆,然后剑桥、伦敦等地先后出现了咖啡馆。
咖啡馆出现以后,原来经销啤酒、茶叶以及其他饮料的人都不高兴了,所以他们不断向政府申诉,要求限制咖啡消费。比如,对咖啡馆的营业时间做出规定,到几点必须关门,否则就违法。像剑桥大学就规定,如果学生没有得到教授批准而跑去咖啡馆,要受到处罚。英国还有人写了一本小册子,里面写到英国人如果喝了咖啡就会变成土耳其人。而在1675年,查理二世出了一条法律,规定在1676年1月10号之前所有的咖啡馆必须关停,否则就要受到严厉处罚。
现在,我们知道咖啡已经完全在西方世界流行。这其实也是一种创新,它冲破了重重阻力,最后取得了成功。
另一个例子比较典型,是蒸汽汽车。蒸汽汽车的发明比火车还要早两个月。发明之后,1829年英国便成立了蒸汽汽车公司。那个时候得罪了哪些人呢?得罪了养马的人、经营公路的人,得罪了火车,也得罪了经营橡木的人,所以这些人给国会上书,最后规定限制蒸汽汽车的速度。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红旗法》,它规定在蒸汽汽车行驶的时候,前面100码的距离必须有一个人举着一面红旗警告路人,最后蒸汽汽车公司就破产了。
今天,体制、文化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可以说非常大,尤其是国际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更多。比如最近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实体清单,还有美国弗洛伊德事件引起的骚乱,导致了无数商家改变经营的产品和策略。
有鉴于以上四大不确定性,我们没有办法预测未来应该做什么,没有办法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此时,我们就需要企业家精神。在我看来,企业家并不主要依靠于预测、计算,而依赖于判断,进行一种分散的决策。每个人看法不一样,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判断做出决策,最后都要以市场来论证谁成功谁失败。这里强调几点。
第一点,企业家决策不是科学决策。很多人认为科学决策是最高决策,其实不然。科学决策是基于计算。基于计算的决策,它要的是唯一正确的方案,就像学生做数学作业,大部分都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但企业家决策不是这样的,它具有不可预测性,只能依据直觉、想象力和判断。但每个人的想象和判断是不一样的,所以企业家决策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甚至可以说,有标准答案的决策都不是企业家决策。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认为对的东西,不会是企业家关注的。企业家关注的,是大部分人没有看到或者分歧很大的事情。在这里,我们把管理决策和企业家决策分开。一家企业中,95%的决策都是管理决策,小于5%的决策是企业家决策。管理决策我们可以委托专业的管理人员,但是企业家决策只能由企业家本人最后判断。
同样的创新和技术,在不同的企业家手里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外人没有办法说谁对谁错。记得多年以前,现在的商汤科技公司创始人汤总,想让我介绍他认识一位企业家,希望能对他的新技术进行投资。对方做了一些可行性研究,最后告诉我说他们不认为这种技术有前景,所以不愿意投资。但现在可以看到,商汤的技术已经非常成功。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企业家的判断没有标准答案,他是一种企业家精神、一种想象力、一种直觉的直接体现。
第二点,过去我们经常说,企业家做出决策时没有周全考虑约束的条件。这种说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错。但是真正的企业家决策,不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求解,而是改变约束条件本身。打一个比方,中国人过去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对的,但对企业家来说,这话就不成立了。企业家认为,如果他判断有人来吃饭、卖饭能赚钱,米就不是问题,他总可以找到米。即使找不到现成的米,也可以找到生产稻米的人——农民。即便没有找到种稻的人,也可以说服别人改行去种稻。他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一定会得到很多人的跟随。所以,企业家决策是out-of-box thinking,一般的管理者决策是within-box thinking。
企业家面对的约束条件不是一个,往往是一系列条件组成因果关系链。比如要达成Y,需A、B、C、D四个条件。但这四个条件本身是相互依赖的,企业家必须使这几个条件同时成立,他才可以成功。但由于不确定性,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能够满足,那就可能失败。所以,对于企业家来说,就是成王败寇。也就是说,如果他成功了,你就认为他了不起;如果他失败了,你就认为他是一个骗子,因为许诺的很多东西最后都没有兑现。所以,企业家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第三点,我们经常说企业家只想着赚钱,只为了赚钱。是的,很多企业家都在考虑如何赚钱,作为企业的负责人,不赚钱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但是真正伟大的企业家,他的目标是超越了赚钱。关于这一点,熊彼特说,企业家有三个非金钱动机:一是建立自己的“王国”。传统社会要靠征服其他的领土、人民来建王国,现在是要让人喜欢你的产品、买你的东西,从而建立“王国”。二是出人头地。别人不行,只有我行,没有比我更好的。三是对创造性的享受。这个过程本身会让企业家主动追逐了不起的事情。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伟大的企业家,比如Elon Musk,是没有办法用金钱和投入产出比来解释他的行为的。他们有更高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对人类的进步非常重要。其实,企业家群体平均下来,赚的钱并不多,因为其中会有很多人失败。但就是这些少数人的成功,可以让人类享受更好、更新的技术,让人类得以发展进步。
企业家是市场的主体。市场经济其实是企业家经济,市场经济当中的真正决策者、主导者是企业家。企业家通常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犯了错误,也有人做出正确决策。每一个企业家可以通过纠正别人的错误来赚钱。从这个角度说,市场经济是一个相互纠错的机制。创新也是这样,靠的是企业家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生产方式、新市场。
在我看来,预测未来非常困难,就像创新本身是不确定的。未来,人工智能将对人类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但影响到什么程度,难以预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未来怎么样,有赖于不断浮沉涌现的、千千万万的企业家。每一种新技术出现后,企业家就会寻找它的大量应用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将会出现很多今天无法想象的创新。
举一个例子。1947年晶体管发明之后,对它的发明人而言,无非是新型电子开关而已,没有人会想象到它将会为计算机行业带来巨变。但晶体管出现以后,生产助听器的人会得到启发。原来的助听器很大,那么有没有可能把晶体管用于助听器,所以现在的助听器不仅质量提高了,也变得非常小。原来的收音机是台式收音机,因为电子管比较大,人是不可能揣在衣兜里的,但美国一位企业家想,如果能够把晶体管用于收音机,就可以制作便于携带的袖珍收音机,于是他成功了。
人工智能技术也是一样,最后的结果依赖于千千万万的企业家,他们在每一个领域思考怎么使自己的产品、服务变得更好。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更新的技术出现,这是我们无法预测的,但我们可以对未来充满憧憬。
(根据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