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玻璃栈桥:疯狂的景观

2020-08-20杨智杰

东西南北 2020年2期
关键词:栈桥吊桥观景

杨智杰

在这场玻璃栈桥“大跃进”中,投资人看到了“暴利”,景区看到了翻倍上涨的游客和收入,施工方看到了源源不断的订单,游客乐此不疲地追逐更刺激的体验,短视频捧红了一个又一个“网红桥”。

“云天渡”玻璃桥

不建一座玻璃吊桥或者玻璃栈道,就落伍了,中国的景区正在被裹挟进这样一个现实里。

“排除一些知名度极低的景区,目前国内的玻璃吊桥、栈道、观景平台等项目已经超过2000个。”杜洪波是一个景区投资人,从事了多年生态景区的设计和开发,他说,玻璃栈道、玻璃吊桥在国内走红,是从湖南省张家界“云天渡”玻璃桥这个“明星项目”开始的。

2016年8月,耗时4年设计建造的张家界“云天渡”玻璃桥正式对外开放,桥面长375米、宽6米,桥面距谷底相对高度约300米。这座全透明的“云天渡”,长度和高度达到当时的世界第一,创下了10项世界纪录,被CNN列入世界11座“最壮观的桥”名单之内。

此后的两三年间,玻璃桥开始野蛮生长,大到5A级景区,小到城市近郊的生态园,玻璃桥项目疯狂上马。玻璃桥也不断升级换代,从观景平台到玻璃吊桥,从玻璃栈道到玻璃水滑道;从普通玻璃桥面,到5D“破裂效果”,再到最新款的9D玻璃桥。据称,“所谓的9D,是指玻璃天桥采用了超现实视觉9D技术和惊险刺激的特技效果,有仿真场景、立体画面、惊险剧情,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融为一体。”

在这场玻璃栈桥“大跃进”中,投资人看到了“暴利”,景区看到了翻倍上涨的游客和收入,施工方看到了源源不断的订单,游客乐此不疲地追逐更刺激的体验,短视频捧红了一个又一个“网红桥”。

在合谋的狂欢背后,玻璃栈桥这个千亿级市场却处于“裸泳”状态:整个行业无行业规范、无验收标准、无监管主体。

一场整肃风暴正在酝酿中。

一哄而上

“更高、更透、更吓人!”2017年,位于河北保定的狼牙山玻璃栈道建成,有网站如此宣传:“有机会来狼牙山上的玻璃栈道走一走,让你吓破胆!”

这个号称“让人吓破胆”的玻璃栈道设计长达5公里,游客沿着玻璃栈道,一路可以登上466平方米的玻璃观景台,最多可同时容纳200人观赏。观景台悬空,下方就是万丈悬崖,双脚和悬崖之间,只有一层玻璃相隔,让人双腿发软。但对不少游客来说,这才是最“不虚此行”的体验:看着脚下透明悬空的高山风景,一面战战兢兢,一面体会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

玻璃栈桥或玻璃观景台,成了很多景区的“必体验项目”。这样一股潮流,不是这两年才有。在杜洪波的记忆中,2016年是玻璃栈桥发展史的一个分水岭。此前只有零星的景区试水,包括湖南平江石牛寨的玻璃吊桥、重庆云阳的“云端廊桥”玻璃悬臂、河北白石山玻璃栈道和辽宁丹东凤凰山玻璃栈道,都是最早期的一批“尝鲜者”。

2016年8月,张家界“云天渡”玻璃桥建成开业,迅速成为网红,引发追捧效应。玻璃栈桥项目如雨后春笋在国内蔓延开来,正是从这一年开始。

在“云天渡”正式开放前的6月份,杜洪波带着团队,以景区投资人的身份慕名来到张家界考察。杜洪波是晟景文化旅游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一直从事景区的设计、开发和建设。最近几年,做了不少玻璃栈道、吊桥等项目。

熟悉栈道、索道建设的他发现,相较于普通的吊桥,玻璃吊桥技术看上去似乎不难,就是把过去常见的木板桥改为玻璃桥。玻璃吊桥的施工门槛也比较低,只要有高空栈道经验的施工方就可以做。“只是目前没有建设标准,每一家修建会有自己的结构、特点和风格,工程质量也参差不齐。”杜洪波说。

