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命教育的价值、现状及实现途径的研究
2020-08-19蒋鑫马煜
蒋鑫 马煜
[摘 要] 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事物和情感的唯一载体。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存状态,实施幼儿生命教育,对幼儿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阐述了在学前阶段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调查分析了当前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关 键 词]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价值;现状;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9-0196-02
何谓生命教育?万物各得其所,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幼儿从本质上认识生命,了解生命背后的意义,窥见生命的来源,从而形成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因为只有接受过生命教育的幼儿,才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懂得分享、移情、互助等,才能事业成功、生活圆满,同时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最初的起源都一知半解,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无法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学前阶段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的价值
(一)认识生命,探索生命本质,敬畏自然
幼儿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随着思维的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慢慢发展,同时幼儿的角色同一性开始发展,幼儿开始思考自己和他人有什么不同,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在哪里。幼儿生命教育,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引导幼儿探索生命的来源和本质,学会敬畏生命。其次是懂得珍视他人生命的价值,学会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并积极地适应社会。其实,当幼儿问及自己从哪里来时,就是对于生命起源的好奇,但是他们可能还不太懂这就是生命。性的好奇是孩子对“生命是什么”的原初探索,科学的性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生命观,认识生命的由来,帮助他们珍视生命价值,建立保护生命的原则,认识生命所指向的责任与爱,可以说性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尊重生命,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尊重生命,有两层含义:首先是让幼儿珍视自己的生命,体会父母的辛苦;其次是尊重自然界和社会中他人的生命,一草一木皆世界。在这个社会群体中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不仅要享受权利,同时也要承担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责任,这样才能促进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教导幼儿在珍视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同样尊重他人的生命,学会尊重他人。
(三)守护生命,提高儿童自我防护意识
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幼儿的生存意识息息相关。一方面要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保证自己的穿衣吃饭,大小便自理;另一方面要在平时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例如对水、火的危机意识,懂得在地震、水灾中避难的方法,还有不和陌生人说话,不接受陌生人递的东西。最重要的一点是,针对现在社会性侵幼童事件屡屡发生,幼儿园和家庭都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性教育。除了让孩子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还要让孩子树立隐私意识,懂得保护自己。生命教育的初衷,就是讓幼儿学会生存,懂得生命的珍贵,在危机发生的时候掌握逃生的技巧,学会自救,守护自己的生命。
二、当前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的现状
(一)学前儿童生命认知的现状及特点
目前,大部分幼儿都知晓了生命的来源。幼儿知道自己是妈妈生的,且大部分是由家长告知这一来源的,个别是由自己独立获知的,但对父母的生命来源不清晰,对动物是由谁生的也较模糊,且大班幼儿认知情况高于中班和小班,即不同年龄幼儿对生命的认知呈现显著差异。其次是对生命本质的认知,幼儿对于事物是否有生命的判断标准呈现出层次差异性,即大班幼儿主要从物体是否会动来进行判断的,中班幼儿主要是从是否有头来判断,小班幼儿主要从是否有妈妈来作判断的。再次是对自我安全的认知,大多数幼儿知道不能让陌生人触摸自己身体,不能跟随陌生人出走,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一半以上的幼儿能分辨出家庭及幼儿园环境中的危险物品,但只有少数幼儿知道火灾的处理方法及逃生流程,个别幼儿知道在危险情况下如何报警和在紧急状况下如何自救。最后是对关爱生命的表现,大部分幼儿知道不能随意采摘花草、不能肆意践踏草坪、不能伤害小动物,认为花草和小动物也会感到疼痛,知道尊敬师长、关心家中长辈及小婴儿,且这些知识大都是在幼儿园获得的,这说明大多幼儿都是具有爱心及共情能力的。
(二)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体现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部分教师都有正确的生命观。一部分教师认同“去世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了解生命教育相关内容,但在当幼儿询问关于生命出生等问题时,也有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回答解释才不会影响到幼儿身心健康,大部分教师认为应该在教学环节中增加生命教育相关内容。
(三)幼儿园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各级各类幼儿园尚未有正式的生命教育课程大纲,少有编著专门的生命教育教材,幼儿园中开展的生命教育活动大多数只是对幼儿和家长开设讲座论坛来进行安全教育宣讲,对生命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四)家长、社会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及态度
