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治和:躬身而行 昂首人生

2020-08-20王光莉

当代贵州 2020年29期
关键词:石斛贫困生残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王光莉

即使身患残疾,符治和依然坚持“自生、自信、自强”的人生理念,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昂首直面人生。

“每一名残疾人,几乎都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但是,我们要学会自生、自信、自强,以乐观的心态直面生活的苦难,实现自我的价值。”符治和平和的语气中透露着坚定。步入花甲之年的他,头发略显斑白。即使佝偻着身子,步履却十分平稳。看似弱小的身躯,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

幼时,由于一场高烧所导致的后遗症,让符治和身患残疾。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向命运低头的拼劲,符治和致力于教育事业,并积极创业取得成功。

抱着未了的大学梦,他为一代代的新生学子搭建求学之路;不忘本真,关照周边的残疾群体及贫困群众,带领他们就业脱贫。

躬身而行 不懈奋斗

年轻时的符治和,认为“学习是唯一的出路,是改变命运的机会”。1979年,符治和以优异的高考成绩成为安龙县的理科第一名,就在他满心欢喜准备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一个“注定的意外”泼了他一头冷水。

入学体检时,符治和因脊柱侧弯超过3厘米,体检不合格,与大学失之交臂。不甘向命运低头的符治和来到册亨县者王中学任教,学生的成绩得到显著提高。在任教的同时,符治和怀着“我再考得好一些说不定能破格录取”的“侥幸”心理,继续“征战”考场,但依旧因体检不合格不予录取。

作为家中独子,符治和在1985年回到老家安龙县德卧镇大水井村,在村小担任代课老师。“在村里任教的5年中,我看到很多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因此,我立志要办一所学校,让孩子们有书可读!”符治和说。

于是,符治和便开始做起了买卖生猪的生意,奔走于广西和云南。之后,南昆铁路和天生桥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符治和看到工地上的废旧金属,又有了“变废为利”的想法。

买卖生猪让符治和赚到了第一桶金,而废品回收则让他存到了足够的积蓄。通过10年打拼,符治和成为了镇上为数不多的“百万富翁”。每一分钱,都是他佝偻着身子辛苦赚来的。

建校育人 德善兼施

2001年,符治和投资了300多万元修建的“符合中学”正式开学,并对残疾学生和贫困生进行学费减免。

在学校里,符治和既是校长,又是化学老师。“教育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把教育办好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多年来,符治和一直秉持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潜心教学。

2003年,符治和的教育事业初结硕果,符合中学在全县中学升学考试中平均成绩位列榜首。随着学生的增多,学校的开支越来越大,符治和决定办驾校、做工程,以商补学。

符治和在安龙县德卧镇建立的符合中学。(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光莉 摄)

直到2013年,学校规模扩大,而此时符治和的经商事业正如日中天。于是,符治和便开始聘任校长,自己则以董事长的身份参与学校的经营管理。

走进符合中学,大门左手边是幼儿园校区,正前方则是一座有着三层楼高的教学楼,小学和初中分层而设,琅琅的读书声从教学楼中徐徐传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样的情境,是符治和感到最为安逸的地方。

“符老师是一位非常热爱教育事业的人,经常关心学校的教学情况,并嘱咐我们一定要对残疾学生和贫困生加以关照。”符合中学校长王必军说,在学校的34名教职工中,也有一部分是贫困户和残疾人。

学校现有470余名学生,其中有近30名贫困生,他们大多还是留守儿童。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更好地受到教育,符治和亲自走进学生家中,与家长分享教育经验,让其关注孩子的成长健康,并做好沟通交流。学校安排各班主任对每一位贫困生进行精准扶持,每隔半月向学校汇报贫困生的基本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正月,春节尚未过完,留守儿童们便又回到了校园。此时,正值疫情形势严峻时期,符治和心系学生,来到学校查看留守孩子们的情况,叮嘱他们一定不要外出,并安排好食宿,确保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安全。

在今年的小升初考试中,学校免费资助的一名来自贫困残疾家庭的孩子不负众望,以优秀的成绩被兴义八中所录取。孩子感激地说:“我要感谢每一个为我辛苦付出的老师,还要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建校近20年,看到符合中学教育出的一批批学生陆续考入高中,考上大学,参加工作,符治和欣慰不已。“当初未了的梦,就让他们来替我实现吧。”

发展产业 助力脱贫

走进位于德卧镇大水井村的仙草谷,在云雾缭绕的山间,一层层黑色的遮阴网下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石斛,几个工人正穿梭在石斛种植基地中除草、剪枝。

铁皮石斛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药中黄金,对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要求十分苛刻。仙草谷位于南盘江沿岸,是珠江水系治理重点区域,属典型的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严重。

2012年底,符治和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再次回到家乡,承包了500亩山地,创办生物科技公司,开始尝试模拟野生环境种植名贵中草药铁皮石斛。

“石斛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常常生长在石缝和树干树杈上,这里四面环山,地处山谷,是石斛生长的绝佳环境。”符治和说,“在这里种植石斛,不仅能治理当地的石漠化环境,还能帮助乡亲们就业增收,是一个绝佳的双赢产业。”

石斛种植基地作为黔西南州残疾人创业基地,有着近20名固定工人,他们大多是贫困户和残疾人,54岁的陈坤碧便是其中之一。“由于腿部患有残疾,以前我只能偶尔到镇上打零工。自从来到这里工作后,我有了稳定的收入,离家很近,特别方便。我们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石斛。”陈坤碧说。

为了让村民们共同致富,符治和鼓励村民参与种植,并为他们贴补了一半的价格购入种苗。“符老师,石斛生长缓慢怎么办呀?”面对村民的疑问,符治和总是耐心地为他们解难答疑:“注意保持石斛的湿度,发现被太阳暴晒要注意遮阴……”

符治和说,铁皮石斛可连续采收几十年以上,是极佳的“养老”产业。因不需要耗费过多的体力,还能够解决当地贫困户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目前,符治和已带动当地1000余人实现增收,其中包括残疾人20余人,贫困户100余人。近年来,有了产业的助力,大水井村的发展越来越好,路修通了,小洋楼盖上了,村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猜你喜欢

石斛贫困生残疾
石斛兰
仙草石斛
石斛莫打粉 久煎疗效佳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仙草石斛的护肤传奇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
残疾预防 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