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美乡村 绿色产业富群众
——金沙县着力打造生态名片
2020-08-21汪瑞梁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汪瑞梁
金沙县森林面积从2010年的152.59万亩增加到2019年的234.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0.24%增加到61.85%。良好的生态不仅让群众的家园美起来,也让生活富了起来。
一栋栋独具特色的黔西北民居依山而建,一片片翠色欲流的植被映入眼帘,一个个生态产业园改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如今,良好的生态已成金沙县的一张靓丽名片,不仅让乡村美起来,也让群众的生活富起来。
数据显示,2010年金沙县森林面积152.59万亩、森林覆盖率40.24%,到2019年,全县森林面积约为234.5万亩、森林覆盖率约达61.85%,兑付群众生态补偿资金2518.66万元。
找出顽疾开良方
初夏的金沙县岚头镇三桥社区,群山披绿,万木葱茏。
从曾经“尘土漫天,村民不敢开窗”的村庄变成如今窗明几净、遍地翠绿的宜居乐园,三桥社区发生的蝶变是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一个典型。
据三桥社区党总支书记何荣华介绍,以前岚头镇铁矿资源储量大,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为促进经济发展,该镇建了铁矿厂,群众漫山遍野大面积挖矿,导致山间沟壑纵横,对生态破坏很大,三桥社区也是“受害者”之一。2001年,社区开始组织群众植树复绿,经过近20年的生态修复,曾经尘土漫天的三桥社区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色家园。
“以前挖矿那会儿,天晴就是满天灰尘,下雨路上全是稀泥,且有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现象发生。2001年,我们社区初步实施了530亩连片植树造林,每亩地补助群众300斤粮食,大家积极性很高。后来每年都组织群众植树,现在三桥社区单是规模化管理的森林就有1万多亩。”追昔抚今,58岁的何荣华脸上露出了笑容。
近几年,岚头镇生态建设步履铿锵。2015年,该镇森林覆盖率为50.4%,如今已达62%。“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做强生态产业,将岚头镇建设成为养眼、养颜、养肺、养心的农旅特色镇。”岚头镇党委书记吕良军说。
和岚头镇相邻的茶园镇,曾经小煤窑众多,随意开采煤矿的现象频繁,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说起以前的面貌,茶园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汪明开记忆犹新:“10年前,群众伐木卖给煤窑,乱砍滥伐严重,山上难看见一棵大树。镇政府对面的山坡,每逢大雨就出现泥石流,毁了不少庄稼。”
既知其“顽疾”,当探寻“良方”。10年来,茶园镇关停小煤窑、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当地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绿水青山再现眼前,生态建设日新月异。
“如今,全镇25度以上的山坡要么退耕还林,要么种植经果林,现有林地面积500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61%。”茶园镇党委书记毛诗念告诉记者,现在除了平整的耕地外,再也看不见昔日山坡光秃秃的场景。
种植茶叶补短板
走进岚头镇三桥社区,8000多亩绿油油的茶园为黄土地穿上了新装,生态茶产业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
植树造林让家园美起来后,三桥社区开始向绿水青山要收入。“2010年,我们组织社区党员和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回来就开始发展茶叶种植。当时有些群众不理解,我们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如今茶产业已成规模,带动上千人就业,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何荣华说。
为促进茶产业稳健发展,三桥社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群众”的组织方式经营茶叶基地,合作社组织群众务工和管理茶园,龙头企业负责产销。群众除了每年领取土地流转费外,参与管理茶园每亩有管理费300元,在基地务工每天工资在100元至300元之间。此外,村集体每年可分红16万元。
“以前只能靠打零工和种包谷维持生计,一年辛苦到头入不敷出。如今村里有了茶园和茶厂,我在里面上班,还可以照顾家庭。”在岚头镇东隆村茶叶加工厂务工的当地村民刘方碧说,她在厂里工作一个月工资3000元,每月24日定时发放,从未拖欠。在东隆村,像刘方碧一样常年在茶叶加工厂就近就业的当地群众有12人。
2017年,东隆村种植茶叶2800亩,山野间的黄土地开始变得四季常青。“我们村合作社与金沙贡茶公司合作,在茶叶基地建起了加工厂,实现了产销无缝对接。”东隆村村委会主任余超介绍,茶叶基地里的锄草、施肥、剪枝、管护等岗位,可带动当地上百位群众就业。
“目前全镇已种植福鼎大白、春雨一号等生态茶1.85万亩,年产值8000多万元。”在岚头镇党委书记吕良军看来,种茶真正实现了山野绿起来、乡村美起来、群众富起来。
据悉,目前金沙县已发展生态茶40万亩,既补齐了绿色短板,又带动了群众增收。
发展产业富群众
随着生态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岚头镇已从以前的“矿山镇”变成了现在的绿色产业镇。
走进该镇茅岗村,碧波荡漾的穿洞水库滋养着数千亩农田,湖畔樱桃树、茶树郁郁葱葱。“2015年,我家把6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樱桃树,2019年挂果后收入3万多元,我母亲很高兴,说比种包谷划算多了。”茅岗村村干部李佑芳说。
“以前的茅岗村,貌如其名,只有黄土和杂草。后来开始植树造林,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又发展生态产业,才有了今天的新貌。”67岁的老村主任付德一告诉记者,1979年金沙县沙土镇修建乌江水库,他们作为生态移民搬迁对象来到茅岗村安家,亲眼见证了村里几十年的发展。
茅岗村目前种植了茶叶1000多亩、樱桃300多亩,带动2019年仅剩的20多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我在村里做护林员,月薪800元,自己种植了几亩樱桃,年收入加起来有3万多元。”说起发展生态产业带来的福利,村民王发敏笑容满面。
同样大变样的还有茶园镇,生态环境的改善,吸引了不少“游子”回乡发展林下经济。
茶园镇桂花村返乡创业青年万成,2018年种植蜂糖李1200亩,每年带动当地13位群众固定就业、季节性务工50多人。“我们家有7口人,负担很重,感谢小万他们,让我多了一份收入。”桂花村村民王文进说,他2019年在蜂糖李基地季节性务工收入1.2万余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脱贫攻坚的好政策,是我们返乡创业的动力。”万成告诉记者,除了种水果,他还与朋友合伙办起了农家乐,带动当地群众7人就业。
看到万成回乡发展,其他人也不甘落后。2017年,外出做生意多年的新桥村村民李平得知退耕还林的惠民政策后,回乡发展种植刺梨520亩,带动季节性务工群众近80人。
“除了联系成都的企业收购加工外,我还通过网络直播推销刺梨,不断拓宽销路。”李平说。
同一年,与李平同村的蔡和义也回到家乡,流转土地种植猕猴桃348亩。
“今年猕猴桃将迎来盛产,按市场价每斤3元到6元计算,亩产值可达6000元以上。”蔡和义告诉记者,基地带动群众就业20余人,每人每天务工工资100元。
据了解,目前茶园镇发展生态茶园约1万亩,改变了曾经“茶园无茶”的状况,还种植了李子、刺梨、猕猴桃、板栗等经果林4700余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扶贫效果“三马齐驱”。
山下茶山上树,金沙县岚头镇从以前的“矿山镇”变成了现在的绿色产业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汪瑞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