大部分幼儿家长能够做到珍惜、热爱生命,能够接受“去世是生命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大多数家长能够对幼儿进行饮食卫生及安全防范等知识的传授,但在当幼儿询问关于生命出生或去世等问题时,也有部分家长不知道如何解释更合适,并且支持学校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相关课程;政府及教育部门也未出台相应的文件规定必须在学前教育阶段进行生命教育,更没有相应措施与办法来保障生命教育活动在幼儿园开展。
三、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的对策
(一)教师转变观念,敢于提及生命话题
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态度是幼儿园生命教育顺利开展的重中之重。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首先要充分了解生命,理解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所遇到的鲜花、掌声、磨砺、低谷等,学会坦然面对。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形成正确对待生命的思维,幼儿才能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配合下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人们对生命的意义,重视积极而轻言低谷,害怕谈及生命中负面事情。人生就像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就像白天、黑夜的不断变换一样,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既然要面对,就不要惧怕、不要悲伤,好好生活。其次,改变传统的观念,幼儿是可以适当接受有关生命的相关概念,只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和语言表达便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应通过培训学习、沟通讨论、交流分享等方式,开展家长谈论会、教师座谈会等活动形式。
(二)幼儿园丰富生命教育途径
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收集、创编优秀的生命教育教案和相关资料,制订适合本地本园实际情况的园本课程和教材,包括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生活、生命教育等方面,充分发挥活动室的环境创设、区角活动等教育资源对幼儿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充分挖掘园内的教学资源,提供恰当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亲自动手体验,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加强园园之间相互切磋交流,形成区域教育网,共享生命教育资源。
(三)家长积极参与配合生命教育
家庭教育是幼儿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这是由家庭教育的基础性、连续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决定的。首先,家长可以带领幼儿种植植物、饲养动物、游览动植物园,和孩子一起见证生命的诞生和存在。同时,家长可以设计观看纪录片,让幼儿了解这个地球上生命种类的丰富和神奇,认识和了解各种各样的生命。其次,在这个基础上,家长可以通过讲解绘本,让幼儿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最后,家长可以积极参加幼儿园和社区组织的生命教育活动,幼儿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认知生命,体验成长。
(四)生命教育纳入国家课程体系
生命教育关乎人的生存、成长、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尊严与价值。毋庸讳言,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中小学对于生命教育存在淡化、软化、弱化等现象。为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有效遏制青少年生命成长中的问题和危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生命教育列入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成为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把“健康生活”列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并明确“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三个要点,生命教育成为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重视生命教育”,教育部需要制定《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生命教育的原则、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教育是为生命而存在的。生命教育能够让师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成就人生,需要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要把生命教育作为全面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建立以生命教育课程为主体,整合现有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生涯教育等内容,多学科渗透和社会实践活动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生命教育实施体系。
参考文献:
[1]王云峰,冯维.论幼儿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及实现途径[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6):11-15.
[2]郭晓轩.我国幼儿园生命教育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1):64-66.
[3]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08-211.
[4]龙波.幼儿园“三生教育”之生命教育模式探析[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52-54.
[5]石建伟,周神珍,曾勇,等.幼儿生命教育的反思与重建[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Z1):6-9.
[6]李芳,朱家雄.幼儿生命教育可能存在问题的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Z1):24-29.
[7]陈淑娟.广西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以南宁市公立幼儿园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10):236-237.
[8]鄧美德.幼儿生命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1):84-86.
[9]季卫.“新教育”视野中的幼儿生命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4):68-69.
◎编辑 司 楠