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
2020-08-20贺晓薇
贺晓薇
摘 要 造价超预算,这在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中,是一个会出现的切实问题,造价超预算,原因存在于多个方面,要想对造价形成有效控制,就需要对其超预算的根本原因形成认识,然后对症下药予以针对性控制,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效果。对此,本文就针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危害展开分析,然后提出控制造价避免超预算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士带来一些参考,推动造价管理工作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措施
造价,是指一项工程完成建造所花费的全部成本支出。一般来说,在工程项目建设开始前,都会进行项目预算编制,对各种成本提前预测定量,然后在实际施工中,就依照预算方案执行造价的管控。然而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工程当中,就会出现造价超预算的情况,这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直接损失。因此,就需要对此类问题有效认识,通过合理的方法,对造价超预算问题形成有效控制。
1建筑工程当中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危害
(1)原因。根据笔者自身经验,以及对相关学术研究資料的查阅,认为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预算不合理。造价超过预算,不一定就是造价管理出现了问题,也可能是预算本身就不合理。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选择的方法不同,预算结果就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就说明预算编制本身就并非完全符合实际。在实际中,预算编制可能出现少算、漏算、错算的情况,从而导致与实际造价不符。第二,造价管理落不到位。造价管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而言意义重大,必须要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依照预算方案对造价合理控制。然而在实际中,却有部分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在执行管理的时候懈怠敷衍,导致造价管理没有落实到工程当中,一部分造价未能得到控制,从而出现超预算的情况。第三,竣工结算出现问题,对一些工程量或是成本项目重复计算,导致造价升高。同时在一些造价项目计算中出现错误,导致造价虚高,超出预算。
(2)危害。造价超预算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建筑工程而言,会产生多方面的危害,这需要引起重视。首先,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造价是实际的成本支出,其超出预算之后,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缩窄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降低企业的实际利润收入,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甚至一些项目出现重大的超预算问题,不仅导致企业利润缩窄,甚至可能导致出现亏损。其次,影响建筑项目建设质量。造价超预算的问题,并不是在竣工结算是才会发现,很多时候在工程中途就能发现。而一些施工单位在中途发现前期造价超预算之后,就会想办法从后期施工中将超额的造价控制下来,如此可能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一些影响。最后,可能存在法律风险。造价超预算的背后,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合同违约、暗箱操作等涉及法律制度的风险问题,这会给企业的口碑形象带来严重损害,需要引起重视[1]。
2建筑工程项目加强造价管理的措施手段
针对造价超预算的问题,造价管理人员要形成有效认识,然后通过合理的手段方法,对造价予以控制,尽可能降低造价超预算的可能性,让造价保持在预算范围之内。
(1)针对工程预算予以优化。预算是造价控制的先决条件和标准,如果这个标准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导致造价控制不准确。所以,为了避免出现造价超预算的问题,那么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就要确保预算合理,不出现少算、漏算、错算这些情况。具体来说,首先要对工程量准确估算。在进行工程量估算的时候,最好通过BIM此类信息化的模型软件,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立体化模型的构建,然后通过立体模型来估算工程量,尤其是对其中存在的隐蔽工程合理估算,由此确保工程量估算的准确性,为预算编制打下基础。其次,要清楚核对各类材料、设备的数量、型号。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会使用到很多不同型号的材料和设备,在数量上也有差异。在预算编制的时候,就需要对其加强审核,避免出现遗漏和缺失的情况。最后,在预算编制完成后,需要对预算方案进行全面核查,对各个项目进行复检,确保计算正确,不存在错算的情况。
(2)在施工中有效落实造价管理。造价管理的关键,在于施工环节的管理落实,也就是对造价产生的具体过程进行控制。因此,在施工环节,就要对造价管理予以有效落实。第一,在材料方面,采购价格一般按照预算执行,导致造价增加的主要因素在于材料的浪费和损耗。所以,在施工中,就需要对材料使用做好管理,依照最大化利用的原则,指导施工人员合理加工,减少浪费。同时在加工的时候要按照规范操作,避免出现损毁材料的问题。对于剩余的废料,则要通过回收处理,实现成本回收,降低造价。第二,对于机械设备,重点在于对租赁设备的合理配置,既要关注到租赁设备的租赁价格,也要关注到租赁设备的施工安排,尽量缩短租赁时长。此外,还需要做好设备的保养,减少出现故障的概率,避免产生大修导致造价增加。第三,对于人力资源配置,则应该依照工程进展所出现的工程量变化,让施工人员规模保持动态变化,避免出现人浮于事的情况。第四,注意非施工成本的控制。建筑项目造价,除了施工成本之外,还有非施工成本,比如行政办公、公务接待、融资成本等等。对于这些方面的成本,也要引起重视,根据工程建设实际予以合理控制,达到降低整体造价的效果。
(3)加强竣工造价结算的控制。在竣工造价结算的阶段,要需要做好管理控制。首先,要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成本项目全面罗列,不能出现遗漏,这需要反复检查,排除意外情况。其次,要对结算数据反复多次核查,并依照预算方案进行对比,看一看是否出现漏算,或者是核算标准不一致的情况,确保竣工结算合理,避免因为错算、多算导致造价增加[2]。
3结束语
造价管理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是确保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基础工作。而在管理实践中,存在造价超预算的现象问题,这导致工程造价偏高,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就要针对引起造价超预算的根本原因予以分析,了解其带来的具体影响,然后对造价管理有效落实,从预算编制、造价执行和竣工结算这些不同环节切入,对造价实现全面控制。
参考文献
[1] 历闫,李银玲.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探讨[J].丝路视野,2018(6):149.
[2] 李林.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17(3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