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校长张桂梅:将1645个贫困女孩送进大学

2020-08-20依江宁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张桂梅孩子学生

依江宁

福往者福来,136个孤儿有了“妈妈”

张桂梅从来不是命运的宠儿。1957年6月,她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少年丧母,10多岁的她不得不背井离乡,跟随参加“三线建设”的姐姐来到云南。

18岁,张桂梅进入林业局工作,后来考入丽江教育学院读书。在这里,她遇到了爱情。1990年,张桂梅大学毕业,和丈夫在大理结了婚,随丈夫调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一中任教。

夫妻俩十分恩爱,张桂梅本以为安稳幸福的生活就此开始,没想到命运的打击再次来临。婚后第四年,丈夫因癌症去世。万分悲痛的张桂梅,不愿意在熟悉的大理继续待下去。这里是她和丈夫相爱、结婚的地方,承载了太多幸福又伤感的回忆。

她要求调到地处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中心中学任教。这里有很多家庭还在为温饱挣扎:有的家长带着一大包角票交学费;有的孩子只吃饭,舍不得吃菜;有的女孩从课堂上消失,回家嫁人了……

张桂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正当她全身心投入工作时,突然感觉腹部疼痛,到医院检查发现长了肿瘤,需要手术治疗。张桂梅痛苦极了,整整哭了一夜:“老天怎么就对我这样不公平?少年丧母、中年丧夫,难道还不允许我有一个健康之躯吗?”

哭过以后,她做出的抉择却是,不能在节骨眼上把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扔下!她把医院的检查结果揣进怀里,一边吃着止痛药,一边像常人一样工作,直到3个多月后把学生送进了中考考场,才向学校领导说明病情,准备住院。可她那微薄的收入,根本看不起病。得知张桂梅的病情后,县里各个单位组织了捐款,为她筹集到6000元医药费。这样的深情厚谊,值得张桂梅用一生去回报。

1997年,因教学工作出色,张桂梅被调到华坪县民族中学,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任教期间,只要有时间,她就去老年福利院做义工。当华坪县“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时,投资方指定由张桂梅出任院长。于是,张桂梅不拿一分报酬地干起了第二份职业。

每天学校下课后,张桂梅就跑回福利院忙里忙外,照顾每一个孩子,教他们读书识字。一年365天,从未间断。她成了136个孩子的“妈妈”,许多孤儿后来都读了高中、上了大学,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拿命办学,帮助1645个女孩走出大山

山区太穷,山民家里往往不止一个孩子。当供不起所有孩子读书的时候,家长往往会选择让男孩上学。那些辍学的女孩是怎样的命运呢?“一座高高的山上坐着一个小女孩,身旁放着一把镰刀和箩筐,望着远方发呆……这画面到现在我都无法忘记。”张桂梅哽咽地说,“小女孩想读书,可家里穷,要让她嫁人。”

小女孩渴望读书的眼神深深地烙在了张桂梅的心里。2002年,她萌生了創办一所免费入学的女子高中的念头。办学需要筹钱,张桂梅寒暑假去各地进行募捐。她随身带着身份证和优秀教师证书复印件,但还是被路人怒斥:“骗子,好手好脚你不干活,戴个眼镜你出来骗钱花!”更有甚者,竟然放狗咬她。她像个乞丐一样被恶狗追着咬,腿上鲜血淋漓。无数的屈辱与卑微,张桂梅统统都忍下了。“为了山里的女孩子能走出贫困,吃什么苦我都心甘情愿。”

后来,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她办校。在媒体的帮助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持让张桂梅的梦有了变成现实的可能。2008年,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学了,第一年招收了100个贫困家庭的女学生。这所高中没有录取分数线,只要初中毕业愿意读高中、是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学校都无条件接收,而且提供的是全免费教育。

女子高中建立之初,院坝还是泥土地,为了给学生们留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张桂梅提出让老师扫地。“我们是来教书的,又不是来扫地的。”偌大的院坝,每天要扫上半小时,渐渐地,老师们开始“有意见”。冬天,老师们相约着不扫地,想让张桂梅知难而退。清晨,张桂梅背着“儿童之家”8个多月大的孩子,默默地清扫校园。等老师和学生们来到院坝,看到变成“灰人”的母子俩,大家沉默了。从那以后,老师们再没有抗议过。

女子高中宿舍门口,一把椅子静静地放了好几年。晴天,这把椅子放在院子里。雨天,这把椅子放在宿舍屋檐下。张桂梅是校长,也是保安。她每天检查水电安全,赶走路上的蛇,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起床吃饭做操。

师资紧缺、学生底子薄……起初,这是一所被认为是“绝对办不下去的学校”。三年后,第一届学生参加高考,96人全部考上大学。很多师生抱在一起,泣不成声。

在张桂梅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硬件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已经毕业的9届学生,大学上线率和升学率都是百分之百,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第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

爱出者爱返,“红梅精神”感动全国

每年寒暑假,张桂梅都要家访,11年来,从未缺席。很多学生的家在大山里,一走就是几个小时,要走完100多个学生的家,张桂梅总是发愁时间不够。

有一次家访路上,突然下起大雨,山路狭窄泥泞,车子进不去,走路需要一个多小时,同行的人都劝说别去了,但张桂梅坚持要去看看。“不去看看,你永远不了解那个孩子的家庭。”张桂梅没再多说,拄着棍子继续往前走。

第二天,张桂梅走路时一直捂着肋骨,在大家的再三追问下,张桂梅挥挥手说:“没事,今天这里有点疼,不要紧。”直到第三天家访完,张桂梅才去医院检查,令人震惊的是,她身体右侧的两根肋骨断裂。如此巨大的疼痛,整整三天,谁也不知道,这位老人是如何挨过,又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她一步步前行。

从女子高中毕业后,女孩们愈发感激张桂梅,她们有的捐助学妹,有的回到母校教书。现在,张桂梅的故事在全国传开了。她先后获得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其精神被誉为“红梅傲雪,大爱无疆”。

60多岁后,多数人都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63岁的张桂梅非但没有放缓将贫困山区女学生带出大山的脚步,反而增加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每天5点半起床,叫完学生集合后,便回到办公室一边啃馒头一边处理日常事务,等忙完手里的活,她还要去各个教室检查。

很多人问她:“你已经帮助那么多贫困学子走出大山,把自己获得的7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如今这把年纪,还带着一身病,有必要这么拼吗?”“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我最好的药!我一定要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女学生。”这是张桂梅的新目标,她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猜你喜欢

张桂梅孩子学生
写给张桂梅的一封30万字长信
张桂梅:教书育人奉献所有
女高校长张桂梅陷入“舆论风波”
大山里的女校校长张桂梅 我想改变一代人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