杜洪波当时还发现,修建这些项目的景区没有资质要求,只要具备地形条件就可以做,投资可大可小。湖南张家界“云天渡”玻璃桥总投资高达2.6亿元人民币,而一些玻璃栈道的投入也可以只有百万元左右。三个月后,杜洪波团队决定,在北京密云清凉谷也修建一座玻璃桥。他们找到设计单位,根据景区地形地貌,设计出适合清凉谷地质地形的玻璃桥。2018年春季,全长200多米的清凉谷玻璃天桥投入运营。

正是这两三年间,形形色色的玻璃栈桥,成为了“风口”。杜洪波粗略估计,目前国内各类玻璃栈桥类项目超过了2000个。

大大小小的景区一哄而上,除了简單引进,有些景区还要追求“全国最长”或“全国最高”等噱头,来提升自己的存在感。

2014年9月,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景区建成了当时“国内最长悬空玻璃栈道”,全长只有95米。此后,长度不断被赶超。2016年开业的张家界“云天渡”桥面长375米,桥面距谷底相对高度约300米,当时号称长度、高度都是世界第一。2017年底,河北省石家庄市红崖谷景区玻璃桥开业,这座桥横跨在红崖谷的两座山峰之间,吊桥长488米,桥与地面最大落差218米,号称最长的悬跨式玻璃索桥。

追求高度和落差,也是玻璃栈桥竞赛的方向。重庆云阳龙缸景区云端廊桥建于海拔1010米的绝壁之巅,离地高度718米。而河北白石山景区的两条玻璃栈道,一条位于海拔1900米处,一条建在海拔1600米的悬崖峭壁上。

还有玻璃观景平台,比拼挑空程度。重庆市黄水大风堡景区的观景平台,号称“亚洲第一挑”空中观光平台,虚悬在谷壁之外的半空中,最远处距谷壁31米。

常规的玻璃桥、玻璃栈道不再新奇,景区又想出奇招。脚下玻璃瞬间“断裂”,第一次体验的人被吓得瑟瑟发抖。景区使用“模拟碎屏技术”做出视觉效果以增加刺激体验。最近,很多景区已经从3D做到了5D特效,让游客感受“步步生莲、玻璃碎裂”的效果。

“升级版”的玻璃滑道也成为新晋网红。2017年,东莞观音山推出目前国内最长的玻璃滑道,全长980米。随后其他景区纷纷效仿,大家竞逐更长的滑道更大的落差。福建莆田大洋乡景区号称拥有目前国内落差最大的纯透明钢化玻璃滑道,总长388米,落差168米。

景区摇钱树

对很多景区来说,玻璃栈桥既是一剂“鸡血”,也是一棵摇钱树。

“网红项目确实可以带动一个景区的发展”,在杜洪波看来,玻璃观景项目是一个暴利的项目,能明显改善景区收益。

张家界大峡谷景区信息中心主任罗克文曾对媒体介绍,自2016年8月20日“云天渡”投入市场后,至今共接待游客达760万人次,营业收入12亿元。而当初玻璃桥的总投资额仅为2.6亿元,不到营收的1/4。2019年春节期间,景区接待81万游客,绝大部分游客都会选择去登桥体验“云端漫步”。湖南省文旅厅厅长陈献春甚至提到,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近年来井喷式的游客增长已经赶超核心景区武陵源和天门山,“相当于重新再造了一个武陵源和天门山”。

张家界玻璃桥的“暴利示范”效应,迅速带动全国其他景区模仿。很多景区十几、二十年没见起色,一个玻璃桥就带起了人流量,这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宁夏中卫黄河3D玻璃桥

2017年底,杜洪波所在公司投资建设的安徽马仁奇峰飞龙玻璃桥和天梯玻璃栈道对外开放。此前马仁奇峰的游客量为20万人次,玻璃桥建成后,景区2018年的客流量超过了100万。资料显示,北京市平谷区京东石林峡景区自建成415平方米玻璃观景台后,游客量从全年不到10万人次增加到了70万人次。河北省红崖谷景区在开放玻璃栈道后,景区日游客接待量飙升,最高峰时达5000人次以上,是平时的近5倍。

