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为国铸重器
2020-08-20李岩春
李岩春
“共和国勋章”“全国道德模范”……功勋卓著的光环之下,黄旭华百感交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这是我们自己干出来的。”
黄旭华的人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一样,虽然无声,却有着无穷的力量。
弃医学航空,参与新中国核潜艇研制
1924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海丰一个医者家庭,从医是他幼时的梦想。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苦难,面对当时落后贫穷的祖国,少年黄旭华开始重新思考:“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将来造飞机保卫祖国蓝天;制造军舰抵御海上侵略。”于是,在海边出生长大的黄旭华,1949年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开启了与核潜艇一生的缘分。
1954年,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首次试航。1957年,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这种新武器的巨大能量,一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当时有一种说法这样描述核潜艇的续航能力: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铀块燃料可以让潜艇航行6万海里,如果用柴油作燃料,则需近百节火车皮的柴油。对于大国而言,核潜艇是至关重要的国防利器。
1958年,出于国防安全形势需要,中国也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8月的一天,34岁的黄旭华疾走在首都北京街头。此时,黄旭华是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产品设计一室潜艇科科长,接通知说北京有工作任务,请他跑一趟。报到那一刻,黄旭华才知道,要参与新中国核潜艇研制。
美国、苏联先后有核潜艇下水,为打破帝国主义封锁,中央决定组建造船技术研究室。黄旭华有过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因此被选中。因为核潜艇的研制在任何国家都是高度机密,所以领导提出要求,严守国家机密,甘当无名英雄,不能泄露工作单位和任务;准备干一辈子,就算犯错误了,也只能留在单位打扫卫生。
为了民族的尊严、国家的富强而奉献!黄旭华热血沸腾,立即决定留在北京。彼时,29人组成的造船技术研究室,平均年龄不到30岁。就此,黄旭华跟大家一起隐姓埋名,开始与妻女长达4年的分居生活。
克服重重困难,首次进行深潜试验
研究开始不久,苏联宣布撤回援华专家。毛泽东主席下令:“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在位于武汉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办公大楼里,毛泽东主席的誓言刻于墙壁之上。正是这句话,坚定了黄旭华的人生走向。“那个地方一年刮两次七级大风,一次刮半年。”黄旭华回忆说。恶劣的自然条件还不算,没人、没钱、没资料、没技术,最大的困难是大家不知道核潜艇的样子。他和同事们只能“大海捞针”——从国外报刊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拼凑出一个核潜艇的轮廓。
恰好,有研究人员从国外带回了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儿童模型玩具。大家把玩具反复拆装,发现这些密密麻麻的设备,和他们一半靠零散资料、一半靠想象构思出的图纸基本一样。“我当时就想,核潜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再尖端的东西,都是在常規技术的基础上综合创新出来的,并不神秘。”黄旭华说。
资料难找,数据计算也是难题——他们只能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潜艇上的大量数据。那些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部件配重,他们只能靠一台磅秤一个个零件称。为保证计算准确,科研人员分为两三组分别计算,结果不同就重来,直到得出一致数据。
反复进行了各种试验后,终于建造了一艘25米长的模型小艇,只容一人进去操纵。模型艇在北海走了一段时间,大家普遍认为,“这条艇比常规艇好操作。”这让黄旭华信心大增,他毅然敲定核动力水滴型潜艇。“这就像部队行军,已经有侦察兵探出一条准确道路,再没有必要去走弯路。”
1961年11月,黄旭华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〇九研究室副总工程师。1962年底,妻子李世英调到北京,一家人终于团聚。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加入海军战斗序列。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我们的核潜艇没有一件设备、仪表、原料来自国外,艇体的每一部分都是国产。”黄旭华自豪地说。
1988年,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首次进行深潜试验,那是中国核潜艇发展历程上的“史诗级时刻”——由于北方水浅,中国核潜艇在问世18年后,才到南海开始这项试验。有了第一次深潜,中国核潜艇才算走完它研制的全过程。
当时,美国“长尾鲨”深潜试验的失败引起了乘试人员的情绪波动。对参试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心理考验。黄旭华为了稳定人心,增强参试人员信心、减小压力,这位64岁的总设计师做出惊人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亲自参与这次重要而危险的试验。黄旭华说:“我不是充英雄好汉,要跟大家一起去牺牲,而是确保人、艇安全。”
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核潜艇不断向极限深度下潜。海水挤压着艇体,舱内不时发出“咔嗒、咔嗒”的巨大声响,直往参试人员的耳朵里钻。
时任深潜队队长的尤庆文回忆当时情景,“每一秒都惊心动魄”。尤庆文抱着录音机录下舱室发出的声音和下潜指令。黄旭华全神贯注地记录和测量着各种数据。
成功了!当核潜艇浮出水面时,现场的人群沸腾了。人们握手、拥抱、喜极而泣。黄旭华挥笔写下了四句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一“痴”一“乐”,尽显其对核潜艇事业的痴迷,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同年,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报复力量的国家。
30年没回家,原来是在做大事
从1957年到1987年,黄旭华与老家亲人神秘“失联”30年。他去哪里了,做什么工作,家乡亲人多次写信询问,都得不到答案。只知道,父亲去世,他没有回家;二哥去世,他也没有回家。
与对家人隐姓埋名相比,黄旭华的妻子李世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漫长岁月里,李世英独自带着三个孩子,用成全来守候。
300多斤的煤球送到楼下了,李世英和大女儿黄燕妮,一簸箕、一簸箕,往三楼搬。二女儿出生了,岛上生活困难,李世英忍痛将孩子送到上海外婆家。地震来了,李世英抱着刚出生的三女儿黄峻,拉着大女儿往外面跑……劳累,沮丧,无数次冲击李世英心头。她从不埋怨,从未落泪。
1987年,在老家的黄母收到了一本黄旭华寄来的上海《文汇月刊》,其中刊登了一篇题为《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长篇报告文学,详细介绍了中国核潜艇“黄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文章并未提及具体名字,但提到了其夫人李世英,黄母这才恍然大悟。
这位93岁高龄的老人没想到,30年没回家、被兄弟姐妹们埋怨“不孝”的儿子,原来在为国家做大事。她把家人召集到一起,告诉他们:“三哥(黄旭华在兄弟姐妹中排第三)的事情,大家要理解,要谅解。”黄旭华在远方得知后哭着说:“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我继续核潜艇事业的动力。”
1988年南海深潜试验,黄旭华顺道探视老母,母亲与儿子对视却无语凝噎,30年后再相見,64岁的黄旭华已双鬓斑白。
“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这是2014年在央视一档节目中,词作家阎肃为黄旭华写的词。黄旭华从不讳言“爱”字:“我爱我的妻子、母亲和女儿,我很爱她们。”他顿了顿说,“但我更爱核潜艇,更爱国家。党把研制核潜艇的任务交给我,让我有机会实现梦想,兑现入党时的誓言,我就要为党和国家流尽最后一滴血!”
如今的黄旭华已96岁高龄,但他依然精神矍铄、气宇轩昂。仍然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为年轻一代答疑解惑、助威鼓劲,还经常不辞劳苦四处奔波,到校园、科研院所做讲座,为了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奔走操劳,发挥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