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水彩画对群众美育的影响
2020-08-20戴春艳
戴春艳
摘 要: 美术一直在群众文化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水彩画作为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以轻巧、便捷的优势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本文以群众美育为切入口,探讨水彩画对群众审美品位提升的促进、对群众参与美育建设的推进等,探析群众美育与水彩画本土化发展的良性文化循环。
关键词: 群众文化;美育;水彩画
【中图分类号】 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4-0264-01
水彩画起源于欧洲,一百多年前传至中国。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本土化历程,水彩画在中国形成了民族化审美特征,独具中国人的审美视角与文化情怀。在我国群众文化发展中,水彩画以轻巧、便捷的优势在群众美术中有着重要影响,发挥着积极作用。
水韵雅社成员主要是中国美术学院水彩画专业硕士毕业生,他们大部分在院校、文化馆等从事专业教学工作,近年来,他们将水彩画艺术从西子湖畔带到南浔古宅,从钱塘江畔带到东海之滨,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美育能力和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1 群众美育观点的提出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在闲暇时间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载体的社会历史现象。美育即审美教育,一般认为是由德国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提出的。众所周知,艺术可以提升人的审美情感、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思考的课题。因群众文化辐射人群广、范围大、对象多,因此,群众文化能成为当今社会进行美育的有效手段,而美育一直以来都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归宿,二者相辅相成,群众美育的观点随即提出。群众美育的对象是参与群众文化的广大群众,群众美育具有广泛性、感染性强等特点,依托的媒介包括美术、音乐、舞蹈等,本文主要讨论水彩画对群众美育的影响。
2 水彩画促进群众审美品位的提升
李泽厚在《美学三书》中指出,情感本体或审美心理结构作为人类的内在自然的人化的重要组成,艺术品乃是其物态化的对应品。水彩画艺术是美术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创作者在艺术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的思想,通过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将情感和思想传递给欣赏者,以达到共情和共鸣。在鉴赏的过程中,观画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作画者也在美的实践和创造中实现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理想。审美的互动让作画者和观画者之间形成了有机融合。
水韵雅社于2018年底组织艺术家走进浙江省临海市一个偏远但秀美、被誉为“绿谷氧吧”的小芝镇,通过几个月的创作写生,创作了一批展现山乡美景的作品,于临海市博物馆举办了“大美临海·水韵小芝”水彩画展。艺术家以流畅的笔触展现了他们对美的探索、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中西方传统绘画的融合与跨越。画展吸引了临海当地观众前来驻足,对他们理解家乡之美、提升对家乡的认可和热爱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研究显示,前来参观的人员对以水彩画记录家乡之美的形式尤为赞叹,同时均提到画展对个人精神世界的陶冶作用。这种与民间生活结合的有效实践,是水彩画促进群众审美品位提升的有力佐证。民众在接受水彩画清淡之美的同时,开阔了心胸,体验了美的物化,从而收获了良性的审美情感。
3 水彩画推进群众参与美育建设
水彩画是舶来品,因此,“民族化”是水彩画艺术的重要命题。在现有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因其材料较油画简单,技法也与中国画有相通之处,呈现的作品符合现代审美内容,水彩画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依托水韵雅社的力量,成员们在参与群众文化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笔墨、意境等融入水彩画中,将中国传统哲学、艺术思维等不断创新,让传统与现代结合,使得水彩画艺术在本土生根发芽。群众在参与绘画的过程中,不仅在开拓,也在传承,也有助于他们较好地将西方艺术形式为民族化所用,在西方的笔触中,弘扬“物我合一”的中国哲学和精神意境。
群众文化与审美教育是共同促进的。群众美育的作用不仅仅是发现美、感知美、理解美,更应该是创造美。群众在水彩画艺术的学习和实践中,也参与进了群众美育的建设中。一个群众具备了对美的认知,就能在生活中发挥这一能力,从而不断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縛,成为一个具有真善美的人,参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极为美的发展出谋划策。
4 结语
群众美育的方式方法很多,但初心和使命不变,都是为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本文从水彩画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出发,探讨水彩画这一艺术形式对群众美育的影响。美育之所以可贵,因其牵动着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审美能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与精神情感生活的丰富息息相关,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精神审美领域的富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审美能力的提升,群众文化参与者的创作便不会随意而为,势必将美好精神为育人发挥积极功效。近年来,水韵雅社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良性资源,不断创新提升群众美育的方式,为大美中国贡献一份力量。在实践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这需要群众文化参与者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创造更多价值,让人民群众不仅更好地享受文化成果带来的福利。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 美学三书[].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 靳潇.中国水彩画的“民族化”进程及趋势[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7).
[3]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