患上“玻璃桥依赖症”的景区,一旦被关停,营收立刻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河北狼牙山景区2018年第一季度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4.2%,之后玻璃栈道被关停,游客数量逐月下滑,至8月,接待游客数量同比下降34%。河北白石山景区自2018年4月关停玻璃栈道项目后,600多个旅游团队取消了行程,接待游客数量同比下降40%。

河北保定狼牙山风景区玻璃栈道

湖南张家界市天门山风景区盘龙崖玻璃栈道

在“門票经济”下降的大背景下,兴建玻璃桥、玻璃栈道或玻璃观景平台被视作摆脱景区经营困境的“速效解药”,背后折射出国内大多数景区的“揽客”焦虑。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峰说,原国家旅游局在2012年曾出过报告,国内有2万多家景区,80%的游客集中在20%的头部景区,“大量景区游客量不足,景区更新换代需要新项目来扶持。所以玻璃栈道这类代表项目给景区提供了一条出路,造成大家盲目跟风。”

杜洪波分析,20年前,国内景区吸引游客主要靠景色,而如今,游客们更追求体验感和参与感。所以现在的景区要靠项目成就,要看景区有多少二次消费项目。

从景区运营的角度看,更加注重景区体验项目的打造,这是一件好事,但问题在于一哄而上。

但“网红”的东西容易快速变现,也容易“速朽”,看似火爆却容易成为过眼云烟。玻璃观景项目也在更新迭代,早期受人追捧的是玻璃栈道、玻璃吊桥,而近一两年,玻璃滑道、5D玻璃天桥成了景区和游客打卡的“新宠”。

作为投资人,杜洪波需要提前预判风向。在他看来,玻璃栈道类观景项目未来可能还有3-5年的生命周期,在出新的产品之前,它仍然会成为景区的标配。

三无行业

越来越多的景区和承建方盯上了这门生意。那么造一个玻璃栈桥或者滑道需要什么手续?很多施工方都给出了相同的答案:不需要手续。

无行业规范、无验收标准、无监管主体,是整个行业的通病。以玻璃滑道为例,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但玻璃滑道作为新事物并没有被纳入目录。建设投资门槛低,审批难度低,并且投资回本快,这些在景区建设者眼里的优势,给玻璃滑道的安全埋下大量隐患。无论国内外,玻璃观景项目出现安全事故从未间歇。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劲松发现,随着景区一哄而上,上游的施工单位、玻璃栈桥修建企业缺乏资质和技术手段,整个市场鱼龙混杂,不少投资建设团队都是半路出家,行业里的玩家泥沙俱下。

一些地方已经意识到风险,要求加强项目的检测验收,但对施工质量的验收,也存在很多漏洞。一位不愿具名的第三方检测人员说,由于缺乏行业标准,他们只能参照现有的常规规范进行检测。第三方检测机构数量也颇多,不分级别,公立和私营都有,大家各自按照标准检测,收费也有高有低,从几万到五六十万不等,“选择权掌握在投资者手里,这其中自然存在安全漏洞”。

“玻璃栈道、吊桥、观景平台等项目,行业没有一定的规范制约,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监管不明,行业里安全隐患比较大。”杜洪波说。

但监管收紧的信号已经越来越强烈。上述不愿具名的第三方机构检测人员说,过去几年国家和各地文旅部门陆陆续续对玻璃栈道类项目都有下发文件,2019年的管理最为严格。

2019年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向各地方下发了《关于加强A级旅游景区玻璃栈道项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协调相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和旅游安全领域的机构和专家,对辖区内A级旅游景区玻璃栈道项目建设、运营情况开展摸底调查,进行安全技术检测和风险评估。

据了解,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正在编制《玻璃栈道工程技术规范》,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为主编单位,该标准预计在2020年定稿。

作为景区项目投资方,杜洪波希望业内能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以厘清政府部门对玻璃栈桥的监管。

(孙司荐自《中国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栈桥吊桥观景
麓湖春天观景
旋转房屋
理由要充分
在栈桥上
再见
你陪我挑灯夜读,我伴你迟暮黄昏
美丽的栈桥
这座吊桥真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